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場春色

歌場春色

《歌場春色》是由李萍倩導演,宣景琳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1931年上映。

正文


導 演:李萍倩
編 劇:姚蘇鳳
主 演:宣景琳 章擁翠 吳素馨 徐琴芳楊耐梅 (更多)
上 映:1931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某馬車夫之子與一紅歌女秘密同居。為博取歌女歡心,馬車夫之子花言巧 語騙取妻子的首飾錢物,供歌女揮霍。不久被家人察覺,夫妻失和,時起 爭吵。一天,夫妻間又發生爭執,導 致妻子被車子撞死。馬車夫之子也因 殺妻罪被處死刑。悲劇釀成后,歌女 受到良心譴責,悔恨無已。本片為中 國最早攝製的片上發音有聲影片之一。

導演簡介


李萍倩,中國電影導演。原名李椿壽。祖籍安徽桐城,生於浙江杭州。肄業於上海滬江大學。20年代初在明星影片公司附屬學校學習,曾在鄭正秋與鄭鷓鴣主辦的民興新劇社工作。1924年創辦神州影片公司,主演《不堪回首》並在由他自任編導的《花好月圓》中飾演角色。1926年,導演了影片《難為了妹妹》 、《好兒子》 ,在創作上體現了"神州派"的"潛移默化"的藝術主張。從影60年來共主演影片10多部,導演影片近200部,編寫劇本10多部。1936年參加上海電影救國會,為藝華、華新、華成、中聯等公司導演。后赴香港為永華、長城等公司拍片。其中,《絕代佳人》影片獲1957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49年任長城影片公司導演,自1965年拍攝《烽火姻緣》后,停止拍片,擔任長城影片公司的藝術顧問,還曾任香港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會長。

演員簡介


宣景琳,1907年出生,上海人,中國早期電影演員。幼年喪父,家境貧寒。9歲時,她開始在鄰居一京劇班學戲,因勤奮刻苦,很快就以青衣行當登台演出,這為她日後從事演員奠定了基礎。
徠1925年經人介紹她進入了明星影業公司做演員。她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最後之良心》 ,頗受歡迎。明星公司與其簽了長期合同。之後,她相繼主演了《上海一婦人》、 《盲孤女》 、 《少奶奶的扇子》等影片。1925年在鄭正秋導演的影片《早生貴子》中,她非常出色地扮演了一位老婦人,從此,她的戲路得以開拓,既能飾演少女、少婦,又能飾演中、老年婦人。
1931年,天一影片公司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發音影片《歌場春色》 ,她擔任主演,影片公映后很轟動。1933年在有聲片《姊妹花》中她又成功地扮演了一位苦難的母親,受到專家、觀眾的好評,該片成為其電影代表作。1936年,她退出影壇。
新中國成立后,她曾參加《家(1956)》、 《地下航線》等片的拍攝。宣景琳是中國第一代女性職業電影演員,她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她於1992年1月去世,終年75歲。
楊耐梅,中國早期影星,原名楊麗珠。1904年生於上海。她的父親是一位大富商,楊耐梅從小就受到寵愛,很任性。在上海務本女中讀書時,她就對舞台戲發生了興趣,經常去看演出,結識了鄭正秋。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準備籌拍《玉梨魂》,卻找不到合適的女主角,楊耐梅的外形、氣質與角色十分相近,於是鄭正秋便推薦她為女主角,而楊耐梅也想進入電影界,便出任了該片的女主角。影片公映后,很賣座,她將片中那位放蕩風流的交際花演得淋漓盡致,絲毫沒有做作造捏之感。不久,她又主演了《茶花女》 ,接著又拍攝了《誘婚》 。這三部影片似乎將她定位在扮演放蕩型女性角色上,因此遭到家人的反對,但楊耐梅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此後,她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一連主演了《空谷蘭》 、 《美人關》 、《好哥哥》 、 《馬前車》等多部影片。在戲路上,她也不再局限於扮演反面角色,創造了不少正面女性形象,如《湖邊春夢》中飾演文靜嫻淑的女主角, 《良心復活》中扮演反抗沙皇統治的俄國女郎。她的演技精湛,聲形並貌,她愛好交際,穿戴奇特,成為當時的焦點人物,後來,她籌資開辦了耐梅影片公司,出任公司第一部影片《奇女子(1928)》 的女主角,該片上映后反響不錯,但楊耐梅卻染上賭博和吸毒的惡習,家產被揮霍一空,於是她隨大中國劇團到南京演出“啼笑姻緣”,後退齣劇團,想重返銀幕時,有聲片已代替無聲片,她的鄉音難以適應銀幕的需要。一代風流艷星流落香港街頭,從此消聲滅跡了,於1960年病逝於台北。

參考資料


http://www.cnmdb.com/title/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