間下鱵

間下鱵

間下鱵,即間下鱵魚Hyporhamphus intermedius(Cantor),俗名補網師,水針等。分佈於印度洋北部沿岸、東到日本、南至紐西蘭以及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水域及其附近江河和內河等海域,屬於暖水性近海魚類。其常生活於中上層水域,亦生活於河口附近和進入淡水。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舟山群島。

簡介


間下鱵別名針魚針扎魚、單針魚、姜公魚(鶴嘴魚),為近岸近河口小型上層魚類。上頜短小,下頜延長呈針狀喙,一般體長在150毫米左右,我國南北沿岸均有分佈。舟山海域偶有捕獲。去內臟鮮用或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間下鱵
間下鱵
體細長,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3-5.7倍,為體高之11.8-14.0倍。鼻孔突不呈絲狀。下頜延長成喙狀,喙長略等於頭長;上頜短小,其頂部呈三角形,被鱗,三角形之長大於寬,長為寬的1.1-1.3倍。
眼前溝單一,不向後分支。上下頜具微細單峰齒,但下頜之後部具三峰齒。第一鰓弓上鰓耙數為26-36。體被圓鱗;側線位低,於胸鰭基底下方具一向上分支,向上延伸至胸鰭基底;背前鱗50-64。
鰾為單室型。背鰭與臀鰭對在,后位,臀鰭起點在背鰭第1-3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3-16軟條,臀鰭具15-19軟條;胸鰭較短,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6.4-7.1倍;腹鰭短小,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之間距為腹鰭基底至尾鰭下葉基底之0.9-1.15倍;尾鰭淺開叉,下葉略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無垂直暗斑;喙為黑色,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

分佈範圍


間下鱵
間下鱵
主要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等。台灣分佈於北部。我國沿海及內陸湖泊均有分佈。
分佈於江蘇沿海,通海的淡水水域;也見於東海,台灣海域,南海;朝鮮半;日本,印度洋北部沿岸,南至澳大利亞。

生活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瀉湖、礁沙混合區。

生活習性


生活於江河湖泊中,棲息於水下0-10公尺,是小型上層魚類。以橈足類,枝角類為食,亦吃昆蟲。為中上層魚類,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為上溯洄遊魚類。
曖溫性魚類,棲息於中、上層水域,也生活於河口附近和進入淡水。夜間有趨光習性。卵膜上的一端有4~6條細絲,另一端有1條長卵絲,藉以纏繞在水草等物體上。可供食用,經濟價值不大。

漁業利用


罕見魚種,且魚體小型,不具食用價值。

保護級別


截止於2001年的的資料顯示,間下鱵不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