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人

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跆拳道教練

陳立人,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跆拳道教練。

人物關係


個人信息


男,浙江省人,1965.04.22生,
工作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項目:跆拳道教練
職務:國家隊教練
負責運動員:陳中

人物介紹


陳立人
陳立人
陳立人以獨特的訓練方法和忠誠待人的品質,贏得了隊員、領導、家人以及朋友的支持。同時他也通過自身的凝聚力,將大家團結在一起。使中國跆拳道隊,經過高強度訓練,躋身於世界跆拳道強國之列,並於2000年奧運會上,以出人意料的黑馬姿態奪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這一枚金牌對中國跆拳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奠定了今後大規模發展的基礎,跆拳道自此以後也成為中國體育運動中發展迅速的優勢項目。陳立人這位敢於放棄眼前利益,充滿挑戰精神的體育人,也成為中國體育界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國跆拳道隊是一支創造奇迹的隊伍,從1995年組隊到2001年,短短六年的時間裡,實力逐日猛增,不僅能夠趕超歐洲勁旅,而且能與貽拳道大國韓國抗衡。跆拳道,已經從一個不為人知的新興項目發展成為國家摘金奪銀、贏得奧運金牌的重頭項目。而率領這支傳奇隊伍書寫傳奇的,正是中國國家跆拳道隊總教練陳立人。
來匆匆去也匆匆的陳立人剛剛從河北選隊員回來,依舊豪爽,聽說《中華武術》要採訪,第一句話就是:“歡迎歡迎,我永遠是咱們武林中人。”

想做的

陳立人沒有從締造輝煌的悉尼奧運會說起,話題圍繞著自己的武術生涯展開:“我是1982年最早的一撥散打運動員,那個時候因為散打運動在我們國家剛剛開展,所以無論從訓練手段、訓練方法。訓練條件還是訓練的科學化程度上都不夠完善,所以那個年代散打運動員的受傷率很高。”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我的運動生涯中自己沒有拿到過金牌。”只拿到過兩次全國第二的陳立人由於傷病無法再繼續他散打運動員的生涯,“這就意味著我無法再拿到金牌。”
退役后的陳立人陷入了對自己未來的沉思,難道自己的冠軍之夢就這樣破滅了嗎?我自己拿不到金牌,我能不能教出個金牌隊員呢?自從有了這個想法,陳立人便有了自己的方向:做教練。因為只有這一條路,能夠彌補他多年沒有實現的青春夢。“退役以後,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親手培養出一個全國冠軍。”事隔多年,陳立人說這話時,眼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正在這個時候,拳擊——一項嶄新的項目吸引了陳立人的注意O 1985年,拳王阿里的訪華掀起了中國的拳擊運動,對中國人來講,拳擊是一個完全新興的項目。陳立人想,一個新興項目必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了解。當時還沒有大學畢業的焦立人隻身赴滬,自己拿錢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首次拳擊裁判員、教練員學習班,從此,陳立人開始了自己的拳擊教練之路。很快便成為中國國家拳擊隊主教練以及使中國拳擊開始在世界拳壇嶄露頭角的事實證明,陳立人在拳擊領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培養全國冠軍已經成為過去的夢想,一個嶄新的夢在陳立人心底蕩漾:培養世界冠軍。
“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開拓新天地,才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證實自己。”

想教的

“體育都有共通性,尤其是像散打、拳擊、路拳道這樣的對抗性項目。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決定勝負。訓練過程中反覆練一種腿法和拳法好幾千次,並不斷地重複,目的就是要訓練運動員深刻體會時間與空間的感覺。”
徠問起陳立人做教練最大的感觸,他說:“第一是思想解放。”一個項目的發展必須吸取其他項目的先進經驗,“跆拳道隊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成績,正是得益於此。我們從其他項目中借鑒過來的很多訓練方法連韓國都沒有。”而第二個感觸便是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會有發展的空間。堅持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吸取人家的經驗教訓,在這樣的基礎上,還必須走自己的路,必須獨樹一幟。
在陳立人的訓練下,中國路拳道已經逐漸形成了打法靈活、以進攻為前提、以前手為戰略思想的獨特風格,而這種與眾不同的技術風格特點正是最適合自己的。
十多年的教練員生涯,陳立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訓練模式:“運動員應該是主體,是靈魂;而教練,只是一個輔助。”練武術出身的陳立人坦言,散打給了他很多寶貴的東西,自己也在很多方面得益於武術,但是同時也灌輸給他很多陳舊的觀念。在中國傳統的訓練方式中教練是主體,師傅是主體,師傅帶徒弟。我是師傅我的手這麼彎你徒弟的手就得這麼彎,但是這種模式並不適合開拓寬競技體育這個特殊的領域。因為在競技領域,重要的不是發動人們的共性,而是最大地調動人的個性。有人適合打進攻,有人適合打防守,運動員的性格不同,適合他們的戰術和技術也不同,運動員應該使用能最大調動自己潛能的也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內行看得出來,陳立人帶的運動員,十個人就會有十種不同的打法。
“教練員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管理上你可以是主體,但是在訓練中一定要讓運動員成為主體。你可以誘導他,可以給他開拓空間。但是到了比賽場上,打比賽的是他,需要獨自面對和分析瞬息萬變的比賽局面的是他,你不能替他比賽。我一般都是給他們提供很多方法,這是我要教的,而具體的做法要讓他們在賽場上自己做出選擇。比賽場上的局面是瞬息萬變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是運動員自己,是他的特點,是適合他自己的打法。”

想要的

馬不停蹄,陳立人又開始了為2008年奧運會二線隊伍的選材工作,昨天剛剛從河北回來,明天又要奔赴山東、河南。
早就聽人說過,陳立人選材時眼睛特毒,而且選材時和運動員一聊就聊半天,問陳立人怎麼能夠獨具慧眼地選中這麼多世界冠軍的苗子,他說:“體育都有共通性,尤其是像散打。拳擊、貽拳道這樣的對抗性項目,有很多的共同點。它們的最大共性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決定勝負。就像貽拳道訓練,一天中會反覆練一種腿法好幾千次,反覆練一種拳法好幾千次,不斷地重複,目的就是要訓練運動員不斷精化這種時間與空間的感覺。貽拳道的關鍵是在距離的控制上,除了一些基礎的素質外。因為要控制距離,所以需要身高,而我在選材時更重要的是看這個運動員的品質。我一般是先從外表看,這個人基本符合路拳道運動的要求,也正好是我這個級別需要的人的話,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進入他的日常生活中。在他的生活中、在與他的交談中了解這個人的品質,了解他生活的背景。因為了解一個人並不是在比賽的時候才可以了解他,也並不是到隊里訓練幾年後才可以了解他,重要的是在他的生活中通過聊天來了解他的性格、品質。一個運動員有沒有靈氣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就會在聊天中間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他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來了解他們的性格、品質。”

想念的

悉尼奧運會上,當年僅19歲的陳中獲得跆拳道這枚異常珍貴的金牌時,在台下指揮觀戰的陳立人衝上了場地,他和陳中相擁而泣。當陳中要離開他向觀眾致意的時候,陳立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對她說:“鎮定點!”
陳中將一位留學生遞給她的國旗坡在肩上,繞著場地跑了起來,臉上是鎮定的笑容、成熟的笑容,是自信、是驕傲。這幅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回憶起那天的場景,陳立人說,在陳中取得勝利的一剎那,大約一兩分鐘,自己的腦子裡空白一片,什麼也沒有。當度過了這短暫的空白后,他的腦子裡又一下子被無數的往事擠得滿滿的,理不清頭緒。他沒有絲毫的喜悅與激動、高興與自豪,他一直在回憶,腦子裡像過電影一樣,想起了建隊的曲折、初期的艱苦,想起了沒有經費、沒有訓練館,想起了陳中她們幾個剛來的時候連訓練鞋都沒有,想起了那個冬天訓練館的寒冷,連運動員水杯里的水都結了小……“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這些,或許人在最高興的時候回顧的都是一路走來的辛酸吧!”
有記者問陳立人獲得金牌后最想念誰?陳立人沒有說親人,沒有說朋友:“我最想念家裡的陪練,是他們陪著我們,為這些冠軍運動員做橋樑、做人梯,作為男子運動員,他們放棄自己的特點,放棄自己的打法,每天挨幾千次踢,去配合女子運動員,他們是走在冠軍前面的人。”

想到的

陳立人站在遠處,靜靜地看著陳中走上領獎台,那一剎那,他看到的陳中並不是當前日益成熟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而是多年前自己去挑她的時候在焦作操場上打籃球的那個小姑娘。
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陳中;“你現在最需要做什麼?”
陳中說:“我最需要記住我教練教我的話——人在高的時候要把頭低下來,人在低的時候要把頭抬起來。”
賀璐敏銳:“我能受到陳教練嚴格的要求是我的運氣,如果沒有這種嚴格的要求,我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成績,我是個很幸運的人。”
隊員們說:“只有當我們輸了的時候陳教練才過來安慰我們,我們贏了的時候陳教練根本就不理我們。”
談到和隊員之間這種亦父亦兄、亦師亦友的關係,陳立人笑著說:“我從自己做散打運動員到做拳擊教練,都是在男人的世界,剛開始國家體委決定讓我來組建女子跆拳道隊的時候,我也曾經擔心過,因為畢竟自己一直生活在男人的圈子裡。自從我帶女子隊員才發現,其實女子隊員比男子隊員能吃苦,更禁得住練,或許是中國婦女的那種韌勁吧,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對自己的運動員,陳立人一直在愛與嚴中找尋黃金點。愛,並不是縱容,而是對他們前途和事業的關心。在拳擊隊的7年和在貽拳道隊的5年中,所有的春節陳立人都是在隊里和隊員一起度過的。“一個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在他一生中是很短暫的時光,而作為教練員作應該為他整個的人生考慮,不能只考慮他這幾年短暫的運動生涯。很多運動員出現思想變化和波動都是因為他們有顧慮:我退役后怎麼辦?今後怎麼辦?所以你有義務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想說的

雖然身為中國跆拳道的核心人物,陳立人還是熱愛武術、關注散打。他每周都會觀看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
他欣喜:“這兩年,我們的散打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市場化進程上都有很大的進步。通過這20年的完善,散打運動已經逐漸走上了科學、完善、健康的軌道。”
他憂慮:“我一直在考慮,為什麼和貽拳道相比,散打就老有那麼一點土呢?古老的文化背景並不是照搬過來就可以被現代人接受的,武術正是缺乏能夠和現代迅速接軌的文化背景。”他著急:“散打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從規則上都應該簡化,應該借鑒路拳道普及的經驗,簡單。易學、速成。”
他充滿希望:‘有激烈精彩的散打賽事做龍頭,武術散打的群眾基礎雄厚、市場潛力巨大,前途無可限量。”
問他是不是想接著改行,回答的堅定讓我異常驚訝:‘堤。組建完隊伍,搭好框架,我就準備繼續迎接新的挑戰。”
問他會不會回到武術界,他笑了:“或許吧!我永遠都是武林中人!”

運動簡歷


1973年—1986年,從事田徑、武術散手項目的訓練。1986年退役。1987年 北京體育學院畢業,成為一名拳擊教練員。

工作簡歷


1987年—1989年 擔任北京體育大學拳擊隊教練員
1989年—1991年 擔任國家拳擊隊助理教練
1991年—1995年 擔任國家跆拳道隊主教練
1995年至今 擔任國家跆拳道隊總教練
1989年 成為拳擊國際A級裁判
1996年 成為跆拳道國際級裁判
2018年1月30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北京市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獲得榮譽


1984年、1985年,獲得全國散手錦標賽52公斤級、69公斤級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