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鵯
鵯科鵯屬動物
黑頭鵯(拉丁學名:Brachypodius atriceps ):體長17厘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黃色鵯。特徵為頭輝黑、喉黑而眼藍。上體黃橄欖色;兩翼及尾偏黑,具明顯的黃色尾端;下體綠黃色。另一罕見的色型為灰色,尾緣白色。與黑冠黃鵯的區別在無羽冠且尾端黃色。虹膜淺藍色;嘴黑色色;腳深褐。
低地至海拔900米。喜林緣地帶、次生林及沿海灌叢。單獨或結小群,常與其他種類混群。多見於喬木枝頭。主要以昆蟲、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叫聲是一連串不連貫的短哨音;金屬般清脆的chewp聲。分佈於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
黑頭鵯
虹膜淺藍色,嘴黑色,腳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5-38g;體長♂172-189mm;嘴峰♂13.5-15.5mm;翅80-81mm;尾76.5-78mm;跗蹠15-15.5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低山常綠闊葉林,也出沒於次生闊葉林、溪流岸邊、稀樹灌叢和溝穀雨林。
留鳥,不遷徙。常成對或聚小群活動。善鳴。樹棲性,以果實為主食,常成群活動在高大喬木頂部,有時亦到小樹和灌叢中活動。一般不遠飛,多做短距離飛行,即使受到干擾,至多飛幾米或10多米即停下,但在空曠地方亦飛得較快和較遠。性較馴善,亦愛鳴叫。主要以昆蟲、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所吃食物有種子、野櫻桃、核果、草莓、漿果和其他果實。兼吃昆蟲,夏季育雛期間捕食大量昆蟲。
分佈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黑頭鵯分布圖
黑頭鵯(5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黑頭鵯指名亞種 | Brachypodius atriceps atriceps | Temminck, 1822 |
2 | 黑頭鵯巴韋安亞種 | Brachypodius atriceps baweanus | Finsch, 1901 |
3 | 黑頭鵯馬拉圖亞種 | Brachypodius atriceps hodiernus | Bangs & J. L. Peters, 1927 |
4 | 黑頭鵯蘇門答臘亞種 | Brachypodius atriceps hyperemnus | Oberholser, 1912 |
5 | 黑頭鵯安德曼亞種 | Brachypodius atriceps fuscoflavescens | Hume, 1873 |
繁殖期1-9月,通常是3-6月。營巢於海拔茂密森林中,單獨築巢或鬆散成群築巢。在樹上編碗狀巢,巢多置於林下竹叢和灌木叢中,距地高0.8-1.5米,隱蔽甚好。巢為杯狀,主要由細枝、草莖、草根等材料構成,有的還有苔蘚、蛛網等材料,內墊有細草莖和草根。每窩產卵4-5枚;由雙親孵化,孵化期12-15天,雛期約15天。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