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

民間藝術

花鼓是一種民間舞蹈,一般有男女兩人對舞,一人敲小鑼,一人打小鼓,邊敲打,邊歌舞,系江淮一帶頗具代表性的舞種之一,歷史悠久,據考證,明代就已有花鼓演出,且形式多樣,遠的如“鳳陽花鼓”、“海安花鼓”,近的如楊庄的“二人花鼓”,吳堡的“下河花鼓”等,而尤以武堅的“二人花鼓”(又名“四人花鼓”),因其獨具風采,神韻兼備,挺秀於花鼓藝術之林。1989年,“蓮湘花鼓”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彙編﹒江蘇卷》,載入祖國的文化寶庫。

花鼓簡介


中國民間歌舞。又稱花鼓子、打花鼓地花鼓、花鼓小鑼等。主要流行於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
南宋吳自牧著《夢梁錄》中有臨安節日中百戲藝人表演花鼓的記載。明代傳奇《紅梅記》中有扮演安徽人打花鼓唱曲的情節;清代柯煜的《燕九竹枝詞》中有“小鼓花腔說鳳陽”之句。從這些記載中得知在元宵或其他節日,花鼓常與秧歌花燈、採茶等一起表演。
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1男1女,男執鑼,女背鼓,以鑼鼓伴奏,邊歌邊舞。花鼓的曲調是在當地小調和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流暢,節奏鮮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花鼓調,各有不同的風格。

鳳陽花鼓.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這首流傳了數百年的“鳳陽花鼓歌”,唱遍了神州大地。鳳陽花鼓也成了中國文藝界的一朵奇葩,被周恩來總理贊為“東方的芭蕾”。而今,這朵奇葩再次綻放光彩。2007年6月,鳳陽花鼓被國家文化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當地相關部門又在籌劃兩件大事:一是申請“中國花鼓之鄉”,二是將鳳陽花鼓推向北京奧運。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是鳳陽傳統的民間藝術。鳳陽花鼓最初的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敲鑼,口唱小調,花鼓小鑼作為伴奏樂器穿插期間。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根。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由此得名。
鳳陽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還發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聲越來越大。鳳陽花鼓已在多部影視片中出現,並在全國表演和比賽中獲獎,走出國門也獲得讚譽。
鳳陽花鼓這種流浪賣藝的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后,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中國漢族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鳳陽花鼓演唱的都是民間小調,所唱曲目有近百首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鳳陽歌》、《王三姐趕集》、《十杯酒》等。早在明朝中葉,鳳陽花鼓就在中國江浙一帶流傳。明末流傳範圍繼續擴大,表演盛況空前。清末,鳳陽花鼓流傳更廣,有的甚至漂洋過海到東南亞一帶活動。
作為民間藝術的鳳陽花鼓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乾隆年間,有人將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改編為鳳陽花鼓歌舞,在宮廷中為皇帝演出。乾隆年間編纂的《霓裳續譜》一書中就收錄了《花鼓獻瑞》、《鼓樂呈祥》等歌舞節目。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鳳陽花鼓在唱片中廣為流傳。上海的“百代”、“得勝”、“大中華”等唱片公司製作了大批鳳陽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攝製的《大路》、《拉郎配》、《巨瀾》、《鼓鄉春曉》等影片中,均出現過鳳陽花鼓的表演場面。
在新中國的舞台上,鳳陽花鼓曾在全國各地多次文藝匯演中獲獎。鳳陽花鼓已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傑出代表蜚聲海內外。

蓮湘花鼓


花鼓
花鼓
蓮湘花鼓來源於“花鼓救駕”的傳說:明朝洪武帝朱元璋遭敵追擊,敗逃到江都的魯陵鄉(即今武堅鎮花庄村),身陷險境,在這緊要關頭,當地百姓為了掩護他,將朱元璋扮成三花臉,並由兩男子扮成村姑,一男子扮成少年,打起蓮湘,敲起小鑼,載歌載舞脫離險境。
武堅的蓮湘花鼓原本也與其他地方的花鼓相似,道具也為小鑼、小鼓之類,更沒有女角由男角反串的做法。救駕那日,當地百姓恐有不測,臨時決定傳統的女角由身強力壯的男青年扮演,並將小鼓換成兩根鑌鐵棍,以被不時之用。為了不使敵人疑心,他們將鑌鐵棍上纏貼上花花綠綠的彩紙,並在鐵棍兩端各拴上一串銅錢,小鑼也由另一名青年男子敲打,相互約定好如果聽到銅錢聲“切嚓切嚓”、小鑼聲“鐺茨鐺茨“有節奏的響個不停,說明平安無事;如果聽不到銅錢聲,小鑼反而急促敲起,老百姓就一齊動起傢伙趕去救駕,作為發送信號的兩根鑌鐵棍實在太沉,便改用竹竿挖空兩端串上銅錢,飾以紅絨須和彩紙,遂更名“蓮湘”。從此,武堅的花鼓就發展成一種固定的四人演出歌劇,其中女角一律由男角反串,“四人花鼓”也被稱為蓮湘花鼓。
蓮湘花鼓形式獨特,動作簡潔,具有粗獷、質樸、風趣的風格。由4人演出,3個行當:一少年扎白毛巾,身著白中式對襟上衣,棕中式褲,腳穿圓口黑布鞋,鞋頭上飾有紅色絨球,相當於戲劇中的“生”;三花臉身著米中色對襟上衣,鑲深棕色邊,棕中式褲,腰系淡藍色圍裙,鞋同少年,頭頂扎一“衝天辮”,鼻樑畫以白色方塊,相當於戲劇中的“凈”;而村姑身著桃紅中式大襟上衣,湖藍中式褲,扎黑底綉金花圍裙,頭系分紅綵球頭帶,腳穿粉紅圓口繡花鞋,鞋頭飾湖藍色絨球,頗有水鄉的典雅純樸的特色,相當於戲劇中的“旦”,通常男扮女裝。道具十分簡單,僅小鑼、鑼板、蓮湘、紙摺扇、花手帕。表演時,少年手敲節奏強烈的小鑼,三花臉手揮紙扇,村姑右手各舞一根花團錦簇的蓮湘,左手各對應地揮動花手帕,邊演邊唱。他們各展其枝,少年要有“小鑼功”:邊舞邊敲邊拋,小鑼能飛出丈把高,然後又穩穩噹噹地收回手中;三花臉是扭腰、擺胯、歪頭,插科打諢,即興發揮各種逗趣的動作;二村姑舞動的蓮湘動作秀美剛健,如花槍飛舞,不時撞肩,跌懷、碰膝,偶爾還在三花臉頭頂上敲一下,主要的動作有“純陽背箭”、“枯樹盤根”、“喜鵲登梅”、“反抱玉柱”等,招招式式,技藝皆絕,融歌舞、雜技於一爐。伴奏的音樂主要來自於民間小調,常用的有“數鮮花調”、“侉侉調”,“剪剪花調”、“賣油郎調”、“雙下山調”、“探親調”、“龍船調”等幾十種,配以二胡、三弦、竹笛和小鑼等樂器,歡快的二胡和清亮優美的笛聲,伴隨著蓮湘絲絲的銅錢叮噹聲,猶如小河的水在淙淙地流,洋溢著濃厚的水鄉芬芳。樸實的旋律中突出強烈的節拍,體現了水鄉獨有的鄉土氣息。唱詞有長有短,內容豐富多彩,如歌頌古代英雄豪傑的《武松打虎》,表現男女愛情的《數鮮花》,歡慶解放的《春到水鄉》,反映家鄉變化的《水鄉變了樣》、《武堅水美人美》、《黨的光輝照水鄉》等,不一而足。
花鼓
花鼓
蓮湘花鼓源於封建社會,統治者常用它來愚弄百姓,如武堅過去每年一度的“青苗會”就把“蓮湘花鼓”作為傳統節目;舊社會又成為貧苦農民謀生的技藝,有段民謠說得非常形象生動:“大水一淌,眼淚汪汪。鼓兒一拿,打起蓮湘。外出逃荒,走街串鄉……”;文革期間“破四舊,立四新”中遭禁演;改革開放后,武堅人民又讓“蓮湘花鼓”這朵藝術奇葩重現天日,讓它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而今,每逢傳統佳節獲重大活動,遍及全鎮的蓮湘花鼓就把靜謐的水鄉鬧得熱烈歡騰起來。那“鐺茨鐺茨”一板一眼的小鑼指揮者,“切嚓切嚓”悅耳的銅錢聲合應著,清亮的二胡、跳動的三線,悠揚的竹笛奏起了水鄉的旋律。男少年邊敲小鑼邊引吭高歌領唱,傾吐鄉音;二村姑改變了男扮女裝的舊俗,直接由姑娘出場,顯得分外嬌美;三花臉抖著扇子不停逗趣,引起陣陣歡聲笑語。尤其是經過改編的大型“蓮湘花鼓歌舞”《黨的光輝照水巷》一改舊俗,清一色十二位妙齡少女閃亮登場,那甜美的歌喉,柔美的舞姿,激越的旋律,蓬勃的朝氣,不正昭示著武堅更加絢麗的明天嗎?

翼城花鼓


花鼓
花鼓
山西省翼城縣的打花鼓又叫逗花鼓和鬧花鼓,表演形式豐富多彩,節奏非常活潑明快,氣勢很恢宏。翼城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南部,自古為西通陝甘、東達豫趙的咽喉要地。歷經1000多年的傳衍,翼城花鼓不僅演變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而且傳播到陝西、內蒙、天津、河南等多邊省份。
晉南各地,都有打花鼓這種形式。唯翼城花鼓別具一格,不同凡響。經歷代相傳,不斷發展和提高,表演者身背幾個花鼓,上下左右,前敲后擊,每令觀眾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且還能躍上兩人抬著的雙杠之上,登高表演,如履平地,故深受群眾歡迎。經過千餘年的流傳,翼城花鼓已經遍布全縣的大小村莊,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七八歲的孩子基本上人人都會打翼城花鼓,翼城花鼓在翼城已經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一、歷史溯源
翼城縣的花鼓主要是從明朝的時候就開始盛行。根據當地傳說,明朝萬曆年間,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娘娘,她就生長在西關村,她回家的時候,翼城為歡迎她,就組織了好多的這個社火活動,其中李娘娘對花鼓非常感興趣,看了以後當場就獎了三千兩銀子,從此翼城花鼓就出名了,一直延續到現在,越搞越熱火,越搞越好。
其實翼城花鼓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楊家祠堂牌匾上寫道:“唐太宗坐定長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個元宵節呀,國邦定,民心順,國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熱哄哄。”落款為大唐貞觀三年正月。《翼城縣誌》國戚卷載:“明萬曆年間李太后回翼城省親賞花鼓銀子三千兩。”可見冀城花鼓在明萬曆以前就已存在。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為百姓慶豐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謂“繞城西北東南走,到處皆聞花鼓聲”即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
二、藝術特色
翼城花鼓動作粗獷,節奏歡快,情緒熱烈,風格淳樸。打花鼓是翼城縣各種節日慶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新春佳節是花鼓表演的高潮時節,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正月初一到十五,翼城東西南北走,百歲老翁五歲童,花鼓打的震天響”。

海安花鼓


廣場民間舞蹈《海安花鼓》早在400年前的時嘉靖年間,就流行於江淮大地。從《明齋真識》之“廣陵韻事”雲及“花鼓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始以鄉野,繼以鎮市,始盛於村俗民氓,繼沿於紈絝子弟”。海安南望長江,東臨黃海,古來便是魚米之鄉。《海安花鼓》流傳變異過程中,多受漁家生活影響,舞蹈語章中模仿漁婦織網動作“隨梭前俯,頻頻頷首,顫悠相濟,柔情似水”,堪稱一絕。經過海安一代又一代民文工作者的幾經挖掘,幾經整理,不斷揉進時代精神,刻意進行藝術創新,1978年以《迎春花鼓》為題參加江蘇歌舞會演,1987年以《花鼓情》為題晉京獻藝,1998年又以《迎春》為題參加江蘇群文會演,融進江蘇《漁籃花鼓》、《淮揚花鼓》、《泰興花鼓》之特色,以320名女舞演員之陣容,再度編排成廣場舞蹈,編入首者國慶50周年聯歡晚會第一板塊“賀神州普天同慶”,在天安門廣場演出,在眾多膘悍粗獷的,展現陽剛之美的男子鼓舞中以“近看似芙蓉出水,遠視如風擺柳絲”的清秀與甜美,博得中央首長和廣大觀眾的稱讚,此次參賽將以32人之方隊進行組合和演出。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墊場演齣節目就有民族風情之《江蘇.海安花鼓》 。

湖南花鼓戲


花鼓
花鼓
湖南花鼓戲,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湖南花鼓戲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從民間歌舞到對子花鼓直到能夠演出一整本大戲這樣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湖南花鼓戲曲調的發展,是採用當地山歌、民歌、哼歌為素材,發展成為幾個基本曲調,應用於有簡單情節的的戲劇之中,後由於戲劇情節的複雜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達的要求,原始曲調變成了有各種不同節奏的、能表現各種不同情感的、分別適用於男聲或女聲演唱的曲牌。從音樂發展的角度說,前輩花鼓戲藝人(民間作曲家),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運用“一曲多變”的規律,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曲調。並且相傳了一套曲調發展的手法,他們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概括:如“變手法”、“改尾巴”、“換骨頭”、“翻上去”、“落下來”、“把板眼扯爛或擠攏”等,實際上就是通過轉調、變調、改變調式、音程移位、節奏擴展或者壓縮等手法,來創造、豐富了花鼓戲曲調。所謂“變手法”,是轉調與變奏的結合;“改尾巴”、“換骨頭”是改變調式和骨幹音;“翻上去”、“落下來”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爛或擠攏”就是節奏擴展或壓縮。同時,他們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湖南省的其它民間音樂和其它劇種的音樂,為後代留下了寶貴財富。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過去,由於花鼓戲遭受封建迂腐勢力的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 、《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花鼓
花鼓
湖南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1、川調,2、打鑼腔,3、洞腔(即師公腔),4、小調。川調,源於山歌及民歌。按調式分為宮調式、羽調式兩種,宮調式強調六級音,羽調式強調七級音,花鼓戲味特別濃厚。打鑼腔源於哼歌及勞動號子,原來僅用鑼鼓、嗩吶伴奏,人聲幫唱尾腔,得名打鑼腔,現在基本上取消了這種幫腔形式。洞腔,源於師道音樂,所以,也稱師公腔。川調、打鑼腔、洞腔,統稱為正調,正調的結構比較方整,大多以“對仗”或“起承轉合”為結構形式,反覆運用。小調是一些比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調和絲弦小調,表現情緒較為單一。某些小調發展較大,能表現多種情緒,編入了正調。
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現勞動生活為主。湖南花鼓戲從勞動人民群眾中來,豐富了勞動人民群眾的生活娛樂。

荊州花鼓戲


花鼓
花鼓
荊州花鼓戲,因它生根於天門、沔陽一帶,故曾經又名“天沔花鼓戲”。清道光年間在江漢平原的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展起來。
荊州花鼓戲的劇目,據統計有一百九十七出。其中,有的是從民歌小調改寫而來,如《抽門閂》、《掐菜苔》、 《告老爺》等;移植或藝人創作的,如《江漢圖》、《賀端陽》、《打補釘》等;文人編寫的,如《江漢圖》,就是出自清同治年間沔陽的一個落魄官吏鄭東華筆下。荊州花鼓戲的唱腔曲牌約有八十多種,多是當地的民歌小調,主腔有“高腔”、“打鑼”、“四平”、“圻水”,其他小調有“思兒”、“綉荷包”、“雙撇筍”等。演唱時有幫腔。因受楚劇的影響,唱腔有了某種程度的變化。主要樂器有邊鼓、竹梆、鈸、大鑼、馬鑼、小鑼、嗩吶等。打擊樂器的曲牌約有二十多種。樂曲較豪放粗獷。

相關詞條


李雙江董文華蔣大為李谷一閻維文
書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岩口滴水》《劉胡蘭》
《海霞》《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草原之歌》《柯山紅日》《劉三姐》
《江姐》《紅湖赤衛隊》《紅珊瑚》《那就是我》八角鼓
花鼓《生命的星》《我愛你,中華》排蕭
《不幸的人生》《烏蘇里船歌》擊築

參考資料


1、http://www.fengyang.gov.cn/tourist/lxzn_view.php?id=101&ty=122
2、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8-8/2797141.shtml3、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whyc/2006-11/19/content_89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