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話本

宋話本

宋代,隨著說話活動的日益興盛,在書場中流播的故事越來越多,而以口傳故事為藍本的文字記錄本,以及受說話體式影響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見其多。後世統稱為“話本”。其中代表作品有《簡帖和尚》、《錯斬崔寧》等。話本小說是民間說話藝人的創作,既具有口頭文學的清新活潑的特色,又發揚了志怪、傳奇等古代小說的優良傳統,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有一定成就。宋代話本小說是中國小說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詳細信息


“話本”的稱謂,可能在唐代已經出現。今存宋元話本常出現“話本說徹,且作散場”之類的套語,可見“話本”含有故事文本之義。而套語的出現,也說明“話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格式化”。大體而言,傳世宋元話本可分為三類:一是敘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說話藝人的底本,如《三國志平話》等;一是以說話藝人口述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記錄整理本,文字通順,描寫細緻,敘事周詳,可能出自當時的讀書人或書會先生之手,如《碾玉觀音》等;一是文人依據史書、野史筆記、文言小說等改編而成的通俗故事讀本,如《宣和遺事》等。
唐傳奇的概念是明確的,而宋話本小說的定義還沒有完全統一。話本,原來只是說話人的底本。“經過加工整理,刻印出來,主要供閱讀的本子,不應簡單稱為話本。由話本加工而成的,可稱為話本小說,模仿話本而創作的,可稱為擬話本小說。”本文採用此說。“宋話本小說的作者們在較少受封建禮教文明侵蝕,具有幾分強憾潑辣性格的人物身上,挖掘出某些不平常的動人的東西,來對照虛偽、蒼白、卑劣的封建主義的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