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隍鎮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下轄鎮

伍隍鎮位於四川省資陽雁江區東南部,距城31公里,東與小院鎮掛角,西靠資中球溪鎮,南與石嶺鎮接壤,北與南津鎮相毗鄰。公路四通八達,便利快捷。

1998年伍隍鎮被列為市重點建設的小城鎮,現已初具規模。全鎮現有小集鎮4個,中心村3個;面積77.1平方千米,所轄有2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402個村民小組。境內土地平壩多,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好。總人口55180人(2018年),耕地面積5.7萬餘畝,其中田1.19萬畝,土4.5畝。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場。因伍隍廟得名。

1949年為伍隍鄉,1961年設為傅家公社,1980年更名伍壽公社。1984年改伍壽鄉,1985年置伍隍鎮。1992年長生、銅鐘二鄉併入。主產油菜籽、花生、黃麻、柑橘、烤煙等。有製糖、釀酒、草席編織、制茶、塑料、基建農機等業。砂石資源豐富。是市南部烤煙、花生集散地。

截至2020年6月,伍隍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2011年,伍隍鎮農業總產值3.8354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億元。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伍隍鎮人口為30878人。

歷史沿革


民國屬第6指導區。
1950年,屬資陽縣第3區。
1952年,屬第8區。
1955年10月,與第9區銅鐘鄉合併為伍隍區,轄伍壽、東峰,銅鐘、長生、雙岔、金帶、石嶺、培德8鄉。
1955年12月,伍壽鎮併入傅家鄉。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80年,更名伍壽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7年6月,雙岔鄉併入。
1985年1月,伍壽鄉改為伍隍鎮。
1992年,銅鐘、長生2鄉及培德鄉的高廟、炮台2村併入。伍隍鎮電子地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伍隍鎮地處雁江區東南部,東連小院鎮、東峰鎮、堪嘉鎮,南與石嶺鎮接壤,西與資中縣球溪鎮隔江相望,北鄰南津鎮,轄區總面積7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伍隍鎮地勢呈淺丘,東高西低。

氣候特徵

伍隍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適宜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多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7月最多。

自然災害

伍隍鎮境內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洪災、冰雹、乾旱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81年7月13日,銅鐘河沿岸全部受災,涉及境內的南湍、五里、龍門、一碗水等村。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10—2007年5月,高廟、炮台、印盒、瓦店村等全鎮26個村(居)受災,村民飲水困難,農作物乾枯、死苗,糧食減產。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影響,全鎮10115戶,38715人受災,房屋倒塌39戶、房屋損壞10076戶、橋樑損壞1座,33人受傷,1人死亡。

自然資源


伍隍鎮境內已探明有淺水層地下水資源流量約為1億立方米,在境內平均分佈,年利用量1億立方米。年利用養殖水面有53.3平方千米。農業耕地面積50567畝。

行政區劃


下轄村:
高廟村炮台村印合村瓦店村
五台村郭家村紅廟村南湍村
五里村龍門村千弓村石橋村
一碗水村麻柳村崇新村白坡村
雙峰村鋪子村江西村華向村
紅花村鹽井村爆花村瓢山村
園藝村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轄25個行政村,伍隍場1個社區。
高廟炮台印盒瓦店五台
紅廟郭家南湍五里龍門
千弓石橋一碗水麻柳崇新
雙峰白坡鋪子江西紅花
鹽井爆花華向園藝瓢山
截至2020年6月,伍隍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政府街24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02110001121伍隍場社區
512002110200220紅廟村
512002110201220郭家村
512002110203220印合村
512002110207220石橋村
512002110208220一碗水村
512002110209220五里村
512002110211220江西村
512002110212220崇興村
512002110213220鋪子村
512002110216220白坡村
512002110217220麻柳村
512002110218220爆花村
512002110219220紅花村
512002110220122瓢山村
512002110222122園藝村
512002110224220高廟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轄區總人口553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00人,城鎮化率7%。總人口中,男性29493人,佔53.3%;女性25841人,佔46.7%;18歲以下10495人,佔19%;18—35歲13372人,佔24.2%;35—60歲21812人,佔39.4%;60歲以上9655人,佔17.4%。2011年,伍隍鎮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長率3.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8人。
截至2018年末,伍隍鎮戶籍人口55180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1722
男————————27137
女————————24585
家庭戶戶數————15822
家庭戶總人口(總)—49256
家庭戶男—————25634
家庭戶女—————23622
0-14歲(總)————13847
0-14歲男—————7166
0-14歲女—————6681
15-64歲(總)———32987
15-64歲男————17684
15-64歲女————15303
65歲及以上(總)——4888
65歲及以上男———2287
65歲及以上女———26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9204
現人口數量為55180人(2018年)。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伍隍鎮人口為30878人。

政治


黨委書記:鍾新生
鎮長:楊利
人大專職副主席:余國文
副書記:張曉萍、羅德文
副鎮長:劉成海、曾輝、張勇
專職黨務委員:饒寧龍

經濟


綜述

2001年,伍隍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2億元;糧食總產2.7萬噸。該鎮精神文明和社會事業都呈現良好勢頭。
2011年,伍隍鎮財政總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1年,伍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545元。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5200元,比上年增加12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1600元,比上年增加1200元。
2018年,伍隍鎮有工業企業2個。
2018年,伍隍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8個。

第一產業

伍隍鎮
伍隍鎮
2011年,伍隍鎮農業總產值3.8354億元。
伍隍鎮糧食以生產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伍隍鎮生產糧食33365噸,其中水稻5430噸,玉米14280噸,小麥6120噸。
伍隍鎮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2011年,伍隍鎮花生產量1200噸,油菜產量1360噸;蔬菜種植面積0.9萬畝,產量0.9萬噸,主要品種有青椒、四季豆等。
伍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伍隍鎮生豬出欄91331頭,年末存欄59480頭;山羊出欄18936頭,年末存欄10411頭;牛飼養量161隻,出欄20頭;家禽飼養量103萬羽,上市家禽63萬羽。2011年,伍隍鎮生產肉類362.9噸,禽蛋75.6噸;畜牧業總產值26888.2萬元。
伍隍鎮漁業以養殖花鰱、白鰱、鯽魚為主。2011年,伍隍鎮水產品總產量1400噸,漁業總產值1180萬元。

第二產業

2011年,伍隍鎮有工業企業10個,職工120人。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商業網點2000個,職工4000人。2011年,伍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郵政局1個,郵政支局1個,郵電所7處,代辦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千米,鄉村通郵率95.2%;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4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2400件,征訂報紙9600份、期刊7300冊,業務收入509萬元。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400門,固定電話用戶187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3.2%,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4500戶,比上年增加2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52.4%,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2.5千米,主幹電纜達431對,網際網路埠總數23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23個,寬頻接入用戶400戶,比上年增加105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4萬元。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3家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5億元,比上年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5000萬餘元,比上年增長10%。

文化


伍隍豬

雁江區“伍隍豬”系優良地方豬種之一,具有遺傳性能穩定、抗病能力強、耐粗飼、瘦肉率高、肉質口感好等特點。
目前,“伍隍豬”文字國家工商總局已受理註冊。

特色產品

生豬、山羊、紅花、枇杷。

交通


伍隍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伍隍鎮客運總量30.6萬人次。公路有資資路、資樂路、南一路等,境內總長13千米。長途汽車客運線路主要有:伍隍鎮一資中縣,日均發送2輛客車,日客運量60人次;伍隍鎮一成都市,日均發送4輛客車,日客運量144人次;伍隍鎮一資陽市,日客運量1200人次。另有伍隍鎮至小院、伍隍鎮至銅鐘、伍隍鎮至培德、伍隍鎮至白坡4條農村客運線路,每30分鐘一班,日均客運量2000人次。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8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電影院1座,座位900個,每萬人擁有163個,年放映2場次,觀眾達1500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20平方米;鄉村圖書室26個,建築面積600平方米,藏書6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4人。
2007年1月,境內開通有線廣播站。現有廣播喇叭402隻,入戶率80%,通響率60.2%。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線電視用戶744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3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5.2%。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中心幼兒園33所,在園幼兒1682個,專任教師63人;小學13所,在校生2782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78人,專任教師8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在校生1024人,專任教師97個。
伍隍中學
伍隍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頗具農村特色的完全中學,是在1925年創辦的“私立伍隍場壽民公學”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學校,是一所以管理嚴格,教學效果好而全省聞名的中學。
民國十三年(1924)冬,伍隍場高等小學堂校長陳光俊先生會同有關人士商議欲辦初級中學,苦於無力,於是議請鄉紳楊潭清和社會名流楊芳毓出面支持。在楊芳毓、陳光俊、楊潭清、邵錫芳等人的多方奔走下,楊芳毓先生約請劉湘、田頌堯、鄧錫侯、蘭文彬、劉光喻等人募捐基金2000餘銀元,在伍隍場高等小學堂的基礎上創辦了“伍隍場壽民公學”,於1925年春開始招收初中新生。壽民公學是當時全省興辦的第二所農村中學,邵錫芳先生為首任校長,董事長為楊芳毓、邵錫芳。
民國十四年(1925)十一月廿四日,邵錫芳校長呈文請省教育廳查核備案,刻木質校章一枚,文曰:“資陽伍隍場壽民公學”,於1925年11月24日啟用。
民國十五年(1926)二月,伍隍場鄉紳聯名呈請縣教育局轉呈教育廳核准,將本場高等小學堂併入壽民公學。合校后,將禹王宮初小移入公學內,本場原籌斗市、豬市及甲廟神會學款、鄉紳贊助等共38股485石等一併交付公學董事會經理,全場有四人參加了校董會,董事長仍為楊芳毓、邵錫芳。
合校后的壽民公學,每年春季或秋季招收初中一個班,高小一個班。從民國十四年(1925)春至民國卅年(1941)共招收了高小17個班共694人,至民國卅一年(1942)春共招收了初中19個班,共1286人。
鑒於教育事業逐漸發展,高小畢業生不斷增多,學校於民國廿年(1931)十月呈請省教育廳備案,壽民公學更名為“私立資陽縣伍隍場壽民初級中學”,學制三年。
在女權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舊的傳統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在壽民初級中學教職員的倡議下,由校董事會決定,經上級核准,私立壽民初級中學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秋季開始招收女初一班學生56人,第二年秋季招收女初二班學生56人。
民國卅年(1941)12月26日,私立資陽縣伍隍場壽民初級中學呈請資陽縣政府報教育部備案,於民國卅一年(1942)更名為私立壽民中學。原計劃將壽民初中辦成職業高中,后經縣長劉芳的分析,遂辦成普通高級中學。這年二月開始招收高中班,同時停辦高小,女初二班學生合併到國華女中,本校高初中全招男生。學校由陳光倵任校長,楊芳毓任董事長至民國卅七年(1948),校內各種規章制度已建立健全,學生學習成績在全川享有盛譽,學校共有校產:西式樓房兩幢、中式樓房一幢、田土427.19畝、瓦房16間、草房140間、店房36間、學校農場田土24.3畝。
壽民中學在其二十五年的歷史中培養了大批的各類人才,著名現代作家邵子南(原名董聚昌)於1932年畢業於該校。他擔任過魯迅藝術學院文學教員、新華社晉綏分社副社長西南文聯副主席,所著《地雷陣》,改編成電影《地雷戰》,另有長詩《白毛女》、民間故事《趙巧兒送燈台》等作品膾炙人口,流傳很廣。
1949年12月,隨著資陽的解放,私立壽民中學也跨入了新中國。1949年12月,私立壽民中學隨資陽縣的解放而獲得新生,從此走上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1950年3月,經資陽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批准,學校更名為“私立壽民男子中學”,同年8月與私立國華女子初級中學和治平小學合併,校名更改為“私立人民中學”。1952年12月,經省教育廳批准,由國家接管,更名為“四川省資陽縣第三中學”隸屬教育廳,由內江專區代管。
1960年經內江地區文教局批准更名為“資陽前鋒中學”。1962年又經內江地區批准更名為“四川省資陽縣伍隍中學”。
1951年上期,浦維均調入該校,成為該校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名黨員,之後又有若干同志調入,學校經上級黨組織批准,於1958年成立黨支部,全稱為“中共資陽縣第三中學支部”,並開始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責任制。1952年,學校建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和學生會,1956年建立工會組織。
在辦學中,經歷了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兩個時期,道路非常曲折從1942年增收高中到1952年,高中合併到資陽女中、初中實行秋季招生,1956年又恢復高中招生1961年困難時期,停辦高中、壓縮初中,壓縮超齡生118人,同時壓縮教師14人1963年春恢復高中,當年收兩個班即66級,高中學生為150人。“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停課。1970年恢復初中招生,1971年恢復高中招生,初中實行3年制,高中為2年制、1974年初中實行兩年制,學校貫徹毛主席“學工、學衣、學軍”指示,開辦了磚瓦廠、粉碎車間等企業,還實行開門辦學、開卷考試等辦學方式。
學校在這二十多年中,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方針,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新中國成立後學習凱洛夫教學法,六十年代學習毛主席“十大教授法”,七十年代開門辦學。
二十多年中,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為名震川內的一所農村中學1953年初中畢業32人,升高中22人,升中等技術學校7人,中專學校1人高中畢業升入大學7人,備取2人。1959年,高中畢業班參加內江專區組織的統考,總分名列第一;秋季參加高考,名列專區第二名,2個班80餘名同學升入高校,1977年恢復高考,有78名學生考上大專院校伍隍中學是資陽縣第一個受到《光明日報》表揚的學校1982年伍隍中學成為資陽第一個為國家輸送少年大學生的學校。
改革開放以來,歷任的學校黨政領導,嚴謹治校、與時俱進,組織全校教職員工,抓機遇,促發展,學校朝著“校風好,管理嚴,校園美,全面發展”的奮鬥目標邁進,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進入90年代後期,學校調整了規劃,加快了發展步伐98年申報成為資陽地區重點中學后,99年就明確提出了“雙創”的目標,即“創‘省給文明單位’、創‘省級示範中學’”。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予以大力支持,省政府柯尊平副省長、省教廳汪風雄副廳長、嚴培堅處長等先後到學校指導工作。市、區政府和教育局多次到學校現場辦公。幾年來,學校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南,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抓學生的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科研興校”為發展戰略。積極引入激勵競爭機制,狠抓教職工隊伍建設,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使學校工作一年上一個台階。97年以來,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學校素以“校風優良、教風嚴謹、學風勤奮、教學質暈高”享譽省內外。《光明日報》、《四川日報》、《教育導報》、《蜀報》、《精神文明報》等先後作過專題報道。
伍中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近年來,學校堅持“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師是關鍵,改革是動力”的辦學理念,在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同時,大興科研促教之風學校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省內率先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開展各類學生研究活動及勞技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造能力。自2000年以來,學校為美術學院輸送了86名合格新生、為體育院校輸送138名體育後備人才。2006年8月,該校男子籃球隊將代表資陽市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
學校在這一段時間充分抓住高中擴招的機會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學校大力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勇闖“規模發展”之路,自2001年起,高中各個年級三次共征地38畝,1997年、1998年、2002年先後建造三幢共84套教師宿舍,1995年建成實驗大樓,1997年、2001年、2004年先後建成三幢學生宿舍,2001年建成一幢有四十個教室帶十個教師辦公室的歐式教學大樓和壯觀的升旗廣場,對校園進行了綜合綠化,將校園規劃為宿舍區、運動區、教學區三大塊。
這幾年,學校一路氣勢如虹,教學質量逐年提高,連續十一年被評為內江市、資陽市“高考升學先進單位”,及格率、合格率、鞏固率、升學率、優生率都位於雁江區前茅;2003年高考本科硬上線306人、2004年本科上線502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592人,自恢復高考以來,學校已向北大、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廈門、同濟等高校輸送合格新生5000餘人。
在這一階段,教育內部競爭日趨激烈和殘酷,學校面臨的生存壓力驟增。學校領導班子決定“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進一步深化內部管理機制改革,苦練內功,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首先:確立了“為地方輸送合格建設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辦學目標,制定了學校《十年發展規劃》。其次,加強了內部管理,健全了《崗位職責》,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管理精細化和規範化,積極探索“規範化管理”與“情感管理”,“隱性管理”與“顯性管理”的最佳結合點,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機制。再次,加強了兩支隊伍建設:一是幹部制度建設,配優配足了領導班子,加強了對幹部道德素質、學歷層次、管理藝術的培養力度。二是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鑄師魂,加強師德建設;強師能,提升業務能力。第四:建立健全起德育、教學、科研、安全“四統一”的新模式即:以“三愛為核心、四育為基礎、五學為主線”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形成了“兩重”(知識與能力)、“三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體制,完善了科研思路(確定一個中心,依靠兩股力量、抓好三個重點);安全工作則確定了“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重點,落實三項制度”的總體思路。
“伍隍中學是四川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我們每時每刻都感到任重道遠。但我們不會辜負新老校友的期望以及社會的重託,我們一定會腳踏實地的辦好伍中,回報資陽人民。為了實現建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使伍中在建校100周年之際躋身於巴蜀名校行列的奮鬥目標,我們要發揚伍中的創業精神,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使“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觀念逐漸成為伍中教師的共識,隨著今後5至10年的進一步努力,伍隍中學將更加興旺發達,一定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建設人才!
中小學校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中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中心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五台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五里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千弓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印盒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四合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園藝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學堂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崇新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形弓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新佛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爆花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瓦店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白坡村小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石堰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石橋鋪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銅鐘初級中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銅鐘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鋪子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長生初級中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長生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麻柳小學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9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7張,固定資產總值3.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9人,其中執業醫師18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伍隍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2萬人次,住院手術720台次,出院病人4800人次。
2011年,伍隍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9%;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有體育場地3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的有3個。群眾活動場所4個,其中社區活動中心1個。
社會保障
2011年,伍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4戶,人數266人,支出71.5萬元,比上年增長45.6%,月人均224元,比上年增長15.6%;城市醫療救助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7人次,共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15.1%;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30人次,支出0.9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30戶,人數2594人,支出186.8萬元,比上年增長9.5%,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1人,支出19.4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80人,支出122.4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醫療救助129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74人次,共支出9.8萬元,比上年增長45.5%;農村臨時救濟850人次,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500人,緊急轉移安置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500畝,倒塌房屋12間,直接經濟損失180萬元,救災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4萬元,比上年增長25.2%。社會福利費19.4萬元,比上年增長5%;社會服務單位3個,床位90張,收養81人。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000元,捐贈物資折款2000元,接收捐贈衣被20件,使6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2011年,伍隍鎮新增就業人員1500人,有28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2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5%,全年共幫助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44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基金支出合計350萬元,比上年增長7%。年末參加萬元基本養老保險15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18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100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0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00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500人。參加失業保險6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參加工傷保險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00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1.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00人,全年認定工傷20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2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20人,比上年增加2人。參加生育保險6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全年共有10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60%。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2件,結案22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22件。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生產能力450噸/日,年工業用水1.09萬噸、生活用水15.34萬噸;污水治理工程2項,工業廢水處理率52%,新鋪設污水干管1250米。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5座,主變壓器2台,高壓輸電線路6條,用電負荷5000千瓦。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8%。
截至2011年末,伍隍鎮鎮區天然氣管線10025米,天然氣用戶852戶,月天然氣平均用量20448立方米。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10日,被中共資陽市雁江區委、資陽市雁江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雁江區級最佳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