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

曹鄴詩作

《對酒》是晚唐詩人曹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愛酒知是僻,難與性相舍。(1)
未必獨醒人,便是不飲者。(2)
晚歲無此物,何由住田野。

註釋譯文


(1)僻,即癖,《文苑英華》即作癖。
(2)獨醒人,《楚辭·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創作背景


此詩當為詩人辭官南歸後作。

作者簡介


曹鄴,字鄴之。生卒年不詳(北大五五級《中國文學史》定曹鄴的生卒年為816-875年?不知何據?)。桂州陽朔縣人。詩人青少年時代是在家鄉陽朔度過的。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他在寫了一些自以為有“性靈”的作品之後,就帶著這些詩作,從遙遠的祖國南疆來到京城長安求取功名。在長安和劉駕、李頻、李洞、鄭谷等詩人結識,成為知交。詩人在京城應考十年,九次落第,最後,由於寫作了《四怨三愁五情詩》獲得中書舍人韋愨的賞識,大力向禮部侍郎裴休推薦,於大中四年(850年)中了進士。之後受闢為天平節度使推官。唐懿宗咸通(860-873年)初年,曹鄴遷為太常博士,持論正直不苟,不阿附權貴。后曾任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職,大概在咸通九年(868年),曹鄴辭官南歸,遷居於桂林阜財坊,過著隱居的生活。死後葬於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