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

曲藝形式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鳳陽花鼓起源於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與花鼓燈、花鼓戲並稱鳳陽三花。鳳陽花鼓主要分佈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賣藝謀生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鳳陽花鼓是根植於鳳陽傳統民間的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鳳陽花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曲藝價值


鳳陽花鼓具有開放性特點,它與多種民間藝術緊密相連,還催生了許多民間藝術種類。中國文化藝術便有雅俗之分,在中國戲曲史上,同樣也存在花雅兩部之分。而在這其中,鳳陽花鼓可以稱之為我國民間藝術之中的“俗”“花”代表。在戲曲上,以“花鼓”冠名的劇種,形成了一大系列,追根溯源,均與鳳陽花鼓有關。秧歌、柳子、落子、灘黃等各種類型的劇種,同樣也和鳳陽花鼓有著一定的聯繫。在曲藝上,與歌舞、小曲、琴書類的曲目關係密切。鳳陽花鼓與大眾的適應性,使得其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和歡迎,也將在繼續變革中依然煥發藝術青春的光彩。

經典曲目


鳳陽花鼓經典曲目有《鳳陽歌》《採桑》《鮮花調》《鳳陽花鼓》《五更調》《十條手巾》《十二月》《虞美人》《銀紐絲》《手扶攔桿》《歡送大姐上北京》《花鼓新聲》《姑嫂二人對唱》等。

歷史源流


明代

歷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戶到鳳陽府。由於鳳陽府地區人口激增,災荒也不斷,導致這些遷徙的江南巨戶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嚴禁他們離開鳳陽府,所以他們想出了假扮賣藝、以打花鼓唱曲為生的方式離開鳳陽府。又因明清兩代,由於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一帶是“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長年災區,每年秋後都有成群結隊的婦女外出賣唱求生。同時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賣唱的職業藝人。明末流傳範圍繼續擴大,表演盛況空前。清末,鳳陽花鼓流傳更廣,有的甚至漂洋過海到東南亞一帶活動。
花鼓
花鼓

清代

鳳陽花鼓[曲藝形式]
鳳陽花鼓[曲藝形式]
乾隆年間,有人將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改編為鳳陽花鼓歌舞,在宮廷中為皇帝演出。乾隆年間編纂的《霓裳續譜》一書中就收錄了《花鼓獻瑞》、《鼓樂呈祥》等歌舞節目。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鳳陽花鼓在唱片中廣為流傳。上海的“百代”、“得勝”、“大中華”等唱片公司製作了大批鳳陽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攝製的《大路》、《拉郎配》、《巨瀾》、《鼓鄉春曉》等影片中,均出現過鳳陽花鼓的表演場面。

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一直以來,鳳陽縣的孩子們還在節慶時跳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著古城的特色。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鳳陽民間花鼓藝術團體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民間藝術表演和比賽活動,參加多部影視片的拍攝,並在全國獲獎。鳳陽花鼓還走出國門,到日本表演,獲得讚譽。
鳳陽花鼓這種流浪賣藝的傳統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后,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我國傳統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藝術特點


演出場域

鳳陽花鼓在其形成、流傳與發展的過程中,演出於多種場合,迎合不同功能的需求。鳳陽花鼓的演出場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它最早是服務於民間社事中的娛神歌舞表演以及日常生活、生產場合中用來自娛自樂的民間小調。後來隨著一批又一批以打花鼓為謀生的乞討藝人的腳步走遍大江南北,具有了娛人、乞討的屬性。演出的場合也因此變為各家各戶的門頭,“唱門頭”由此和“坐唱”成了鳳陽花鼓表演的兩種形式。新中國成立后鳳陽花鼓成為舞台上專業的表演藝術。

題材內容

鳳陽花鼓長期在社會底層流傳與演變,題材來源於日常生活、生產,內容貼近百姓生活。它既包含鳳陽人共同的人生體驗,又與同地域的生活事象、風土人情息息相關,描摹出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生活畫面,展示了勞動人民、尤其是鳳陽女性豐富且細膩的情感世界。改革開放之後的新時期,鳳陽花鼓大多以演變為歌頌新時代黨和國家政策為題材內容。

表現形式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最初的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敲鑼,口唱小調,花鼓小鑼作為伴奏樂器穿插期間。演唱的曲目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孟姜女》等。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加以改革,增加採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剔除了小鑼,專用小鼓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根。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由此得名。

曲目

鳳陽花鼓唱的都是民間小調,曲目有近百種。清人趙翼《陔余叢考》中《鳳陽乞者》條寫道:“江南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鳳陽歌》,歌中唱道:“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根據清代的記載,早期花鼓“音節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傳深廣的是“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一支鳳陽歌”。

歌舞形式


舞蹈

民間舞蹈《花鼓新聲》鳳陽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等。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棍。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兩根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由此得名。

演唱

童聲、民間、娛樂、流行、伴奏《鳳陽花鼓》的前十小節優美抒情,後面的襯詞部分幽默風趣。通過學習和欣賞,可以對安徽的民歌音調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擴大我們的民族音樂語言,培養我們對民歌的興趣。要注意的重點是:切分音節奏。民間歌舞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有什麼特點呢?

歌詞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著鑼鼓
來唱歌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只會唱個鳳陽歌
鳳陽歌來咿喲嘿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飄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左手鑼
右手鼓
手拿著鑼鼓
來唱歌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只會唱個鳳陽歌
(MUSIC)
得兒~飄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飄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鈴咚飄一飄
得兒~飄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傳承意義


鳳陽花鼓受到了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傳承斷層,面臨失傳的危險。為搶救性保護這一藝術瑰寶,鳳陽當地政府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和鳳陽花鼓鄉藝術團,組建鳳陽花鼓藝術學校,籌建鳳陽花鼓藝術博物館,組織鳳陽花鼓民間藝人及其專業創作藝術家對花鼓進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

傳承現狀


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
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
第一屆中國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在2006年9月12日--9月19日在花鼓之鄉安徽鳳陽舉行,之後,第二屆於2007年10月22日至31日舉行,第三屆於10月24日至31日舉行。
21世紀以後,鳳陽縣高度重視對鳳陽花鼓這一充滿濃郁民間傳統和地方特色的藝術進行保護與傳承,並於2006年9月成功舉辦了主題為“敲鳳陽花鼓,唱經濟大戲”的第一屆中國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
本屆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活動主題是“新鳳陽,新發展”,節會為期10天,內容包括開展大型文藝演出、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及鳳陽民俗風情文化周等。
2007年以來,原生態的鳳陽花鼓已經趨於衰亡,其中蘊涵的豐富藝術資源還遠沒有被挖掘出來,這份珍貴的民間藝術遺產,需要保護。

代表人物

孫鳳城,女,1951年9月生,安徽鳳陽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陽花鼓代表性傳承人,深圳金彩數碼影像中心董事長。自幼受母親和表嬸的啟蒙,表演鳳陽花鼓,1971年考入縣文工團,任業務組副組長兼任鳳陽花鼓的編導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燈、花鼓戲的特點,使鳳陽花鼓場面氣勢宏大,並大大豐富了鳳陽花鼓的表演動作。1994年編導的《柳岸春曉》獲全省第三屆花鼓燈調研二等獎。代表作品有:《歡送大姐上北京》《鳳陽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說鳳陽》等。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