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劇
浙江省餘姚市地方傳統戲劇
姚劇,浙江省餘姚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姚劇是流行在餘姚、慈溪、寧波、舟山、上虞、紹一帶的戲曲劇種。它是在民間歌舞“馬燈”、“旱船”、“採茶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初為近於說唱的“對子戲”,在餘姚一帶稱作“燈戲”或“燈班”。由於姚劇語言通俗、流利清晰,唱腔近於口語,往往一、二十句唱詞順而歌,一氣呵成,運腔自然,猶如鳥語,故有“鸚歌班”之稱。
2008年6月7日,姚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Ⅳ-108。
姚劇
徐珂《清稗類鈔》中曾提到“餘姚燈班”藝人陳桐香到達蘇州、無錫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間,新界朱仙橋(現划慈溪)人陳紀成,曾組織灘簧班子,在姚北一帶聚演。清光緒初年,藝人馬楠木等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等灘簧劇種互相影響,吸收消化外來劇種的部分劇目與樂曲,“鸚哥班”終於成熟,形成其獨特的鄉土風味,被稱為“餘姚灘簧”。
姚灘藝人多數是農民與手工業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閑季組班。姚灘道具也十分簡單,一塊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場。正因為其十分簡便,人數又少,所以很適合在農村演出。但是,由於當時對這一劇種的偏見和灘簧班在演出過程中常夾雜一些不很文明的念白,灘簧班是不準在祠堂內或神廟內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幾隻稻桶,上面鋪些木板作為演出場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部分藝人對姚灘的內容和演出形式進行了改革,如排演現代劇目,實行男女合演等等。並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於1954年成立了姚劇團。餘姚和慈溪西北地區,上虞東部一帶,廣大農村中的業餘姚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在五六十年代,業餘姚劇團曾有150多個,足見這一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和群眾基礎之深。
姚劇團的《王陽明》劇組還遠赴日本進行演出。
1953年,在浙江省文化局的關心重視和餘姚縣文化館的扶植下,由黃承炳等17位“姚灘”藝人組建了“餘姚灘簧小組”。1956年,“餘姚灘簧”定名為“姚劇”。同年9月,經浙江省文體局批准,成立了專業的“餘姚姚劇團”(系迄今為止,該劇種唯一的專業表演團體),從此進入了姚劇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在“姚灘”中前期,旦角均由男性扮演,用假嗓或真假嗓結合演唱。
1957年,浙江省群藝館戲劇幹部陳玉祥根據小說《高玉寶》有關章節,為姚劇團編創並導演了姚劇《半夜雞叫》,並在當年的全省戲曲會演上一炮打響,成為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此後,劇團一直堅持編演現代戲,湧現了諸如《玉蘭拜壽》《搭壁拆壁》《鳳凰橋畔》《紅燈志》《雷鋒》《焦裕祿》《柏樹坡》《煩惱的喜事》《強盜與尼姑》《沙場淚》《傳孫樓》《龍鐵頭出山》《雞公山風情》《女兒大了,桃花開了》等一大批現代戲,其中有多台優秀創作劇目在各級調演中榮獲大獎,在浙江省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與此同時,姚劇還注重從兄弟劇種汲取養料,尤其是向滬劇、錫劇、甬劇等灘簧劇種學習借鑒,並移植適宜本劇種演出的劇目,如《碧落黃泉》《雙推磨》《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三縣並審》《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均已成為姚劇舞台的保留劇目。
餘姚姚劇團1956年9月建團,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大體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從建團到1966年為第一階段。以黃承炳為團長,“姚灘”老藝人為骨幹的前輩們,發揚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把一個以前只用四隻稻桶,搭上八塊門板即可演出的“餘姚灘簧”變成了正正規規的地方劇種,堅持編演現代戲堅持上山下鄉為農民兄弟服務,堅持勤儉辦團,積極培養新生代姚劇演員,從許多方面為姚劇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從1966年“文革”爆發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為第二階段。其間,一大批姚劇工作者或被遷返回家,或被迫轉業改行,留下來的則進了“文宣隊”。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文藝界逐漸復甦,姚劇改革也隨之開始。1976年11月,經整編重建,“餘姚縣文宣隊”又改名為“餘姚姚劇團”,部分原姚劇工作者重新歸隊。隨即,《楓葉紅了》《於無聲處》《祥林嫂》《江姐》《雙推磨》《殺狗勸夫》《錯進錯出》《秋香送茶》《半夜雞叫》等新、老姚劇劇目相繼出台,觀眾如潮,盛況空前,姚劇藝術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1979年6月起,演員出身的沈守良任團長,在此後的近十年時間內,是姚劇事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獲得較快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劇團致力於抓大型近、現代劇目的創作和綜合藝術質量的提高,為姚劇這一小劇種在省內外戲劇領域爭得一席之地作了艱苦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經廣大姚劇工作者的共同奮鬥,大型近代歷史劇《強盜與尼姑》在浙江省第二屆戲劇節一舉奪魁。此後,《沙場淚》《野楊梅》《桃園記》等大型創作劇目,在省、市歷屆戲劇節頻創佳績。與此同時,省文化廳給姚劇以大力扶持,出資開辦“寧波地區戲曲(姚劇)訓練班”,為姚劇團培養輸送了新一代藝術接班人。
1988年3月起,壽建立出任團長,開創了姚劇事業持續發展,並走向輝煌的第四個歷史階段。2001年,大型姚劇現代戲《女兒大了,桃花開了》以前所未有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排練數易其稿,精益求精,以全新的樣式出現於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等八所高校。
音樂唱腔,由基本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基本調曲調比較豐富,尚能演唱的還有數十種,常用的有【平四】和【緊板】兩種。小調多為當地民歌及江南民歌,如【送針調】【童子郎】【半哼哼】 【對花十送郎】等。這些小調,不僅在一個戲中與基本調配合使用,且專有由小調聯綴起來的小調戲,唱腔輕快活躍,生活氣息更為濃厚。
早期餘姚灘責以稻桶底為舞台,道具僅一桌兩椅,服裝男角戴西瓜頂帽或紹興氈帽,穿長衫或竹裙,且角也只腰圍彩裙,裝個假頭。一個班社僅一把二胡、一副夾莎擔即流動演出於各地。進入上海后,服裝、道具等雖有所改進,但仍簡陋。建國后,已逐步發展為具有整套燈光布景和服裝、道具的規模。
表演動作方面,姚劇素以生活氣息濃郁,富具鄉土風味為特色。動作逼真自然,如挑水織布、搖船、推磨等,接近生活動作而稍加舞蹈化,節奏感較強。建國后,向其他劇種學習了台步、功架、身段、武打以及趟馬、水袖等程式動作,同時也向活劇學習,從而豐富提高了舞台藝術。
姚灘的唱腔淳樸優美,節奏明快,富有鄉土氣息,由基本調和小調兩部分構成。基本調常用的是“平四”和“緊板”。曲體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調異腔,轉換自然,女調的“平四”下韻,常襯有“噯噯唷”的襯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平四”一般用於敘述性唱詞,較抒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緊板”多用於劇情緊張、氣氛熱烈的場面。另一類是小調,共有40餘首,或為江南民歌,或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遊》、《小扳艄》、《紫竹調》、《對花十送》、《五更調》等,音色醇厚,節奏輕快,雅俗共賞,並富有鄉土氣息。
姚劇
角色行當分“花臉”、“旦堂”兩種。“花臉”者,即一切生角,不分年齡、文武,但有身份之分,文人秀士或有財富地位者,戴瓜皮帽,穿長衫,稱為“長衫花臉”(亦稱“清客花臉”),下層勞動者則系竹裙,穿短衫,戴紹興氈帽或糊刷帚帽,稱為“短衫花臉”(亦稱“草花臉”)。“旦角”分“上旦”、“下旦”兩種,“上旦”為有身份或上了年紀的女性,“下旦”為年輕女性。在“姚灘”中前期,旦角均由男性扮演,用假嗓或真假嗓結合演唱。直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始有女性旦角演員出現,並逐步改變男旦佔領“姚灘”舞台的現象,如後來成為“餘姚灘簧小組”和“餘姚姚劇團”台柱之一的劉芙蓉,便是開創姚劇由女性演旦角的傑出代表。而原來飾演旦角的男演員如黃承炳、黃立泉、張長水等則逐步改演生角,偶爾也有男旦出現。如“姚灘”泰斗孫春陽(男旦),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上海演出姚劇現代戲《地頭緣》中扮演老婆婆一角,演得幽默詼諧,妙趣橫生,深受廣大觀眾和行家好評。
姚劇傳統劇目素有“七十二本”之說。多數是摺子戲,與灘贊系統各劇種相類。如前後《庵堂相會》、前後《落髮》《借披風》《還披風》、前後《垃圾》。《打窗樓》《十不許》(《十勸郎》)《賣草囤》《賣青炭》《賣冬菜》《賣小糖》《賣石榴》《盪湖船》《陸賣餅》《秋香送茶》等。這些劇目多數是清裝或時裝戲,故事情節簡單。另有一些戲以穿插雜技動作為特色,如《頂碗記》《大鬧花燈》等。
《強盜與尼姑》劇照
辛亥革命氣勢磅礴,王金髮任紹興都督,誘捕了殺害秋瑾的謀主章介眉。然而,他受章介眉“毀家紓難”、“咸與維新”的欺騙,竟然放章,鑄就大錯。封建勢力捲土重來,袁世凱篡權,1915年王金髮作為“亂黨”被袁賊逮捕,害於杭州陸軍監獄。
《沙場淚》內容簡介
1938年3月,愛國將領張自忠率59軍赴山東前線抗禦日寇對台兒庄的進犯,在進軍途中,發生了一起部下強姦民女案,張自忠下令查犯。不料,罪犯是殺敵勇將並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警衛營長孫二勇,大局為重,張自忠忍痛下了槍決令。
《沙場淚》劇照
《傳孫樓》內容簡介
梨花嶴多種經營專業戶楊富康,他為了鼓勵兒媳生男孩,制定了可笑的“家庭政策”,將一幢新造的三層樓房定名為“傳孫樓”,誰第一個為楊家生孫子,誰就得新樓。
誰知發生了一連串的瞎子運算元、科學懷子、未婚抱子的家庭風波。
最後,楊富康通過試探兒子媳婦,終於明白了生男生女都一樣,關鍵在於育好種的道理。
《龍鐵頭出山》內容簡介
跨入90年代的革命老區龍石灣,在解決溫飽之後,部分人又面臨新的困難。
《傳孫樓》劇照
於是,龍鐵山帶著肖聰明走出大山闖深圳,推銷自己傳統的竹制工藝品,終於於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雞公山風情》內容簡介
貧困,使雞公山村幾乎成了“光棍村”,被列為全縣扶貧重點。改革,給雞公山吹來一股春風,寧靜的山村開始躁動。桑桑率先闖向山外的世界去探索弄“潮”,立春受到激勵隨之下山“闖海”。
《雞公山風情》劇照
移村開礦,雞公山沸騰了,告別貧困走出大山,奔向明天。
《女兒大了,桃花開了》內容簡介
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吧,江南水鄉桃園村卻看不見桃紅柳綠,聽不到雞叫鳥鳴……幸好,水靈靈的桃花姑娘從城裡帶來個環保局的高級工程師和一群年輕的女大學生回到家鄉,還帶來了一團燃燒的火、一腔沸騰的血、一片熾熱的情……“哇噻”(流行語)!將這樣一幅升騰著現代氣息的生活圖景突然推到桃園村面前,這蒼老而又疲憊的小村怎麼能不驚惶失措?於是就有了柳會計的忌意、桃村長的怒意、村民們的怨意……
然而,新生活的腳步畢竟是擋不住的,年輕人用生命的智慧去編織“綠色計劃”的彩錦,用青春的熱情去修理大自然的容顏,用愛的甘露去滋潤村民們的心靈環境,於是小村就有了勃勃生機,有了朗朗笑語,有了融融春色,當然也有了女孩子的秘密和小夥子的衝動,有了那風一般柔和、雨一樣細膩、雪一般純凈、霧一般纏綿的男歡女愛……
《女兒大了,桃花開了》
沈守良,男,漢族,1943年1月出生,浙江省餘姚市黃家埠鎮五車堰人。2009年6月,沈守良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餘姚市申報。
姚劇已有八代傳承人走上舞台,2015年,姚劇國家級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守良、壽建立。
柯東琴、王育紅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分別為第四批、第六批寧波市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 才,2016年被確定為餘姚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餘姚市一方面鞏固和擴大演出市場,每年演出姚劇劇目近20台、160場左右。並投資支持姚劇原創劇目的創作,以兩年出一台新戲的進度創作了姚劇現代戲《母親》《五月楊梅紅》和《浪漫村莊》、姚劇歷史劇《王陽明》等優秀的地方戲曲。另一方面,搭建展示平台。定期組織展演活動,打造了“周末戲院”等品牌演出活動,讓姚劇更加親民,普通百姓都能進劇院欣賞姚劇名家的精彩演出。在全市城鄉還以姚劇聯誼會、票友會等民間組織形式,組織開展聯誼、觀摩、座談等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三屆餘姚、慈溪地區“姚劇演唱大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餘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獲得姚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餘姚市申報的“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709 Ⅳ-108。
2012年,坎墩姚劇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拓展項目)。
2015年11月,慈溪市坎墩街道憑藉傳統戲劇姚北灘簧,榮獲省第二批“傳統戲劇特色鎮(鄉、街道)”稱號,成為寧波市首個獲此殊榮的街鎮。
坎墩姚劇團劇照
希望
坎墩街道第五屆戲曲藝術節
餘姚藝術劇院院長壽建立告訴我們,2006年姚劇演了200多場,2007年估計還要增加場次;當許多劇團為上演劇目發愁時,餘姚姚劇團卻一到兩年就會推出一台新戲,台台叫好又叫座;當有的劇團為生計四處奔波時,餘姚姚劇團演職人員的人均年收入卻達到6萬元,最低的有4萬多元,高的有8萬多元。在該團從藝30多年、當過演員後來成了國家一級導演的徐玉虹說,姚劇正迎來明媚的春天……從鄉村到城市,從機關到學校,到處都有姚劇的熱心觀眾。
2012年6月,姚劇表演專業班第八代演員正式登台,演出了姚劇《白蛇前傳》。
2018年4月15日,寧波餘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出品的姚劇《王陽明》在天然舞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