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

歷史行政區劃

雲州地名:燕雲十六州之一 自古為北方邊境軍事重鎮

1.有秦漢時期置的雲中郡,唐代置的雲州(平城),為山西省大同市前身。2.河北省赤城縣縣城北部雲州鄉 3.山西省懷仁市 隋代屬雲內縣,唐代為雲中縣地。遼代分雲中縣,金朝,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升格為雲州。

秦漢


秦漢 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東漢末郡廢。北魏雲中郡治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唐雲中郡即雲州,治定襄(后改雲中,今山西大同和朔州懷仁一帶)。漢郡在長城以北,唐郡在長城以南,漢郡的西南面。北魏郡與漢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隋唐


隋大業二年,置大利縣,屬定襄郡,郡治大利縣。
唐代天寶元年(742年)將雲州改為雲中郡(今山西大同市),轄境同雲州。乾元元年(758年)雲中郡再改為雲州。

遼金


雲州[歷史行政區劃]
雲州[歷史行政區劃]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現北京、天津至大同、朔州),並甘做“兒皇帝”,成為賣國賊。從此雲州成為遼國國土,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漢族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四百年。
遼後晉天福二年(937)遼進佔雲州。初為大同軍節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雲中,置大同縣,為遼之陪都。
遼析雲中縣地,置懷仁縣。因太祖會後唐武皇於此,取懷想仁人之義,故名。隸西京大同府,在京南六十里,戶三千。
遼西京道所轄:大同府,治所大同。統2州7縣:弘州、德州、大同縣、雲中、天成、長青、奉義、懷仁、懷安縣。蔚州,治蔚州,統靈仙、定安、飛狐、靈丘、廣陵。應州,治金城,統金城,渾源、河陽。朔州,治善陽,統善陽、武州、寧遠、馬邑、神武。
金初為懷仁縣。貞右〔代〕二年五月升為雲州。
蒙元初於神木寨置雲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州為神木縣。

明清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降大侯御夷州(今雲縣)為雲州,改屬順寧府。清初沿明制,雲州屬順寧府。雍正八年(1730)設迤西道,順寧府屬之。民國二年(1913年)7月19日,改雲州為雲縣,迤西道改為滇西道,雲縣屬滇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