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利休的結果 展開
- 1989年敕使河原宏執導的古裝歷史片
- 1989
利休
1989年敕使河原宏執導的古裝歷史片
利休[1989年敕使河原宏導演日本電影]
接著,石田三成向秀吉進讒言說“利休對出征朝鮮抱有懷疑”。正巧這時,利休在茶室見到秀吉,不慎談到出兵朝鮮的事,更加激怒了秀吉。秀吉終於下了一道命令,令利休退出京都,並將他禁閉於大庭院。豐臣秀吉的妻子北政所給利休的妻子利木寫了封信,說是利休如果肯認錯,她想去乞求秀吉原諒利休。可是,利木的回信只是鄭重其事地表示了感謝之外,沒說別的事。豐臣秀吉見此信更加生氣,命令利休剖腹謝罪。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三國連太郎 | 利休 | |
三田佳子 | 利休妻 | |
山崎努 | 豐臣秀吉 | |
松本幸四郎 | 織田信長 | |
中村吉右衛門 | 德川家康 | |
田村亮 | 豐臣秀長 | |
岸田今日子 | 北政所 | |
山林谷榮 | 大政所 | |
山口小夜子 | 茶茶 | |
坂東八十助 | 石田三成 | |
嵐圭史 | 古田織部 | |
中村橋之助 | 細川忠信 | |
井川比佐志 | 山上宗二 |
出品人 | 奧山融 |
製作人 | 山內靜夫、馮村永夫、渡邊一夫 |
監製 | 松井隆治、奧本篤志 |
原著 | 野上彌生子 |
導演 | 敕使河原宏 |
編劇 | 赤瀨川原平、敕使河原宏 |
攝影 | 森田富士郎 |
配樂 | 武滿徹 |
剪輯 | 谷口登司夫 |
道具 | 高津映畫裝飾 |
美術設計 | 西崗善信、重田重盛 |
服裝設計 | 松竹衣裳 |
燈光 | 中崗源權 |
錄音 | 西琦英雄 |
布景師 | 松竹美術工藝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導演創作這部作品時啟用了很多研究茶道史的非職業演員,並以利休的“靜”來對秀吉的“動”。茶室的內景完全仿製真實歷史,因此製作費約近20億元。
時間 | 獎項 | 類型 | 接收方 | 結果 |
1990 |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大觀單元 | 敕使河原宏 | 獲獎 |
1990 | 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電影配樂 | 武滿徹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三國連太郎 | 獲獎 | ||
最佳美術 | 西岡善信、 重田重盛 | 獲獎 | ||
最佳影片 | 《利休》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三田佳子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山崎努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敕使河原宏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敕使河原宏、 赤瀨川原平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森田富士郎 | 提名 | ||
最佳錄音 | 西琦英雄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谷口登司夫 | 提名 | ||
最佳燈光 | 中崗源權 | 提名 | ||
1990 | 第63屆電影旬報獎 | 1989年度十佳日本電影 | 《利休》 | 第七名 |
參與項目 | 公司名稱 |
出品 | 松竹映畫 |
聯合攝製 | 敕使河原宏工作室 |
松竹映像株式會社 | |
伊藤忠株式會社 | |
株式會社博報堂 | |
聯合出品 | 京都映畫株式會社 |
映像京都株式會社 |
以茶議政,以茶殉道,一場茶碗里的暴風雨。茅草屋和金茶室的矛盾里有色與空、形與虛、物與我的轉化,黑色的簡樸肅穆是野心家眼中的死亡,紅色的“喜慶”轉瞬間就成了疾病的鮮血,球狀的包袱里藏著地球或是頭顱,舞台上的勝利和被搗毀的偶像都是膨脹自我入侵表象世界的一種形式。豐臣秀吉扭曲破碎的鏡像,假鬍子和白面,急火火的動作和粗暴的剪枝都像極了一隻小丑猴,相比之下茶道大師不動如山。對於豐臣秀吉來說世界沒有盡頭,永遠有待征服的土地。德川家康的回答里,活著就是可以看到明天。茶道的一期一會裡每一次都可能是只此一次、最後一次。純白的屏風和黑色的棺槨是此世的冥界,萬象在旁,萬象皆空。
花道傳人寫給茶道大師的賦比興,比前一段時間看過的《走近千利休》好一百倍。衣食住服化道幾乎所有層面都進行對比:浮奢與樸拙、躁動與沉靜、燦燦金與高級灰⋯⋯但最高明的地方我以為是寫出分據兩個極端的人物都有的恐懼。豐臣秀吉有對喪失權力與威嚴的恐懼,而千利休在生殺予奪的威權面前也有恐懼,也有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的一面,且會配合演出隨喜幫閑。但他可以低頭卻不能忍受爬行,最終,兩人的恐懼都得到釋放,秀吉通過殺戮,利休通過從容赴死,淡定走進竹林竹陣一一竹可以是美物,也可以是槍是箭。我驚異於三國連太郎的演技,他居然也可以詮釋與以往的角色反差如此之大的人物,臉上的線條突然柔和,煞氣戾氣帥氣晦氣皆不見,平靜,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