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湘北的結果 展開

湘北

湖南北部地帶

“湘”為中國湖南省簡稱,湘北地帶(區域)一般指湖南省北部地區的(由東向西排列)岳陽、益陽、常德、張家界。該地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地處中國腹地,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中國湘北地區


岳陽

市情概況
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公元前505年建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岳陽位於北緯29.22,東經113.06,東倚幕阜山,西臨洞庭湖,北接萬里長江,南連湘、資、沅、澧四水,區位優越。岳陽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度,年平均降雨量1302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岳陽礦產資源豐富,礦藏礦點200多處,其中釩礦蓄量居亞洲之冠。岳陽現轄汨羅市、臨湘市2個縣級市,岳陽縣、華容縣平江縣湘陰縣4個縣,岳陽樓區、雲溪區、君山區3個區,設有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南湖風景區和屈原管理區,總面積15019平方公里,總人口548.34萬。改革開放以來,岳陽先後被國家批准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岳陽承東聯西、貫穿南北,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岳陽是湖南唯一的臨江口岸城市,城陵磯港是長江八大良港之一。早在清朝末年,城陵磯就設立海關,開埠通商。1992年岳陽被國務院批准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被國家批准對外輪開放,是國家批准的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和海峽兩岸首批貨運直航港口。城陵磯新港區一期工程已開港營運,岳陽海輪航道已經開通,全市港口吞吐量列湖南第一、全國內河港口第七。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武廣鐵路客運專線、107國道和在建的京珠高速複線平行穿越;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洞庭湖大橋和在建的岳常高速、石華高速、岳通高速、岳汝高速和荊岳鐵路貫通巴東鄂西,岳陽機場已進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初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體系。
岳陽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著稱於世。境內有岳陽樓、君山島屈子祠、張谷英古建築群等風景名勝193處,有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紀念館等革命文物紀念地22處。岳陽樓新景區於2008年5月建成對外開放,新增了古城門、古城牆、五朝樓觀、汴河街等33個景區,盡顯古城風貌、襯托樓湖風光、再現巴陵勝狀。屈原投江殉國的汨羅江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是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以愛情文化為主題的君山島名揚中外,被譽為“東方伊甸園”。張谷英村集中國傳統文化、平民意識、建築藝術、審美情趣於一體,堪稱“天下第一村”。岳陽還被評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華詩詞之市、中國魅力城市。正在大力實施“熱游岳陽”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樓、島、湖”為特色的湘楚文化游、生態觀光游、民俗風情游、休閑度假游、溫泉康體游、名人故里游、神秘探險游、宗教朝聖游8條黃金旅遊線路。岳陽以新型工業化為支撐,是中南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新聞紙生產基地、電力能源基地和飼料食品加工基地。依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沿長江30公里地段分佈著長嶺煉化、巴陵石化、岳陽紙業、華能電廠等一批大型企業,具備接納大運量、大耗水工業項目的基礎條件,成為湖南臨江化工產業區。
該市有國家級森林公園3處、國家生態建設示範縣(區)3個,全市森林覆蓋率36.4%,城區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5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75平方米。岳陽擁有洞庭湖60%的水域面積,東洞庭湖濕地加入《國際濕地公約》,區內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7種、二級保護的37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魚類2種、二級保護的2種;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哺乳動物2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3種,二級保護的31種;每年都有數十萬隻候鳥在洞庭湖越冬,岳陽被授予“中國觀鳥之都”稱號,榮獲“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中國生態城市”稱號。團湖荷花公園,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評為“面積最大的野生荷花成處聚生地”。有“東方日內瓦”之美譽的南湖,湖內綠島聳立,呈現“一龍趕九龜”的奇觀,湖畔修建了環湖旅遊走廊和總面積15萬平方米的南湖廣場。2009年,岳陽入選60個新中國成立60年城市發展代表。

益陽

基本概況
益陽市位於資水尾閭,洞庭湖南緣,東經112°30',北緯28°36'。城區6個街道辦事處,面積23平方公里;郊區2個鎮、7個鄉,面積360.18平方公里。資水順勢由西向東穿越城區流經8公里,將全城分南北兩半。1974年12月31日益陽資水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后,已將城區南北兩片連成一體。1985年5月修建了寬45米的朝陽公路,1991年又成了朝陽綜合經濟開發區,它將會成為未來益陽市最繁華、最富有現代化氣息的中心市區。
益陽市的城建設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原來的麻石長街改建成了柏油路(資江西路和資江東路),並新修了五一路、河南路、康富路等幹道和上百條支道。按市委提出的“北改南建”總體規劃,不僅整個城區構成了比較系統的街道網路,而且,江家坪機械工業區、城內紡織工業區、陸賈山針織工業區、大海塘化學工業區、志溪河輕工業區及一批教育區、商業中心區和生活區等先後形成。已跨進了一個新教育區、商業中心區和生活區等先後形成。已跨進了一個新發展的綜合性中小型城市的行列。由於中共益陽地委和益陽行署等黨政機關設於市內,使益陽市成為了全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加之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逐步擴大,信息、交通渠道增多,城市的國徽功能不斷增強。水上運輸既繼續利用資水運輸航道,擴大了運輸能力,又新開闢了30多條新航線通往省內外1000多個城鎮,貨運還可直達南京、上海等大港口;陸上運輸靠長沙至常德的319國道,益陽至南縣、桃江等省道和各大小支道,向四面八方延伸;益陽鐵路溝通了寧鄉、桃江、益陽縣腹地礦產運輸。特別是正地動工修建的石(門)長(沙)鐵路和益婁(婁底)鐵路以及資江二橋,更會增強國徽功能。運輸吞吐量年復一年地成倍增大,國徽範圍已擴大到全國乃至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122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在全國較大範圍內銷售的佔20%以上。同時,傳統名產豐富,並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有的外銷21個國家和地區,有的躋身於省或國家名優產品行列。
益陽市依山伴水,風景秀麗。古木環抱的會龍山,碧波盪瀾的秀峰湖,荷花飄香的鵝羊池,鬱鬱蔥蔥的青龍洲,簿火舞會和帳篷宵夜的度假村,還有玲瓏精巧的裴公亭,雕樑畫棟的白鹿寺,亭亭玉立的三台塔,雲樹掩映的棲霞古剎,交相點綴,使古城增添景色,已成為遊人嚮往的旅遊之城。隨著益陽旅遊資源的開發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已設立了中國旅行社益陽支社、益陽地區中國旅行社、益陽地區旅遊局和益陽市旅遊局等旅遊服務機構,建有接待外賓的益陽賓館、桃花侖賓、益陽大廈賓館,以及市區各招待所、旅社等,能同時容納6000多位旅客。在“美人窩”所在地還創辦了一所桃花江女子旅遊學校。
從宏觀說來,益陽廣義上指益陽地區,包括南縣、安化、益陽、桃江4縣和沅江、益陽2市,及6個國營農(漁)場。地理位置在東經110°43'~112°55'和北緯27°58'~29°31′之間,東西寬217.5公里,南北長173.3公里,總面積為12349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83%。人口432萬,有漢、回、藏、苗、土家、瑤、維吾爾、侗、高山等20多個民族。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水面5個地貌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獨特的地貌格局和很好的氣候條件,孕育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已初步建成了糧食、生豬、茶葉、甘蔗、柑桔、薴麻、蘆葦、水產品八大商品生產基地,其中水稻、油菜、薴麻、黃麻、茶葉、柑桔、蘆葦、楠竹等物產在全國和全省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
全區工業以紡織、食品、機械為主,電力、化工、建材、冶金、電子、採礦業等初具規模。水竹涼席、小部竹器、松花皮蛋、金花腐乳、湘中鐵鍋、達字牌襪子等一些傳統名產,早已馳名國內外;薴麻織品、針織內衣、床單、黃麻地毯等紡織品及“東風”牌自卸汽車、不馬力柴油機、“標準”牌縫紉機、電梯、變壓器等機械產品,“船牌”湘蓮罐頭、味蛋、肉類等各類食品,皮革、塑料等輕工業產品,硫酸、農藥、有機玻璃許多產品曾獲省以上優質產品稱號。
益陽地區境內,更是秀山逶迤,湖水滄茫,勝跡眾多,星羅各地。除益陽市區勝狀外,全區範圍內令人神往的,就有:桃江縣境內的聞名中外的“美人窩”桃花江和婀娜多姿的修山,以及屈原古迹天問閣遺址和峰巒突起的楚南名山浮邱山;安化有陶澍故園和風景如畫的枯溪庫區;益陽縣有形似匡廬的青秀山;沅江有雄偉壯觀的凌雲塔和鎮江塔,若登塔眺望,洞庭風光盡收眼底,若上赤山島,亦可探尋范蠡、西施舊跡;繼往南縣,有赤松亭、桂花園、武口寨等眾多古迹。

常德

基本概況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常德是湘北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脈、雪峰山脈東北端,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常德市東據西洞庭湖,與益陽市的南縣、沅江市湖汊交錯;西倚湘西山地,與蜿蜒在張家界市慈利縣、永定區及懷化市沅陵縣的武陵山脈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與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宜昌市五峰縣的山地以及荊州市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的平原相連;南抵資水流域,烏雲山脈是常德市與益陽市資陽區、桃江縣、安化縣之間的分水嶺。常德市最北端在石門縣壺瓶山鎮桐木山村(北緯30°07′53″),最南端在桃源縣西安鎮薛家沖村(北緯28°24′31″),最西端在國營東山峰,最東端在漢壽縣百祿橋鄉煙包山園藝場(東經112°17′52″)。市境東西極寬179.35公里,南北極長190.80公里,距省會長沙150公里。史稱“黔川咽喉,雲貴門戶”。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峽——洞庭湖、南嶽衡山——張家界黃金旅遊走廊的紐帶與中樞。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交通管理優秀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常德市下轄武陵鼎城兩區,安鄉漢壽澧縣臨澧桃源石門六縣和津市市。全市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包括漢、土、苗、回、維等15個民族,總人口601萬。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常德歷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於戰國時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常德在古代中國稱為武州、朗州、鼎州,歷來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常德資源物產豐饒。常德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糧、棉、油、茶葉、柑桔、楊樹、淡水魚類、淡水珍珠等產量居湖南省前列,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常德是中國有名的“非金屬礦產之鄉”,境內已探明礦藏145種,其中雄磺儲量亞洲第一,金剛石石煤芒硝儲量為全國之首,磷礦石膏礦膨潤土等蘊藏量和產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了煙草、鋁業、電力、食品、紙業、紡織、機械、建材、醫藥等主導產業,建成了德山高新技術工業園和津市工業園等11個縣級工業園區。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常德山水風光秀美。屬濕潤季風氣候區,境內山區、丘陵區、平原區、湖區地貌俱備,生態環境優良,湖光山色秀麗,名勝古迹繁多。中國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桃花源、千年佛教聖地夾山寺、大同寺、葯山寺、湖南屋脊壺瓶山、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中國常德詩牆”等景區景點享譽中外。常德還與世界著名風景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緊鄰。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已躋身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列的常德,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3個;有各類旅遊住宿接待單位近300家,標準客房近萬間,有旅行社28家;出租汽車1800輛;已開通國內航線四條,高速公路2條;水運航線看近十條;石長鐵路和枝柳鐵路交匯於此,319、207兩條國道貫穿全市,交通便捷通達,國際直撥電話通達所有國家和地區,電話入戶率為湖南省第一,常德信息港、多媒體通訊網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國際郵政匯兌、電子信函等業務均已開通、通訊快捷方便。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已成為一座集觀光遊覽、考古探幽、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於一體的全天候多功能現代化旅遊城市。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湘北[湖南北部地帶]
常德正在深入開展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最佳人居環境獎、國際花園城市等項創建活動。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常德市將建成人口80萬至100萬、城區面積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

張家界

基本概況
張家界市:一般歸於大湘西,地處北緯28°52′—29°48′、東經109°40′—111°20′之間,是湖南省西北部一個正在開發、建設,以發展旅遊業為特徵的新興省轄地級市。
張家界市所在地,原名大庸。1988年5月18日,國家批准建立了地級大庸市;因“大庸”之名遠不及境內所轄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全市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總人口160多萬,總面積9563平方公里。市府設永定區,距省會長沙390公里,距長江三峽300公里。
張家界,相傳漢代留侯張良隱居於此而得名。本世紀50年代,當地政府在張家界建國營林場。70年代末,張家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奇觀被世人發現,得以開發。1982年9月25日,國家計委行文,將林場所屬範圍定名為“張家界森林公園”。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一脈相連的索溪峪、天子山兩大自然保護區組成武陵源,是張家界的核心景區。武陵源地處武陵山脈中段;武陵山脈則橫亘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省。唐詩人王維曾有詩云:“居人共住武陵源,還以物外起田園。”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此地時將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風景區命名為“武陵源”。1988年成立大庸(現更名張家界)地級市時,特設武陵源縣級行政區,方圓369平方公里。
武陵源境內岩溶地貌發達,石英砂岩峰林峽殼地貌發育更為世界罕見。1988年10月,國務院公布武陵源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將武陵源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被列入中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內外專家學者讚譽武陵源是“大自然的迷宮”和不可思議的“地球紀念物”。《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技術評價報告》中指出:“武陵源在風景上可以和美國西部的幾個國家森林公園及紀念物相比。武陵源具有不可否認的自然美。因她擁有壯麗而參差不齊的石峰、鬱鬱蔥蔥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
除武陵源核心景區外,張家界市還有桑植縣的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亞洲第一大洞九天洞、賀龍元帥故鄉洪家關慈利縣的道教聖地五雷山、萬福溫泉;以及市府所在地永定區內的天門山森林公園、已開發漂流旅遊項目的茅岩河、“江南名剎”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等自然、人文風景點300餘處。張家界市還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少數民族佔全市總人口的69%。各種民俗風情,常令國內外遊客興趣盎然,遐思無限。環繞張家界市,還有桃花源、猛洞河等風景名勝,去三峽、桂林也很方便。
張家界市自開發以來,已基本形成水運、陸路、航空三位一體的交通網路,進出十分便捷。程式控制、微波通信隨時可直撥世界各地。風景區有配套的黃獅寨索道、天子山索道、天子山高台單軌電車、索溪水庫及其水上娛樂中心、民俗文化村、購物中心等服務項目正抓緊籌建和施工。
1995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張家界時,提出“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

湘北暴行


從1937年7月起,日軍用飛機對湘北城鄉居民進行狂轟濫炸,製造了多起慘案。據當時《湖南各縣空襲損害鄉表》不完全記載:1937~1940年,境內被轟炸71次,入侵飛機537架次,投彈2080枚,炸死民眾3137人,炸傷1691人,炸毀房屋3024棟。實際轟炸次數還多,4個縣城更慘。
岳陽縣城
1938年7月17日,日機1架首犯岳陽城。至11月,達30餘次,炸死1900餘人,大部分建築物被炸毀。其中7月20日10時,日機25架,炸死炸傷居民800餘人,炸毀民房300餘棟。
汨羅縣城
1938年10月19日~1944年8月,日機22次235架次,轟炸平江縣境,投彈2990枚,炸死、炸傷700餘人;1939年9月18日,將縣城西、北兩街炸成瓦礫,死亡300多人。
湘陰縣城
日機先後115次218架次轟炸湘陰縣。僅1939年6月23日、24日,共炸死居民1000餘人、軍隊傷病員700餘人,炸毀房屋500多間、民船70餘條。
華容縣城
被炸6次,投彈63枚,傷亡數十人。
至抗戰勝利為止,日軍在湘北一帶的暴行被統一記載到岳陽市志軍事卷的重要戰事中,簡稱為湘北暴行。此期間日軍在湘北地面姦淫燒殺,無惡不作,其暴行罄竹難書。據統計,境內被日本侵略軍殺害的百姓達167754人,燒毀房屋13.9萬棟。
其中情節十分惡劣的重大事件,被羅列記載在重要戰事中的第九節單獨記載,並稱之為“慘案”。

陸城慘案

1938年11月8日,第六師團今村支隊在陸城打死無辜群眾96人,其中丁家山居民49人。日軍將縣衙署、考棚、蒓湖書院、民樂園、文廟、乾元宮、劉太尉祠、三閭大夫祠等30多座著名建築,盡數拆毀或焚燒。次年2月,在陸城先後活埋棉商120人;7月、9月,又2次在此殺死、活埋24人。

營田慘案

1939年9月23日,第三師團上村支隊干男少將攻佔營田(今屈原行政管理區境內),實行“三光”政策,進行長達13天的大屠殺,共殺死無辜百姓800餘人,加上戰死和被殺的守軍官兵,共達2000餘人,還強姦100多名婦女,燒毀300餘棟房屋。他們將無辜百姓,或趕到田裡集體砍頭,或置於屠桌砍成幾塊;捉到守軍軍官,或將頭皮剝下蓋住雙眼,再從胸部剝皮至雙膝,讓其活活痛死,或將四肢釘於門板上,淋上汽油活活燒死。

青山慘案

1941年9月18日,平野支隊攻佔洞庭湖中的青山(在湘陰縣境內)。這個只有1730人的小島,在18天內,被殺百姓524人、守土官兵300多人,燒毀房屋51棟,宰殺耕牛43頭、生豬550餘頭,破壞和劫走漁船70餘艘。胡壽清一家10人被殺9人,許走梅一家9人被殺8人,黃玫文一家8人被殺7人,周繼初等24戶被殺絕。蕭茂生的孩子不滿1歲,被拋向空中,用刺刀接上戳死;蕭培勝未滿1歲的哥哥,被刺刀捅進肛門,撕成兩塊。守軍第一九七師營長劉儒卿被俘后,被剝皮燒死。黃氏孕婦遭強姦后被剖腹取嬰,棄於路旁。

洪山慘案

1942年10月18日,日軍第十一旅團長池田直三將岳陽縣洪山、崑山一帶劃為“游擊匪區”,同憲兵隊長福田、情報指揮官仲山率1200餘名日偽軍,分4路包圍。19~25日,殺害無辜群眾1800餘人,其中羅坳、黃土嘴2處被殺500餘人,在羅坳一丘田裡集體屠殺180餘人;全家被殺絕的72戶。另強姦婦女約600餘人,燒毀房屋2180餘間,搶走耕牛996頭,搶走生豬4400多頭。日偽軍將居民集中到5個殺場,逼其交出遊擊隊,以刀刺、狗咬、開水燙、點火燒相威脅,並開展殺人比賽。他們輪姦婦女后,在陰道插入竹片,還取出活人心肝作下酒菜。

廠窖慘案

1943年5月,日軍第四十、第十三師團和第十七獨立旅團犯鄂西南。9月,合圍廠窖垸(在今南縣),對被圍軍民用飛機炸、機槍掃、汽油焚、洪水淹,僅4天4晚,在方圓僅50平方公里的湖鄉屠殺無辜百姓3萬多人,其中華容縣難民6400餘人。

煙家塘慘案

1944年10月,日軍為壓服百姓給他們修築臨時公路,在岳陽荊洲鄉米家莊、煙家塘一帶,一次圍捕167名群眾,概用刺刀捅死以取樂。他們用刺刀捅進小孩的肛門舉過頭頂,聽著慘叫而狂笑。此外,1938年11月~1945年8月,日軍四犯岳陽縣新牆鎮,在鄧華龍土地嘴上(今五垸)殺死群眾1000餘人,有用軍犬咬的,有用戰馬拖死的,有當作靶子射死的。1939年10月,日軍在雲溪陳家大屋一次用機關槍射殺398名群眾。1941年2月,日軍在臨湘桃林東湖一帶,一次殺死臨湘、岳陽兩縣群眾30餘人。1943年,日軍在華容縣宋市麥地嘴抓捕百姓10餘人,令其跳入自掘的土坑內,放軍犬嘶咬吃肉,然後用土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