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甲古文

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認為是現代漢字的初型,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是現存中國古代最成熟的一種文字。甲骨文的形狀會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異,大致為武丁時期的甲骨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甲骨數量最多的時期.

甲骨文簡介


王懿榮,劉鄂於1899年秋髮現的殷墟甲骨文其總數已達十五萬之多,文字總量已超過百萬。可識讀一千多字。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軍事。天文曆法。地理氣候。禮儀民俗。醫學。文法等。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圖畫文字階段。而能以極簡單的線條符號創作文字。書刻方向的多變。使字形結構異常活躍。同時。自上而下章法的縱勢化開啟了中國書法的章法程式,甲骨文已具備了象形。會意。楷事。形聲。假借。轉注等“六書”原則。因此。甲骨文對書法及文字發生意義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性。

金文簡介


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莊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於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在章法上。除了保持自上而下。自右至左的 列方法外;十分注重整體的方整性:即天地頭的齊平。很少有參差的行腳,首行與末行也幾乎控制在同一天地水平線上。西周金文形體演變的主要趨勢是線條化。一直化。早期金文象形特點在後期 金文中得到了改變。這為篆文粗細均勻的書寫方式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