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省屬公辦體育高等職業院校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是由福建省體育局舉辦,教育教學業務由福建省教育廳管理的一所省屬公辦體育高等職業院校。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05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57年的福建省體育工作大隊。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有政府規劃用地面積395.2畝,建築面積99495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208.65萬元;有7個教學單位,開設8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325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800多人。

歷史沿革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於2005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隸屬於福建省體育局。是福建省屬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以全日制高等專科教育為主,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
學院2003年經福建省教育廳批准籌建,開始招收運動訓練專業五年制專科學生;
2005年,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2006年開始正式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兩年制專科學生;
2009年更改為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三年制專科,是省內唯一一所集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專業人才和社會體育管理服務人才為一體的高職體育院校;
2011年1月,學院通過教育部首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有7個教學單位,開設8個高職專業。
2021年2月,審批通過增設國家控制的高職(專科)專業點,體育教育專業自2021年起招生。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運動系運動訓練
社會體育系社會體育
體育管理系體育運營與管理、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
體育保健系健身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體育保健與康復、康復治療技術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公共基礎課教育部
成人教學部
體育教育
學校設施
學院包括標準田徑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網球場館、籃球館、排球館等13個運動場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語音室、實驗室、圖書館和體育科研中心、醫療康復中心等教學設施。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有教職工325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佔36%,研究生以上學歷佔50%。有教育部全國體育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3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人選1人,省級創業導師2人,曾獲全國以上體育賽事冠軍的教師近10人。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擁有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1個;建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7門;有校內實訓基地32個,有省級實訓基地1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70個。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專業(名單不全):康復治療技術
實訓基地
省級特色專業:運動訓練、體育保健、體育營銷、運動休閑服務與管理等符合社會體育
省級示範專業:體育保健
省級精品專業:運動訓練
省級精品課程:運動解剖生理學院、健身健美、體育管理學、田徑與體能訓練
省級實訓基地:福建省奧體中心游泳館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3月,學院在省級以上信息化教學大賽、課程教學大賽等多個比賽中獲獎,公開出版教材10多部。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成立校級科研中心,搭建校級科研平台。 
校級科研中心:運動康復科研中心
校級科研平台:康復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3月,學院共承擔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2項、廳局級課題80餘項。 
部分立項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立項時間項目等級
完善運動員就業服務工作機制研究2015年國家級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新型體育產業就業創業人才2015年省級

學術交流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積極拓寬學生學歷提升的通道,已與集美大學簽訂自考專本銜接項目。在校學生修完規定的本科課程學分,即可獲得集美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同時還可申請學士學位。

學術資源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館藏紙質文獻10萬餘冊,中文報刊273種,電子圖書15萬冊。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
校徽
校徽
尚德、尚勇、尚能

形象標識

•校徽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右圖):
•釋義:學院校徽由藍色為主,永恆的象徵。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鄒志紅
黨委委員、副院長沈振相、林海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董勁松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校園活動

截至2020年3月,學院有團委、學生會、街舞社等組織,組織了元旦晚會、國慶文藝晚會、街舞社團活動、趣味運動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