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石橋鄉的結果 展開

大石橋鄉

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下轄鄉

大石橋鄉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之地—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南端,萌渚嶺下,是永州市與廣東、廣西交往的南大門,G207線穿境而過,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華同志的故鄉。

鄉情概況


大石橋鄉東鄰大圩鎮、小圩鎮、兩岔河鄉,西接廣西富川縣新華鄉和福利鎮,南接濤圩鎮,北連白芒營鎮。全鄉總面積93.73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2008年,共有人口21603人,瑤族人口約佔全鄉人口總數的95%,耕地面積為1368公頃,山林面積5912.3公頃,全鄉人均年純收入1298元。作為全縣三大煙區鄉鎮之一,大石橋鄉支柱產業為烤煙產業,僅烤煙一項,煙農收入達1028萬元,人平增收400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大石橋鄉下轄17個行政村。
大石橋村寨背洞村荷家塘村安家村櫟口村
油渡村井頭灣村鷓鴣塘村岩口村蕉源村
中洞村源口村東遼村大蓮塘村沉塘村
金竹沖村九工嶺村

旅遊資源


大石橋鄉人傑地靈,是曾任全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顧委常委——江華同志的故鄉,1999年12月江華同志逝世以後,安葬在老家鷓鴣塘村后的青山上,青山形象獨 特,意義深遠。山上蒼松萃柏,環境清幽。現已成為江華人瞻仰革命先烈和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學習基地。

民風民俗


大石橋鄉瑤民屬“平地瑤”,有特有的瑤族語言—梧州話;有本土的民俗、民風,如坐歌堂、安龍等;有鴛鴦豆腐丸、風味香米花生糕等獨特的民族風味小吃;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總管廟,據說其管轄大石橋、濤圩、河路口等鄉鎮的雨情、雨勢,一到乾旱季節均有不少外鄉人來膜拜。

具有優勢


1、區位優勢。大石橋鄉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之地—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南端,是永州市與廣東、廣西交往的南大門,G207線穿境而過,沿207國道,北達縣城沱江僅30分鐘,南至廣西賀州僅一小時,到廣州也僅需8小時,交通較為便利。
2、年輕而富有活力。大石橋鄉設立於1995年,近幾年來致力於發展鄉內交通網、農業基礎設施及各類陣地建設。
3.政策優勢。江華縣屬少數民族縣,又是國家貧困縣,享有一系列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優惠政策。大石橋鄉屬瑤族聚居地,又有獨特的地理、資源人文優勢,享有更多的民族優惠政策和投資環境。

道路及農業基礎設施


全鄉32個村已有27個村通水泥路,共計完成水泥路硬化里程38公里,機耕道100公里,引水渠300公里。

人畜飲水工程


2006年以來,該鄉先後對8個村實施自來水工程改造,解決了8000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尤其是在大石橋村(鄉政府所在地)設有日產水量4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

電力通訊


全鄉32個村全部完成了農網改造,用電穩定,可按照投資商要求,配置各種電力負荷,確保正常供用電;電信設施基本健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建立了覆蓋全鄉的通訊設施,消除了信息盲區。

生活設施


賓館、飯店、學校、中心衛生院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2009年鄉黨委政府向上級爭取到了鄉敬老院建設、鄉文化站建設、香港善恆會援建的中洞完小宿舍樓等項目。至2009年底,敬老院、中洞完小宿舍樓建設均已完工,鄉文化站建設已完成選址,即將進入建設階段。

物產資源


大石橋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條件好,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東高西低,西河自南向北從該鄉穿境而過。大石橋鄉是江華縣重要農區和三大煙區鄉鎮之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烤煙、玉米、花生、大豆、油茶、柑橘、桃、李、柿等。全鄉堅持以烤煙生產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蔬菜種植,走“煙--稻--菜”的發展路子,依託“萬畝烤煙基地”發展“萬畝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山林面積達5912.3公頃,以杉木、松木為主。

管理機構


大石橋鄉招商辦是全鄉招商引資的職能和服務機構,實行規範化管理一個窗口對外、熱情辦公、一條龍服務的辦事制度,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外商提供辦理證照所需的資料和文本,協助投資者辦理相關報批手續。

招商引資項目


1、無公害商品蔬菜項目
市場預測:蔬菜是人們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城市居民食用的蔬菜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城郊的菜地,而目前城郊的大量土壤正在受到污染,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水侵蝕了大片的蔬菜種植地,再加上農民對農藥化肥等的不科學使用,造成許多有害殘留物沉積在蔬菜內,例如重金屬、有機污染物、雌性激素等。長期食用這類蔬菜,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消費者渴望吃到安全、健康的蔬菜。
重點是利用大石橋鄉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及“煙--稻--菜”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擬在主煙區--中洞片、七星洞片、楊家木園片開發建設5000畝連片種植的、專供粵港澳地區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主要種植茄子、白菜、豆角、萵筍等無公害蔬菜及優質紅薯等耐旱雜糧。可採取獨資或“公司+農戶連基地”現代企業模式合資方式進行。
2、油茶種植項目
市場預測:①茶油是我國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維生素A和E,居各種植物油之冠,加之處於自然生長狀態的油茶籽,遠離城市“三廢”污染源,故從其種子榨取的油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用油。據了解,這種純天然的綠色食用油在台灣市售價是花生油的二十倍,深受國內、國際市場歡迎,譽為“東方橄欖油”。目前油茶出口貿易空前活躍,前景廣闊。
②我國已經啟動了跨世紀油茶先導工程和國家油茶低改工程,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範作用。
③油茶種植4年後可投產,8年後即可進入豐產期,生長周期短,采果時間較長,正常情況下豐產期可達40—50年,樹齡可達200年。
大石橋鄉屬丘陵地形,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光照時間長,發展油茶生產可謂得天獨厚。擬在中洞片進行連片開發荒山10000畝,可採取獨資或“公司+農戶連基地”現代企業模式合資方式進行。
3、紅色旅遊開發項目
青山形象獨特,意義深遠。山上蒼松萃柏,環境清幽。現已成為江華人瞻仰革命先烈和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學習基地。可採取獨資或合資方式開發成紅色旅遊區。
4、瑤俗開發項目
大石橋鄉瑤民屬“平地瑤”,可採取與江華瑤族自治縣其它瑤俗項目同時開發成獨具特色的瑤俗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