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三魏
寧都三魏
江西省寧都城關人。是“易堂九子”的骨幹。其父魏兆鳳,字天民,樂善好施,急人之難堪於己,薦舉徵辟一概不就。明亡后,削髮為僧,隱居山中,終年40歲。
魏際瑞、魏禧、魏禮兄弟三人天資敏捷,聰穎好學,刻苦自勵,才學深高,俱善詩詞古文,均為著名的散文家,故時人稱為“寧都三魏”,而其中尤以魏禧的成就最大,他與侯方域、汪琬並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著有《魏叔子文集》,代表作為《大鐵椎傳》。
魏禧(1624——1680年),字冰叔(一作凝叔),號裕齋,人稱叔子先生。生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幼年體弱多病,葯不離口。秉性仁厚,文靜,喜好讀書,11歲即補諸生。魏禧精研史書,造詣很高,文著受《左傳》及蘇洵的影響較大,《聽松廬文鈔》對其評價道:“冰叔先生尤深於史,舉數千年,治亂興衰,得失消長之故,窮究而貫通之,而又驗之人情,參之物理,本胸中所積而發之於文,故其勢一往而不可御。其行文之妙,得力於《史記》,老蘇者居多。”《贛州府志》評價其:“最辨古今得失,指陳時事,廉利透聞,獨出手眼”。魏禧文風凌厲雄健,尤喜表彰忠孝節烈,摹畫淋漓,慷慨激昂。著有《左傳經世》十卷、《魏叔子文集》二十二卷、《目錄》三卷、《詩集》八卷。他的散文作品《邱維屏傳》和《大鐵椎傳》尤為著名。前者記敘了傳主的一生主要經歷,寫出了邱維屏道德風貌的可貴之處,展現了其高尚情操和富有特徵的個性。後者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記述了一個身懷絕技,卻不為世用的奇人。傳文把這個古代劍客式的傳奇人物描述得生龍活虎,若隱若現,頗有頓挫虛實之妙。魏禧以其文學成就與汪琬、侯方域並稱為“清初三家”。魏禧一生無子,自稱不憂嗣子不立,而憂後起無人。他對自己的著作非常看重,曾說:“吾有三子:《左傳經世》,長子也;《日錄》,次子也;《文集》,三子也。”
魏際瑞(1620-1677年),字善伯,原名祥,17歲時改名際瑞,魏禧胞兄,人稱伯子先生。性格豪爽強急,急公好義,寬厚待人。自幼好學,善強記,對兵、刑、禮制、律法各科都研究頗深。20歲時,所著詩文已過三尺。著有《魏伯子文集》十卷、《雜俎》五卷、《四此堂稿》十卷。他的《與子弟論文書》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文論寶庫中的珍品。
魏禮(1628-1693年),字和公,魏禧胞弟。性慷慨,重然諾,敢任難事。少年時由魏禧管教其學業,年近20時補諸生,之後更加刻苦,遂與兩兄弟齊名。人稱季子先生。魏禮喜歡遊歷,足跡幾乎遍布全國,每到一處,必結交賢豪隱逸之士。著有《魏季子詩文集》十六卷。
值得一提的是,魏際瑞之子魏世傑、魏禮之子魏世、魏世儼三人,也因有很高的文學成就,被世人並稱為“小三魏”。
”不僅以著作聞名於世,更以“三魏”為首,易堂九子為主的易堂講學之風影響深遠。
明朝末年,“三魏”隨父舉家遷至離縣城40餘里的翠微峰上。翠微峰山勢險峻,四面均是懸崖絕壁,僅一條蹬道可與山下相通。魏禧還派人在險要處置閘守望,使山寨更為安全,不受戰亂兵災的侵擾。隨後,士友中不少人也攜家眷遷居此山,談學論文,一時為盛。其中有南昌的林時益、彭士望,寧都本縣的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等6人。此6人與“三魏”,以魏禧為首,常聚堂講《易》,相互切磋,加上此堂方位取易,當時人稱他們9人為“易堂九子”。易堂諸子隱居於翠微峰講學,門生弟子常達數十人之多。易堂講學以致用為宗,好評論古今成敗得失,認為學問必須通過閱歷和實踐,不能師心自用,閉戶造車決不能出門合轍。易堂講學所形成的翠微學派,成為明末清初學派中的主流,與南豐的程山(謝文存講學處)學派、星子的髻山(宋之盛講學處)學派並稱為“江西三山學派”。
“寧都三魏”生活在明末清初這一大動蕩時期,他們所處的境遇是極其困難而複雜的。以魏禧為首的“三魏”與易堂諸子作為明末遺民,他們又是素負有氣節的志士。
“三魏”均無意入仕,終身以布衣結交天下賢士。他們貞堅卓絕,甘居草野,但並不是消極地高卧深山,而是有所作為。易堂諸子在魏禧的領導下,九家在翠微峰,平時躬耕自食,親如骨肉,以誠相待。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至翠微峰親眼目睹后,感嘆道:“易堂真氣,天下無兩”。同時他們又是基於共同的反清意識而志同道合,實際上又結成了一個以復明抗清為宗旨的秘密團體。他們曾四齣活動,只是由於這時全國的反清形勢已轉入低潮,他們的種種活動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