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廟
河北省邢台市廟宇
徠邢台市內邱縣城西小馬河上游,有三聖廟一座,即牛王廟,它位於內邱城西13公里王交台村南一土丘上,現存為清代建築。大殿中間供奉著牛王、五道、土地三位神仙(民間也稱“三聖”),牛王居中,五道在左,土地在右。三聖下邊是牛王爺的兩位助手,左邊是專司牛馬等牲畜疾病的專職獸醫趙醫生、右邊是專司放牛、訓牛的牧童小張。據當地老百姓講,牛王原是一名道士,因看重這一風水寶地,長期在此修行,尤其對牛馬等牲畜情有獨衷,關愛有加,老百姓經常請他為牲畜治病,在當地享有很高威望,其死後被奉為牛王,並在此建廟祭祀。
在牛徠王廟的右前方有一座古戲樓,是人們為感謝牛王爺的大恩大德,廟會期間唱戲用的。據王交台村上歲數的人介紹,過去在戲樓的對面還有三間小廟,裡面供奉著“行駛牛王”。說起這個戲樓,可是當地的一大寶貝,老百姓流傳著一句歌謠:“從南京到北京,只有這裡的戲樓掛照棚。”它的珍貴之
牛王廟(時尚內丘)
牛王廟[河北省邢台市廟宇]
處就在於戲台和照棚緊緊連接在一起組成戲樓,如果在照棚四周壘上圍牆,就與完整的現代劇場沒有什麼區別了,可以說它是現代劇場的前 身。整個建築為磚木結構,由戲台、照棚兩大部分組成。戲台又分前台、後台和台底券洞。後台三面有牆,正牆上方有一圓孔,有通風排氣照明的功能。戲台中間有兩根立柱,可拉幕帳,將戲台分隔成前後台。前台三面開敞,面積大於後台三倍,呈“凸”字形狀。台口有四根漢白玉石柱,一字排開,中間兩根間距較大作為演出正面。台底有一南北走向券洞,券洞用青石和灰磚砌成,南端留門可進出,北端地面留口,平時常用石板掩蓋,雨季時敞口排水。券洞不僅作為排水隧道,而且兼有台上配音、台下消音、通風降溫等多種功能,既是擴音器,又是空調機。牛王廟及戲樓能保存至今與這個券洞有很大關係,因為牛王廟及戲樓就建在土丘之上,如果土丘四方出水,那麼經過幾百年的沖刷,土丘早就不復存在了,關鍵在於整個土丘只有券洞一個出水口。
牛王廟始建年代不詳,據王交台村的王氏家譜記載,康熙十一年王家由山西省落平縣(今昔陽縣)遷至直隸省內丘縣交台村,至第三代王兵印克勤克儉,日漸興隆。第四代王天德作為會首曾對牛王廟進行重修,據此推斷牛王廟在清康熙年間就已存在。據現存的碑文記載,在清乾隆、嘉慶、道光、民國五年、民國二十二年都曾對牛王廟及其戲樓進行重修,可見當時牛王廟香火極旺。
牛王廟[河北省邢台市廟宇]
當然這都是傳說,事實到底如何,現今已無從考證。如今隨著人們科學意識的增強,老百姓已不再對牛王頂禮膜拜,但文物保護的意識更強了,改革開放以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多次對牛王廟進行修葺,1993年牛王廟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道隆昔路恰似一條玉帶從廟下經過,交通極其便利。如今的牛王廟綠水環繞,空氣清新,96棵古柏點綴其間,既古樸莊重,又自然美觀,正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