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杉

南洋杉科貝殼杉屬植物

貝殼杉(學名:Agathisdammara(Lamb.)Rich.etA.Rich)是南洋杉科,貝殼杉屬喬木,在原產地高可達38米,樹皮厚,樹冠圓錐形,枝條微下垂,冬芽頂生,葉深綠色,革質,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具多數不明顯的並列細脈,先端通常鈍圓,稀具短尖,雄球花圓柱形,球果近圓球形或寬卵圓形,苞鱗先端增厚而反曲;種子倒卵圓形,種翅只在種子的一側發育,膜質,近矩圓形。

貝殼杉原產馬來半島和菲律賓。中國廈門、福州等地引種栽培。

貝殼杉作庭園樹。木材可供建築用,樹榦含有豐富的樹脂,為著名的達麥拉樹脂,在工業上及醫藥上有廣泛用途。

物種簡介


幾千年來,與地球上其他陸塊隔離的紐西蘭,發展出許多獨特的植物。貝殼杉這種筆直、高大、無節、木質堅韌、耐用的針葉樹,便是其中一種極富經濟價值的優良樹種,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材之一。到底貝殼杉有多神奇呢?事實證明,沉沒於沼澤中,樹齡高達四萬五千年的考里松,至今乃未腐朽,可見其難以匹敵的耐久性與優越性.
19世紀當來自歐洲的殖民人士發現這種上好的木材之後,隨即展開大規模的砍伐,因為它不僅是做船桅的絕佳材料,也是製作傢具,建築,火車枕木的不二選擇.此外,貝殼杉的樹膠也有很大的用途:它是油漆,蠟燭的主要原料,也可做為假牙模型,火種等,毛利人甚至用它來當燃料煮食,照明都少不了.
19世紀以來,由於殖民者大規模的砍伐,使得這種只產於紐西蘭北島,原本廣達三百萬公頃的貝殼杉,如今只剩約一萬公頃,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之快,讓人不禁感嘆;這又是一次人類過度砍伐的森林劫.
位於達格維爾北方的懷波瓦貝殼杉林,這個保護區是紐西蘭現存最大的貝殼杉林,遊客可在此參觀這種紐西蘭特有的原生樹種,體驗它的雄偉巨大.若是對早期殖民的貝殼杉伐木歷史有興趣,在達格維爾海洋博物館,可看到完整的圖片紀錄,還有被炸沉的“彩虹勇士號”的紀念桅杆,及各種貝殼杉樹膠收藏品.
貝殼杉的葉子的長度通常是到達3-7厘米,在紋理上有1厘米的寬廣,堅韌及似皮革,而且沒有葉主脈.它種子錐體很球狀,5-7厘米的直徑,授粉的過程約18-20月之後它就成熟了。

形態特徵


貝殼杉
貝殼杉
喬木,在原產地高達38米,胸徑達45厘米以上;樹皮厚,帶紅灰色;樹冠圓錐形,枝條微下垂,幼枝淡綠色,冬芽頂生,具數枚緊貼的鱗片。葉深綠色,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2厘米,寬1.2-5厘米(果枝上的葉常較小),具多數不明顯的並列細脈,邊緣增厚,反曲或微反曲,先端通常鈍圓,稀具短尖,葉柄長3-8毫米。
雄球花圓柱形,長5-7.5厘米,徑1.8-2.5厘米。球果近圓球形或寬卵圓形,長達10厘米;苞鱗寬2.5-3厘米,先端增厚而反曲;種子倒卵圓形,長約1.2厘米,徑約7毫米,種翅只在種子的一側發育,膜質,近矩圓形,上部較下部為寬,最寬處寬約1.2厘米。

生長環境


原產馬來半島和菲律賓。中國廈門、福州等地引種栽培。幼苗喜半陰,大樹喜陽光。用排水良好的腐殖土盆栽,越冬溫度不低於10℃。貝殼杉屬中性喜光樹種,對光照要求較強,幼樹稍耐蔭。深根性,主根明顯,抗風能力較強。喜溫熱濕潤氣候,但較耐寒,能耐短期-5℃低溫和冰凍,適生於丘陵平原和房前屋后,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迅速,壽命較長。

生長繁殖


播種:貝殼杉果實秋季成熟,種子易喪失發芽力,如無良好的種子貯藏設施,最好是隨采隨播。為使苗木齊壯,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剔除乾癟病蟲種粒,並用40-50℃溫水浸種12小時,然後撈出用0.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5分鐘,取出后密封半個小時。再用清水洗耳去殘葯。陰乾播種。因貝殼杉種子昂貴。播種方式宜用點播,株、行距分別為12厘米和14厘米左右。播種時種子的大頭一側朝上,小頭一側朝下。覆土時應露出種子上端,播種后應覆稻草,做好保濕、防晒工作,否則,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我們曾做過試驗,採用上述方式播種的出苗率高達45%以上。而種子倒置或條播、撒播、覆土太厚的則出苗率均達不到15%。
種子採收與保存:貝殼杉種子的成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球果由綠變黃,果鱗微裂為成熟。由於貝殼杉母樹高。樹桿通直少分枝,結果少且大多在樹稍,採種比較困難。因此,若果實採得到的,一般在球果微裂時把整個果實摘下,攤開晾乾,待球果開裂后,抖脫種子收藏;若果實采不到的則在球果微裂后,在長有果實的樹冠地面上鋪好塑料布。用於收集種子。貝殼杉種子宜隨采隨播。如因特殊情況不能及時播種的,種子採收后,要充分晾乾,然後裝入塑料袋。置於低溫、通風、乾燥處保存,有條件的放在冷庫中貯藏最好。貝殼杉種子含油脂較多,不耐貯藏,因此,種子採收后越早播種越好。
圃地選擇與整地作床:圃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排灌條件良好,日照時間較短的東北坡無風地點。土壤質地以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土溫變化緩和的中性、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為宜。一播前30天要對圃地進行全面翻耕,均勻碎土,清除草根石塊。翻耕深度應達到25厘米以上。作床前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的0.2‰溶液噴施。土壤進行消毒后做成寬1米。高18厘米。步道寬35厘米,長視地點而定的高床。床面要細緻呈龜背形,以利排水。床做好后撒水保持濕潤待播。如少量播種。可採用播種箱,箱長50厘米。寬40厘米,高30厘米,重以一個人可以搬動為宜。箱式播種由於可以搬動。有利於調節光照和溫濕度。提高成苗率。
催芽播種:貝殼杉果實秋季成熟,種子易喪失發芽力,如無良好的種子貯藏設施,最好是隨采隨播。為使苗木齊壯,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剔除乾癟病蟲種粒,並用40-50℃溫水浸種12小時,然後撈出用0.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5分鐘,取出后密封半個小時。再用清水洗耳去殘葯。陰乾播種。因貝殼杉種子昂貴。播種方式宜用點播,株、行距分別為12厘米和14厘米左右。播種時種子的大頭一側朝上,小頭一側朝下。覆土時應露出種子上端,播種后應覆稻草,做好保濕、防晒工作,否則,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採用上述方式播種的出苗率高達45%以上。而種子倒置或條播、撒播、覆土太厚的則出苗率均達不到15%。

栽培技術


保濕:有條件的可以灌溉,如長期乾旱無雨。以兩天澆一次水,七天灌溉一次為宜。貝殼杉種子從發芽破土到苗木出齊一般需要15天左右,適當澆水灌溉。可防止床面板結,有利於種子出苗整齊。
遮蔭:貝殼杉幼苗比較喜蔭,秋播出苗時,正值炎熱乾燥季節,因此。要及時搭蔭棚,做好遮蔭工作。為便於操作,蔭棚高度應在1.1米以上,棚面材料可用遮蔭網或草、竹編,透光度控制在30-40%,進入立冬節氣后。蔭棚即可逐步撤除。
施肥:苗木出齊長出真葉后,每15天左右應施一次薄肥,如尿素、人糞尿,濃度以50千克水摻100-150克尿素或50千克水兌2.01-3.0千克人糞尿為宜。進入霜降后,應停施氮肥。多施鉀肥。如草木灰或氯化鉀等以鉀為主的肥料。春后應適當多施磷肥。以利根系生長。

防治方法


病蟲防治為害貝殼杉幼苗的主要蟲害有地老虎和七蠖等害蟲。主要防治辦法有:地老虎可採用毒餌誘殺,對七蠖等食葉害蟲可噴施濃度為500倍的敵百蟲或濃度為850倍液的氧化樂果進行防治。而為害貝殼杉幼苗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防治辦法是做高床、防澇害和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消毒。

主要價值


貝殼杉
貝殼杉
作庭園樹。木材可供建築用,大型桶具、缸、木製機械、船具、建築施工、連接用木構件、細木傢具、油脂容器、攪拌器和模板製作,某些便宜的低等級木材用於製作膠合板、盒具和板條箱。樹榦含有豐富的樹脂,為著名的達麥拉樹脂,在工業上及醫藥上有廣泛用途。
木材物理性能:重量、抗震性能中等,韌性高;強度中等或高等;耐用性好,不易翹曲變形;
木材加工性能:手工或機械工具加工性能不錯,是良好的車削用木材;開榫、釘釘、膠粘和表面處理的性能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