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野蕎麥的結果 展開

野蕎麥

寥科蕎麥屬植物

野蕎麥又稱開金鎖,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開金鎖是中藥名,主治:咽喉腫痛,肺熱咳嗽,肺癰痰臭,風濕痹痛,關節不利等病症。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體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結狀,橫走,紅褐色。莖纖細,多分枝,具棱槽,淡綠微帶紅色。單葉互生,葉柄長達9厘米。上部漸短,具白色短柔毛;葉片戟狀三角形,長寬約相等;頂部葉長於寬,長7~10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狀,全緣或具微波,基部心臟戟形;頂端葉狹窄,無柄,基部抱莖;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脈上有白色細柔毛;托鞘抱莖。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4~8厘米,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呈卵狀三棱形,長約6~8毫米,先端具短尖頭,紅褐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野蕎麥
野蕎麥

生長習性


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氣候,在15-30℃的溫度下生長良好,在-15℃左右地區栽培可安全越冬。適宜在肥沃疏鬆的砂壤土中種植,而黏土及排水差的地種植產量、質量均差。
金蕎麥的種子必須吸收其體重40%左右的水分才能萌發,在8-35℃的溫度範圍內均可萌發,適宜溫度為12-25℃,溫度低於8℃或高過35℃萌發均受到抑制。金蕎麥在北京地區4月播種,保持一定的濕度,溫度在12-18℃範圍,大約15天即可出苗,20天為其出苗盛期。

分佈範圍


產自河南、陝西秦嶺、甘肅南部文縣和武都、湖北、四川、雲南及貴州。

分佈繁殖


種子繁殖

春季和秋季播出都沒問題,以春播為好。春播4月下旬,條帶長45厘米,溝深3厘米,種子均勻種植,土壤覆蓋平土,土壤略受抑制。播種后,土壤應保持濕潤。在溫度10-18°C的條件下,出苗15-20天。
秋播播種晚,種植於10月下旬或11月,播種后畦面覆草,,種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4月出苗,出苗率可達60%-80%,也可以進行苗移栽。

根莖繁殖

在春季植物發芽之前,挖出根,選取健康根莖切成小段,按行距45厘米開溝,溝深10-15厘米然後按株距30厘米把根莖栽人溝中,覆土壓實。一般選根莖的幼嫩部分及根莖芽苞作繁殖,出苗成活率及產量均高。

扦播繁殖

剪取組織填充的分枝,長15-20厘米,2-3節,河沙為苗床,切割深度2/3,行距9厘米×12厘米。保持苗床濕潤,夏季生根扦插約20天後生根,成活率高達90%以上。
野蕎麥
野蕎麥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首先要選擇排灌正常、地勢較高的沙質土壤進行種植,其土層深度保持在28厘米左右。然後在春季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時要注意不可翻出生土,將其深翻35厘米左右。在整地的時候再結合施肥一起,施入充足的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證有充足的營養,施肥時要注意將其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整平細耙,根據地形做好畦,保證後期易管理,再準備種植。

田間管理

在播種后適當噴灑除草劑進行除草,但是要注意除草劑用量,不可過多,避免產生藥害。施用除草劑的時候,要注意將其與水混合攪拌,然後在播種兩天左右全面均勻地灑在土壤上。在幼苗期的時候要注意經常除草,否則雜草會搶奪幼苗生長的營養。但在封壟后要停止除草,遇到植株較大的雜草時可人工拔除。然後在植株長到55厘米左右的時候,做好高壟蔸工作,將其培土5厘米左右,覆蓋地上部分兩節莖節,促進根部的生長發育。

水肥管理

野蕎麥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因此要控制澆水用量,保持土壤稍濕即可。而且水分不宜過多,尤其是在雨季下雨過後,田間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避免積水過多導致野蕎麥漚根腐爛,引發病蟲害,影響野蕎麥的生長。在野蕎麥的生長生育期內至少要追肥兩次,第一次在幼苗長到25厘米左右的時候進行,然後在50厘米左右的再次追肥。其它主要根據土壤肥力及植株生長情況而定,要保證滿足野蕎麥對營養的需求。

收穫和加工

及時採收和適當的加工和乾燥方法對野蕎麥特別重要,正確的收穫過程可以實現高產量和高質量。一般來說,當莖和葉在秋冬季節枯萎時,莖和葉被切斷,莖和葉被切斷,根被剃毛,土壤和沉積物被去除,一些強壯和疾病-取出自由根用於播種,其他乾燥處理用作藥物。每英畝產量可達250-400千克;地上部,包括莖,葉和花產量500-900千克,也是藥用的。
將乾淨的金黃蕎麥根乾燥或切片並乾燥。乾燥方法:乾燥,在陽光下曬乾,在50°C乾燥即可,但乾燥時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最好不要超過50°C,如果超過此溫度,藥品的質量將大大降低。野蕎麥以個大、質堅硬者為佳。
野蕎麥
野蕎麥

防治方法


蚜蟲

它的若蟲吮吸野蕎麥的莖葉汁。
防治方法:①在冬季清理園內,將根系或燒掉的墊料消滅冬蟲;②在發生期間,用40%樂果乳液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液噴霧1500倍。

病毒病

在葉子受損的情況下,受損的葉子呈葉子或捲曲的形狀。
防治方法:①選擇無病菌株保存種子,並在播種前處理種子,使病毒鈍化;②控制介體,去除病枝,去除田間雜草等,以減少田間感染的來源。
野蕎麥
野蕎麥

主要價值


臨床應用

1.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及肺癰、咯痰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熱解毒,臨床用治咽喉腫痛,常配伍燈籠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熱咳嗽,或肺癰,可單用本品30g,隔水燉汁服,也可配合魚腥草等葯同用。
2.用於手足關節不利,風濕痛及痛經,產後瘀血阻滯腹痛等症。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處方用名】:野蕎麥根、開金鎖(洗凈,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15g~30g,煎服須隔水燉汁服。

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生活的質量在不斷地提高,野蕎麥也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因為它是純天然的,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符合消費者的生理需求。增加消費者的健康指數。

備註

(1)臨床用治咽喉腫痛,常配伍燈籠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熱咳嗽,或肺癰,可單用本品一兩,隔水燉汁服,也可配合魚腥草等葯同用。治療手足關節不利,風濕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絡石藤、蒼朮等葯同用;用治痛經及產後瘀血阻滯腹痛等症,可單用本品一兩,加紅糖煎服。
(2)野蕎麥在上海地區中藥店稱為開金鎖,系由形狀而得名。此葯過去在臨床上應用不多,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用治肺膿瘍(肺癰),療效很好,但必須隔水燉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則療效不顯。經體會,本品隔水燉出的汁,味很澀,微苦,用治急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療效,可使痰液分泌檢減少,咳嗽逐漸減輕。

摘錄

【臨床應用】:
①治療肺膿腫野蕎麥根切片曬乾,每半斤加水或陳黃酒1250毫升,置陶器中密封,隔水蒸煮3小時,得凈汁約1000毫升。
根據年齡和病情輕重,每次20、30或40毫升,日服3次,一般病例採用水劑;對高熱持續、臭痰排出不暢、經久不愈者用酒劑。
曾觀察232例,治癒率86.2%。
治療前大部分病例均用過抗菌素,部分病例已不發熱。
服用此葯后多數熱度回升,咳嗽增劇,隨之排出大量臭膿痰;如無併發症,可逐漸緩和而至痊癒。
惡寒發熱一般在1~2周內消失,臭膿痰排盡亦常在1~2周內。
胸痛、氣短、咯血及不能平卧等症,隨排痰量的增多而減輕。
X線透視或攝片,病灶全部吸收消失者200例,好轉者32例。
住院天數最短者5天,最長者69天,平均22天。
此藥用於治療小兒膿胸、肺炎也有一定療效。
②治療菌痢取野蕎麥根5錢,焦山楂3錢,生甘草2錢,煎服,每日1劑。
治療46例,多數1~3劑見效。
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的效果。
③治療化膿性感染初期用天蕎麥鮮葉搗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
如炎症嚴重,病人有惡寒、發熱、疼痛者,另用鮮葉1~2兩煎分2次服,或用乾粉3~5錢沖眼,每日2次,治療癤腫、皮膚外傷感染、急性乳腺炎、蜂窩織炎、深部膿腫等計436例,均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