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灣城街道
新江灣城街道
新江灣城街道籌建於1998年,2003年正式建立,是上海中心城區第100個街道。新江灣城位於楊浦區的東北部,東起閘殷路,南至三門路,西達國權北路,北抵軍工路。總面積為8.6平方公里,其中由上海城投總公司實施綜合開發的為5平方公里,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1平方公里。
2020年5月,入選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
新江灣城街道
新江灣城大型公共綠化率將達到20%,公共水系將達到8%,功能區綠化率將達到35%,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60%左右。5平方公里的城區,約有1平方公里為公共綠化和水系覆蓋,這在上海中心城區的社區中是絕無僅有的。隨著新江灣城中高檔產品的不斷湧現,區內優越的生態環境、人文氛圍和生活品位展露無遺,其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尚低碳型第三代國際社區標桿。
江灣五角場地區在1927年時,國民黨政府鑒於上海地位的重要,成立上海特別市,由市政府根據孫中山先生《實業計劃》中有關上海的改造方針,在吳淞與江灣之間(今江灣體育場附近)著手規劃建設上海市中心區,1929年開始進行開發,以行政、文化、體育等公共建築群為主體,採用放射環形的道路系統。新區於抗日戰爭前夕已初具規模,但不久便毀於戰火。1932年日軍發動“1.28”淞滬戰爭后,在此造“日本鄉村俱樂部”、“日本人高爾夫球場”。37年“8.13”第二次淞滬戰爭爆發,日軍侵佔五角場地區后,強行將有400多年歷史殷行古鎮及7,000畝土地,圈造軍用機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機場為上海空軍所有,一直沿用到20世紀末才遷建而廢止。
新江灣城
新江灣城街道
新江灣城規劃範圍位於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東起閘殷路,南至政立路,西達國權北路,北抵軍工路,總規劃面積945平方公里,行政面積為86平方公里(上海城投總公司實施綜合開發5平方公里,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1平方公里,部隊開發26平方公里是),總規劃居住人口8萬人,目前是上海是中心城區最大的成片開發土地。
1986年5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下文遷建江灣機場;1994年,空軍宣布江灣機場正式停飛並撤離;1996年11月,新江灣城命名誕生,楊浦區管轄;1996年12月,上海城投公司受市政府委託,著手新江灣城的整體規劃與開發管理;1998年,新江灣城街道辦事處籌建組成立;2003年,新江灣城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
按照市府領導有關精神,市規劃局委託進行了結構規劃國際方案徵集,最終在美國Johnson Phain公司方案的基礎上博採眾長,由市規劃院對用地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從生態環境、水系循環、道路交通、景觀構架、生活配套、市政設施等六大系統,完整勾勒了新江灣城的開發藍圖,賦予了新江灣城豐富的內涵。
新江灣城借鑒國內外生態型社區的成功經驗,通過對生態原貌充分保護和發展,形成了以網路狀的生態水系和滲透狀的綠化體系形成區域生態骨架;綠色空間與水系網路緊密結合,並與人居空間相互滲透的居住環境;大學校區、公共社區、科技園區三區融合,形成共生的文化環境。規劃中的新江灣城由六大板塊組成:知識商務中心;都市村莊;自然花園;新江灣城公園;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江灣天地。
江灣是一個千年古鎮,9000畝的旺地,黃浦江活水從旁貫通。它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曾屯兵於此,佛教名剎玉佛寺原址也位於此地,朱自清、葉聖陶、夏衍曾在此創辦立達學院。因此,江灣在歷史上商賈如雲,是商家的必爭之地,是聞名遐邇的“銅江灣”。上海東北角的新江灣城濕地公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全、難度最高、施工質量最好的永久性極限運動公園。整個公園的佔地面積達到12000平方米,遠遠超過了9000平方米的美國極限運動公園。生態價值市區一塊大型“綠肺” 。公園內擁有世界上長度最長、高度最高的“U”台及深度達到5米的“U”池,這些設施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是眾多極限運動參與者想要征服的極限平台。 1986后,江灣長期處於封閉狀態,致使這裡的生物群落少有人為干擾,各物種組成都接近“原生態”。後來,上海市自然博物館各學科專家組對新江灣城進行了生態和物種調查。調查發現,在原江灣機場上,林灌型、森林型、濕地型、農田型的生態環境紛紛復出,現有36種鳥類在此間雀躍、翱翔,佔到上海地區夏季鳥類種數的88%以上,超過了佘山地區;其中包括3種國家二類保護鳥類、12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的珍貴鳥種;還有上海新發現的小鴉鵑、市區罕見的“雀中猛禽”伯勞;在3塊綠地的水體中,還發現了7種魚類,其中棒花魚、食紋魚均為市區罕見,灰巴蝸牛、背角天齒蚌也早在市區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