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谷
楊牧谷
楊牧谷(1945-2002) ,原名楊文輝,又名Arnold、阿奴,1974年榮獲美國加州亞蘇撒大學研讀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1981年獲得愛丁堡大學道學博士學位。華人神學工作者,資深學者、作家。
生平:楊牧谷生於一個十口之家,排行老三,父親楊羽之,母親龍蘊玉。中學畢業后,醉心研究神學,並從事文字工作。曾就讀多所香港本地及英國神學院,最後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資深學者、作家。楊博士閱歷豐富、博學多才、對時事、社會觸覺敏銳,常以第一時間在報紙、雜誌、講座、電視、電台中一針見血地分析回應,而且情理兼備。其後擔任更新資源(香港)有限公司的執行顧問,基督教會活石堂(九龍塘)顧問牧師。
他一生致力推動富創意且有成效的社會工作,服務華人,關懷病者,生平著作逾百本,範圍包括神學、研經、靈修、倫理、時評、哲學、生活小品等。
1992年證實患上鼻咽癌,從此踏上人生的另一戰場。
2001年9月親手目睹'911事件'災難,即回港主領反思大會。同年12月離港赴英度假期間,因牙患引致口腔發炎入院治理,后因咽喉腫脹呼吸困難暈倒。
2002年1月正式獲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2002年1月7日,楊牧谷牧師因多種器官衰竭,燃盡一生,安息主懷。
榮譽:1974年榮獲美國加州亞蘇撒大學研讀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1981年獲得愛丁堡大學道學博士學位。
評價:楊牧谷牧師在海內外華人教會享負盛名,以敏銳觸覺、洞察力強見稱,事奉充滿魄力。
梁家麟院長說:“楊牧谷牧師可被稱為香港教會在回歸期前後的一位先知”。楊牧谷另一最令人注目的是其著作多產,經常於凌晨四時起床寫作。據曾與楊牧谷共事過的同工指出,楊牧谷可以在早午晚三個不同時段,分別埋頭撰寫三本不同的書籍,可說是華人神學工作者著作產量最豐富的一位。
《尋覓眾生》、《伴我前行》、《家庭學狂狂想》、《多走一步》、《重拾本性》、《選擇的路》、《輪到我當家》、《耶穌的再來》、《耶穌的受苦》、《耶穌的身份》、《生之禮讚1/2》、《現代啟示錄1/2/3》、《教會的特質》、《成長的空間》、《布衣神仆——研討會,工作上建立祭壇》、《同負一軛?》、《創意無限》、《今生與來生》、《保惠師 聖
《狂飆后的微聲》
【七籃子系列】:《給下一代——精彩的當家》、《論信仰——從基本到超凡》、《論家庭——從廚房開始》、《論做人——生活不艱難》、《論世界——我信天父掌管》、《論苦難——從哀傷中成長》、《給教育——站在戌樓上》
【荒年不慌系列】——《從信仰看經濟新秩序1/2:求存之道》、《走出黑森林》
【魔惑眾生系列】——《如何對付靈異界 - 知而後》、《鬼世界及其秩序 - 今古蹤》、《鬼意識大簡約 - 極度追》
【新方略系列】——《新禧年宗教趨勢研究》、《你欠生命一份神跡》、《嘩!你真棒》、《煉金師的叮嚀》、《靜靜聽、心靈聲;》
【再戰系列】1.《續期的書》;2.《舊病複發的恐懼》;3.《醫者父母心》;4.《病人權益清單》;5.《天助自助》;6.《親人的煎熬》;7.《蒼天悠悠,獨我憂憂》
《多走一步》
楊牧谷牧師的書是勵志的,他告訴我們,勇敢的嘗試一下、努力一下、失敗一下,然後再上路,只要多走一步,人生便仍有許多可能。
他說:“神跡不是歲首煙花匯演,要叫全城的人嘩然。但生命的神跡的確如煙花,能叫身旁的人嘩然―――當你願意讓生命迸出耀眼光芒的時候。”
《你欠生命一份神跡》
1.永遠不接受別人的判命,只相信走過的路是證明上主的邀約,勝過的險阻是說明上主的恩佑,一生與主同行,立志造福人群。
2.前面的路其實沒有攀不過的高山,除了自己的膽怯;沒有勝不過的險阻,除了自己的不信。所以永遠不輕言退下;無論何時何地,竭盡所能,再加一點,勢必捱過下一步。
3.你唯一的敵人不是環境,不是際遇,而是撒旦。所以我兒,你務要警醒,每天保持靈修的習慣,守靜而慎獨,習慣把每事帶到主面前,尋求他的指引。
4.在學校的時候你要見高山越高山,遇險灘涉險灘;出到社會,我希望你能多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我曾對你妹妹說,世上太多心靈是破碎,肉體受摧殘的人,我鼓勵她多為這些人譜出能撫慰人創傷的歌曲。你也要用你的方法叫身邊的人多一份安慰與希望。
5.金錢不是工作的目標,它更永不應成為人生的目標。在你的年代,它再沒有機會成為逃避戰禍的保命單位,因此永不賦予它有任何終極的價值。假如金錢能濟人於燃眉,或可以囊助聖工,趕快這樣使用它吧,它給你的滿足感是別的無法替代。
6.你要有自己持守的原則,而你愈快建立愈好。至於原則是什麼,你不須問我或任何人的意見,因為生命是你的,怎樣使生命發揮到最高效益,必須自己找出來。有自己的原則,省得到時惶惑。有原則又能一生恪守不渝的,在你那年代會愈見珍貴。
7.我兒,你一定要留意上帝在你生命中的旨意與預備。他會為了成就他的國度,為你預備非凡的召命與恩典。……人一生的成敗,是在怎樣看,怎樣用自己的一生。
8.一個純為自己而生活的生命,其實是一個不值得活的生命。一個人“為己活必為己傷”。
9.幸福不是不須付出,而是有可以付出的對象。同樣地,要付出並不是不幸;沒有付出的,那才叫悲哀。一種散漫的悲哀,它是現代都市人死氣沉沉的重要成因。
10.一生立志,要尊重女性,像主當初造她們時候的本意。永不踐踏她們的尊嚴,輕看她們的價值。她們是我們生命的夥伴,一起探索,共同成就生命的使命,我們就算是緊握幸福的鑰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