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秧歌

鬧秧歌

一種民俗活動。在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

簡介


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時,眾隊員重複他所唱的最後一句,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起源


鬧秧歌是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種傳統娛樂藝術活動,它起源於北齊時期,在北方屬於一起祭祀活動,又名叫“陽歌”。在南方水稻之鄉,人們插秧時所唱之歌又名叫“秧歌”。明初時傳入陝北與舞稻的相結合。陝北秧歌和“榆林小曲”一樣,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請帖


請帖的格式有橫、豎兩種,內容一般是這樣寫的:
新春同樂
××村:為了搞好春節文藝活動,活躍農村文化陣地,值此新春之際,我村秧歌隊今晚來貴村慰問演出,取經學習,望貴村老少予以指導。
敬禮
××村秧歌隊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