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船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網船會,流行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網船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每年清明、中秋、除夕舉行三期廟會,江、浙、滬一帶及嘉興本地從事漁業、農業、運輸業的船民,駕船匯聚於嘉興市秀洲區王汀涇鎮東的蓮泗盪,祭祀、會親、娛樂、商品交易,為江南獨特的水上廟會和“漁民狂歡節”。

2011年5月23日,網船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X-137)

歷史淵源


網船會也叫劉王廟廟會,是自發的江南民間水上盛會,起源於清朝咸豐年問紀念劉猛將軍的祭祀活動,有100多年的歷史,后逐步發展演化為每年固定的民問習俗,主要傳承地為嘉興市王江涇鎮。據傳元代劉猛曾在王江涇一帶為民除蝗,世稱“劉猛將軍”(又稱劉王)。每年除夕、清明和農曆八月十四,王江涇鎮蓮泗盪地區都會舉辦祭祀劉猛將軍的“網船會”。因為農曆八月十四相傳是劉王的生日,八月十二、十三兩天最為熱鬧。網船又叫絲網船,原是江浙一帶水上漁家的夫妻捕魚船,形似柳葉,艏艉不足尺寬,向上微微翹起。每船備有雙槳,用以手划或腳蹬,擊水前行快如飛箭。
1958年,劉王廟被拆除,網船會中止。1979年前後,民眾又自發來此祭祀劉王,燒香者大多為漁民和婦女,幾年後祭祀民眾多達十餘萬人。1986年,當地政府在劉王廟原址上建成“劉承忠紀念館”,並恢復了一年一度的網船會,2010年網船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網船會
網船會

主要活動


每年船會期間,成千上萬的江浙滬漁船雲集而來,連綿數十里,旗幡如海,人潮如涌,蔚為壯觀。廟會期間有扎肉提香、雜耍、高蹺、調龍、舞獅、花鼓、蓮湘、秧歌等表演。表演隊伍裡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扎肉提香”。表演者用扎入手臂的銅鉤提著香爐行走。只有勇敢的年輕人才敢嘗試這項表演。“猛將出會”是網船會的高潮,猛將的儀仗以杏黃大旗為引導,敲鑼打鼓,由民眾用轎子抬猛將像巡村一周。隨後是各地民眾組成的社團,邊巡遊邊表演。
劉王廟附近的石橋頭廟也出“猛將會”,屆時,盛澤鎮中的婦女都去陶家甸等處燒香還願。雁盪、陶家甸都在王江涇境內。

文化特徵


百餘年來,網船會在當地已衍變為漁民、船民的節日赴會者高舉會社的大旗,除祭祀神靈外,還有認祖歸宗、聯絡感情的重要文化功能——民主村蓮泗盪位於京杭大運河南段,網船會赴會民眾均與運河水系有關。在運河水系長年漂泊勞作的漁民、船民大多有一定的家族和民間結卒十等豐十會組織,平時鮮有見面和交流機會,全靠每年三次的網船會聯絡感情廟會期間,各地漁民、船民自發表演寶卷、神歌、龍舞、獅舞、蓮湘、挑花籃、盪湖船、高蹺、大纛旗、清音班、抬轎、腰鼓、戲文、踏白船、扎肉提香等原生態民族民間藝術,前後持續一周左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上,中國農民為抵禦蝗災而形成的“蝗神信仰”分佈極廣,歷時久遠,如今大多已衰落,嘉興網船會堪稱研究古代蟲災史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秀洲區舉辦網船會旨在傳承民俗文化,弘揚民俗文化,打造王江涇運河古文化。
傳承狀況
在現代化進程中,網船會面臨種種尷尬。一方面陸路交通正在逐漸取代水路,赴廟會的農民、市民往往乘車前往,與網船會本意並不協調;另一方面水上交管部門又出於水上安全考慮,在廟會期間往往實行交通管制,致使網船會的特徵正在發生嬗變,亟待採取必要措施,加強保護。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嘉興市秀洲區文物保護所、嘉興市秀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網船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4年3月27日,“流淌著的運河民俗——2014中國江南網船會”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期間有民間社團“船民祭祀活動”和民間文藝表演,還有傳統“踏白船”表演賽等活動。
2017年3月28日,在嘉興秀洲區王江涇鎮蓮泗盪景區內,“流淌著的運河民俗——2017網船會”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將舉行劉王祭、民間水上運動踏白船表演賽、民間美食及手工藝展示、民間文藝表演等活動,江浙滬一帶共有近70個民間社團、數萬民眾前來參與。
2018年4月17日至19日,在王江涇鎮蓮泗盪風景區,“2018中國江南網船會”在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