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劇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

紹劇,中國傳統戲曲劇種。原名“紹興亂彈”,俗稱“紹興大班”,源於秦腔,1950年定名為紹劇。

紹劇起源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現為上虞區),流行於紹興、慈溪、餘姚、蕭山及其他浙滬一帶。

紹劇是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擁有400多個劇目,最具代表的劇目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龍虎鬥》等。

紹劇是一種以“【三五七】、【二凡】”為基本唱調的紹興地方戲劇,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獷樸實的音樂、豪放灑脫的表演和文武兼備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2008年6月7日,紹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紹劇
紹劇
嘉靖年間,秦腔自北方流傳到浙江紹興,與餘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種激越昂揚的 新腔,稱為“調腔”,最鮮明的是“二凡”,腔調和秦腔,初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台後,稱“紹興高調班”。
明末清初,崑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崑腔和亂彈,形成三合班。
清乾隆年間(1723-1735年)開始盛行。
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崑腔逐漸失去觀眾支持,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亂彈班。
清末民初,紹劇開始進入上海。受京班(京劇戲班)影響,化妝及舞台陳設均有改善,舞台開始設置軟、硬布景和聚光燈,化妝趨向細緻。
20世紀30年代,女旦登台,戲裝、頭飾日益鮮麗精巧,扮相逐漸規範。
20世紀30至40年代,從其他劇種引進置景技巧,盛行機關布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開始按劇情進行舞台美術設計。
1950年,紹興亂彈正式定名為紹劇。
建國初期,有同春、同興、新民等九個民間職業劇團。后經登記、合併,數量雖稍有減少,但由於招收新學員辦了數期培訓班,培養了接班人,使紹劇得到較大的發展。
1956年,改同春紹劇團為浙江紹劇團。1965年有專業紹劇團六個。“文化大革命”中紹劇受到摧殘,粉碎“四人幫”后得到復甦。
80年代起,逐漸以化學材料代替棉布、木材製作布景和道具,並借鑒其他劇種進行舞台美術改革,但在變革中始終保持了紹劇的特色。
到1982年,有浙江省紹劇團和紹興縣、蕭山縣等三個專業紹劇團、一個紹劇訓練班。
建國后,整理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目,編創了一大批現代戲、歷史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龍虎鬥》、《后硃砂》、《火焰山》、《蘆花記》、《香羅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編創的現代戲有《血淚盪》和《阿Q正傳》,歷史劇有《于謙》等。其中《蘆花記》曾在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上獲獎;《于謙》在197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演出一等獎,劇本二等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於1960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藝術特點


唱腔

紹劇唱腔的主要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以“二凡”為主,唱辭以七字齊言對偶為基礎。
“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緊拉慢唱為特點,其拖腔不受樂曲限制,演員可以根據人物感情需要,盡情發揮。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屬早期吹腔,源於安徽太平(今當塗),故藝人稱“太平三五七”,由於長期流行於浙東,並用紹興方言結合中原音韻的紹興官話演唱,使之具有當地的鄉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於抒情。
紹劇
紹劇
“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動作

紹劇的武功有的來自目連戲,有的吸收民間武術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竄灘”、“手頂”、“竄刀”、“甩桌”、“推車跟斗”、“七十二吊”、“疊羅漢”等,均頗有特色。紹劇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點,花臉用宏亮的“堂喉”(真聲),小生和旦用“子喉”(假聲),老生則用“乖喉”(真假聲結合)。

樂器

紹劇的場面音樂,包括絲竹、吹打牌子及鑼鼓。
紹劇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斗子”為輔。紹劇的板胡亦稱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為高亢,“斗子”亦稱“金剛腿”、“牛腿琴”。此外,還有嗩吶、梆笛、笙、管等。
紹劇的打擊樂用大鑼、大鼓、大鈸,氣勢宏偉,火爆熾烈,鑼鼓點粗獷、樸實,自樹一格,有“紹敲”之稱。
紹劇〔三五七〕、〔陽路〕、〔西路〕的伴奏樂器以笛為主;〔二凡〕以板胡為主,輔以“斗子”(“金剛腿”)。樂隊由6人組成,有“上三把”、“下三把”之分。“上三把”為鼓板、正吹、三弦;“下三把”為副吹、斗鈸、小鑼;尚有敲大鑼者,兼管茶炊、刀槍把子,不列入上、下三把之內。50年代中期起,樂隊逐漸擴大,增加笙、頭管、琵琶、中胡、大提琴等。

行當

紹劇藝人的角色行當共13種,有“十三先生”之稱,分為白臉、花臉、旦三堂。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臉堂,包括大花臉(也稱凈、大面)、二花臉(也稱副凈或二面)、小花臉(小丑)、四花臉;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質)、五旦(宮女旦兼男角)。此十三行也稱“十三先生”,分工細緻,職責明確。至民國初年,白臉堂增加了幫小生、外末、六白臉;花臉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臉,合稱“十八子弟”。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
生行
稱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專扮演老年男子;末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塗花臉,故又稱“白面堂”,但也有少數開花臉的戲。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腳色,亦即後期紹劇中的“六白臉”。清中葉以後,亂彈、皮簧勃興,描寫男女愛情婚姻的戲增多,小生由次要變為主要,正生成為老生的專稱。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當的格局。但仍無文武之分,要求演員文武不擋,做打皆精。清末葉以後,紹劇這一古老劇種為求得生存和發展,多演武戲,因而出現了“武生”一角,並僱用了一批翻筋斗配打的腳色,稱為“武手下”或“武行”。
紹劇
紹劇
花臉行
很早就形成大花臉(凈)、二花臉(副)、三花臉(即小花臉,丑)、四花臉等四色花臉的格局。後期由於角色增多,增添“五花臉”。大花臉所扮演的角色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權貴,下至乞兒龜奴,幾乎無奇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臉分之,計有紅、黑、白、花四類:紅臉多為英勇忠義之士,黑臉多為憨直剛毅之人,白臉多為奸刁卑俗之徒,花臉(雜色臉)多為兇殘邪惡之輩,二花臉介於凈、丑之間,亦凈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臉(副)擅飾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臉(丑),舊俗在戲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戲神)在班中執法,待客、議事,乃至引路、開飯揭鍋蓋,均須小花臉領頭。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惡,男女老少,幾乎無所不包,且文武不擋。小花臉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牢婆,《牡丹記》中的皮氏等。四花臉,為花臉行的次要腳色,如《水擒龐德》中,大花臉飾關羽,二花臉飾周倉,四花臉則飾龐德;《碧桃花》中小花臉飾牢婆,四花臉則飾配角牢頭。四花臉在較多戲中則扮演奴僕、家將、皂吏、報子之類。大花臉唱念均用大嗓,不僅要求洪亮,且應有翻滾之聲,因聲如滾雷隆隆和巨浪翻騰,稱為“滾喉”,亦稱“水底翻”。小花臉用“堂喉”(真嗓),但說白常用“子喉”(假嗓)與“堂喉”結合,有時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強風趣詼諧的效果。二花臉用嗓近於大花臉,四花臉則與小花臉接近。
旦行
紹劇
紹劇
早時只有旦(正旦)、貼(亦稱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與正生相配為男女主角;清中葉后,正旦的地位為花旦所代替,與小生相配,成為男女主角,正旦則成為專飾中年婦女的配角;后因武戲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後,旦戲增加,各劇種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稱“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 個腳色。花旦專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許多戲中挑大樑;故亦稱之為“大梁旦”、“當家旦”。貼旦亦稱作旦,亦扮演年輕女子,常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稱之為“二梁旦”。但貼旦專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貼旦仍有其所長和特色。如《西廂記》中花旦飾紅娘,貼旦則飾崔鶯鶯;正旦主要演中年婦女,還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專演旦腳武打戲,如《打店》中的孫二娘,《白蛇傳》中的小青等。老旦專演老年婦人,由於演武戲時,老旦戲少,故老旦常兼其他次要角色,且與雜腳同為龍套的頭和尾。三梁旦(三手旦)為旦腳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宮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戲結尾大團圓時,常頭披紅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稱“拜堂旦”,多由學徒擔任。

妝容

包頭
明、清兩代,戲班男旦常用“懶梳妝”代替髮型。“懶梳妝”系以紙漿和牛膠塑合而成的女性髮髻頭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銅製圓形“銀泡”,飾於額前的“打頭”(綢制扎巾)上。一般用於正旦、悲旦。飾夫人或后、妃用“點翠包頭”或水鑽包頭。
臉譜
紹劇的骨子老戲仍保存不少具有特色的傳統臉譜,或示性格,或表經歷,如《壽堂》中,包公以老生扮,不戴“滿口”(長髯),僅戴“一字胡”(俗稱“賴喳胡”),開“禿額老臉”(腦門至鼻尖塗粉白色,兩頰塗小塊暗紅色,眼窩沿鼻樑外框及嘴唇四周均塗黑色,額頭不畫眉月),戴方翼黑紗帽,穿藍官衣,為清官形象。《萬里侯》中,大花鄭子明開歪擺臉(白粉底,畫鋸齒形,黑線條),以示被虎抓傷的經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開“改良臉”,重勾金、紅兩色。系六齡童根據紹劇特點設計,突出其神怪色彩。紹劇名丑汪筱奎擅演“滑白戲”,創“二醜臉”,譜形為“倒掛眉,酒糟鼻,蝌蚪眼,頭風膏藥貼兩邊(太陽穴)”,用以表現地痞、流氓、惡棍等形相。
紹劇亦有“變臉”技法,即表演中變換臉譜,如《鬧陰陽·洞房》一場,小花臉歐陽成揭開新娘蓋頭紅,發現新娘是吊死鬼,大驚失色,藝人隨即口吹手中事先準備好之煤黑,飛撲於油臉,即成“紙灰臉”。

服飾

服裝
放置戲衣之箱稱“頭箱”或“大衣箱”。經濟狀況一般的戲班,多備“五蟒五靠”,經濟實力強的備“十蟒十靠”,臨時組合的戲班大都向三埭街的行頭主租賃。
戲衣首件為“富貴衣”(即五色碎布綴就的丐衣),其次為蟒、靠、襖、褶子。蟒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指紅、黃、藍、白、黑五原色,“下五色”指間色。不同類型的角色穿不同顏色的戲衣,如帝王穿黃蟒,巨僚穿紅蟒等。其他尚有開台(綉有獅、虎、豹、象、麒麟等動物紋飾)、兜背、男帔、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褲、一口鐘(披風)等不下幾十種。
盔靴
盔頭分硬盔和軟巾兩類,均由外箱師父管理或製作。網巾、打頭、靴及旦角繡鞋等由藝人自備。放置盔頭之箱稱“外箱”。盔箱第一頂盔頭稱“老郎盔”,演出時常掛於後台當中。
雜件
雜件包括髯口、靴鞋、面具、樂器及砌末。放置雜件之箱稱“三擔”。此箱還包括下檔衣褲如大帶、作衣、茶坊衣、皂甲衣、龍坎、黑打衣、罪衣罪褲等;零碎下檔盔帽靴鞋如大桶帽、鑊鏟帽,三套雲鞋、雲頭鞋、高低鞋(快鞋、青皮靴)、草鞋、跳鞋、踩蹺(男旦用)、木屐、釘鞋等。

音樂

紹劇音樂,有3種基本定調,以笛色定調為準。紹劇現今所用之笛,筒音約略為D,其定調分別為:尺字調,笛全按作6,板胡定弦5~2,1=F;正宮調,笛全按作2,板胡定弦1~5,1=C;小工調,笛全按作5,板胡定弦4~i,1=G。
紹劇的音樂曲調豐富,音調高亢激越,旋律節奏急速明快,聲音清越剛勁,善於表達悲壯、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經典劇目


紹劇的劇目頗為豐富,從題材上看,以歷史戲居多,家庭戲次之。就其風格特點來說,多為情緒憤慨、鬥爭激烈、感情奔放的一類戲,流傳的傳統劇目達三百多個。整理后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謙》、《龍虎鬥》、《蘆花記》等,得到一致好評。
紹劇
紹劇
紹劇傳統劇目主要有以“二凡”為主腔的《高平關》、《后硃砂》、《千秋鑒》、《龍虎鬥》,以“三五七”為主腔的《雙貴圖》、《雙核桃》、《龍鳳鎖》,唱“陽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屬目連戲的《男吊》、《女吊》、《調無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丑戲《遊園吊打》、《磨房串 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目傳統戲有:《龍虎鬥》、《后硃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于謙》、《斬魏徵》;現代戲有:《血淚盪》等。紹興著名劇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電影后,先後發行世界七十幾國家和地區。周恩來曾四次觀看紹劇演出,同演員合影留念;毛澤東同志觀看后,還寫下了著名的詩篇。

流派藝術


紹劇的著名演員有梁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艷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艷秋等。
六齡童,本名章宗義,浙江紹興人,1924年3月16日——2014年1月31日。曾任全國第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浙江紹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浙江省劇協副主席,全國第三、四次文化會代表。
七齡童(1921—1967),本名章宗信,紹興人。著名紹劇演員。
博採眾長,擅飾老生兼丑角,其唱腔韻味深醇,表演細膩有致,富感染力。在著名彩色戲曲藝術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飾豬八戒,人謂其“形神兼備,笨扮巧演,諧而不俗,妙趣橫生”。在演《跳無常》中無常一角時,說白清楚,嬉笑怒罵,俚而不俗,令人折服。

保護現狀


為了及時保護和更好地發展紹劇藝術,浙江紹劇團切實圍繞繁榮紹劇事業目標,成立了以團長為組長的“紹劇保護與發展工程”實施機構,聘請了多位老藝術家擔任顧問,下設傳統劇目排練、“音配像”工作、傳統劇目整理等工作小組,循序漸進,立足長遠,紮實實施紹劇保護與發展工程。一是復排紹劇傳統大戲。通過全團上下幾個月的努力,精心復排了紹劇傳統戲《郭彥威》和《陸文龍》,已分別在紹劇藝術中心進行了綵排。二是收集整理優秀傳統劇目。《薛剛反唐》、《黃飛虎反五關》、《天緣球》、《陸文龍》、《龍鳳鎖》等已收集整理。三是落實“音配像”前期工作。劇團專門設立“音配像”工作辦公室,聘請資深老藝人擔任顧問。落實專門人員赴浙江人民廣播電台等單位進行上門採集和社會徵集,著手對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末的紹劇錄音、唱片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並對原音進行技術處理。四是打磨新編現代紹劇。為參加將在十二月份舉行的浙江省第十屆戲劇節匯演,浙江紹劇團全面動員《秋瑾》劇目主創人員、廣大演職員對《秋瑾》進行精心加工、打磨、提升,不斷豐富精神思想內涵,激情創演紹劇藝術精品,努力衝刺戲劇節獎項。
據浙江紹劇團團長朱燕介紹,她們計劃每年至少推出兩個傳統劇目的大戲,至少爭取達到3-4台,除了推出《郭彥威》外,還要推出一部傳統劇目《陸文龍》,將於11月5日進行綵排。而《陸文龍》演出人員全部由下半年剛畢業的紹劇小百花演出團演出,他們的年齡僅16-20歲。朱燕表示,她們將進一步加大挖掘整理力度,並鞏固已經排演的劇目成果,在2-3年內,讓紹劇舞台上經常可以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增加到30台。

劇團


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即原浙江紹劇團。劇團成立於1956年(其前身為1926成立的上海同春舞台),1950年同春舞台更名為同春紹劇團,1953年從上海回到紹興,1956年改製為國營劇團,即浙江紹劇團。1984年成立浙江紹劇院,原浙江紹劇團為一團、紹興市紹劇團為二團;1992年,撤院並團。2012年8月,經浙江省文化廳、紹興市編委辦批准,同意撤銷浙江紹劇團,成立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承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紹劇的保護、研究、傳承和發展。
杭州市蕭山紹劇藝術中心(原杭州市蕭山紹劇團)成立於1961年,是全國唯獨兩家專業紹劇藝術單位之一。

主要活動

2019年10月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戲曲文化周包括《紹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