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花鼓戲
臨湘花鼓戲
臨湘花鼓戲又名“臨湘嗡琴戲”,因其主奏樂器過去為嗡聲嗡氣的“嗡琴”而得名,在湖南花鼓戲流派中屬於“岳陽花鼓戲”。臨湘花鼓戲歷史悠久,起源於臨湘境內龍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主要流佈於以臨湘為中心的湘鄂贛毗陵地區,她流傳到岳陽縣后變成了岳陽花鼓戲、流傳到湖北的通城、崇陽改稱“提琴戲”。
臨湘花鼓戲,俗稱嗡琴戲。清朝道光咸豐年間,起源於湖南臨湘境內的桃林河流域,脫胎於臨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調等地方音樂,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為主,以鑼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調為輔的五類聲腔,有曲調三百九十餘首,有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近百個。它的音樂脫胎於具有濃郁臨湘特色的山歌、民歌、夜歌、圍鼓說唱、地方小調等曲牌。
臨湘花鼓戲《坐宮》劇照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成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逐步形成了多角色的演齣戲班,如當時有名的“三秋班”“三堂班”“烏畈門班”“金少爺班”等,“三秋班”班主還與戲劇大師梅蘭芳學過戲。
清光緒、民國年間,臨湘花鼓戲就到了鼎盛時期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8年成立臨湘縣花鼓戲劇團。
1992年,臨湘縣撤縣立市,故改“臨湘縣花鼓戲劇團”為“臨湘市花鼓戲劇團”。
1998年,正式成立“臨湘市嗡琴戲劇團”,與“臨湘市花鼓戲劇團”實為一套班子二塊牌子。
2012年,實施劇團體制改革,改革後為兩塊牌子一班人馬,即“市楚韻臨湘花鼓戲劇團”(國有企業)和臨湘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全額事業)。
臨湘花鼓戲演齣劇照
臨湘花鼓戲
臨湘花鼓戲的主要藝術價值和影響在於如下四個方面:
臨湘花鼓戲(嗡琴戲)
二是臨湘花鼓戲是個承載了不少瑤族文化信息“活化石”,有專家在研究北宋瑤族先祖
在此居住過很久的瑤族千家峒遺址的同時,也在研究臨湘花鼓戲中蘊涵的瑤文化信息,國家級申非的成功,有助於推動正在開發中的龍窖山千家峒瑤族文化遺址走向全國和走向世界。
三是研究臨湘花鼓戲中蘊涵的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中的歷史文化信息有意義。臨湘地處湖南湖北交界處,從古至今,一直是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交匯之處,發掘研究臨湘花鼓戲,對研究和傳承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意義非淺。
四是臨湘花鼓戲里的琴腔是具有現代復調音樂的雛形,對於研究該地區的傳統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的歷史面貌和發展流變有著參考。
傳統劇目:《王妹子回門》、《孟氏割股》、《董永賣身》、《孟姜女》《雪梅教子》《張廣大拜壽》,《七姐下凡》《趕春桃》《三寶記》《蘆林會》《磨房產子》等等。
現代劇目:《大興與蘭蘭》《村官本是打工仔》《堂客撥的扶貧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