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縣
湖南省常德市管轄縣
臨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湘西北,澧水中下游,地處武陵山余脈與洞庭湖盆地過渡地帶,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以丘陵為主,是國家商品糧、棉、油基地縣,湖南省綠色食品基地示範縣。臨澧石膏資源居全國前列、湖南省第一位、長江以南區域第一位,探明儲量為21億噸,有“非金屬之都”之稱。
臨澧總人口373043人(2020年)。
臨澧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模範縣”、“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國‘兩基’教育工作先進縣”等光榮稱號。
2019年11月,臨澧縣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邑地古為荊楚之域。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隸黔中郡慈姑縣。西漢罷荊州黔中郡置武陵郡,罷慈姑縣置零陽縣,屬之。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析武陵郡地置天門郡,隸零陽縣。
西晉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立臨澧縣,屬天門郡,隋唐(公元581年後)併入澧州澧陽縣。[西東晉隸屬未變。南朝宋天門太守零陽縣;齊、梁隸天門郡,分屬澧陽、零陽縣;西魏元廓二年(555),罷天門郡,置石門郡,隸之;陳隸石門郡,分屬石門、零陽縣。隋開皇九年(589),罷石門郡、隸澧州;大業三年(607),升澧州為澧陽郡,改零陽縣為慈利縣,分屬澧陽、慈利縣。
臨澧縣城風光
明洪武十四年(1381),隸常德府;洪武廿九年(1396),隸岳州府,屬湖廣行省上荊南道岳州府澧州慈利縣。
清康熙三年(1664),改隸湖南省岳常澧道澧州直隸州;康熙九年(1670),隸岳常澧道;雍正三年(1725),隸岳州府;雍正七年(1729),裁九溪衛、永定衛和澧州地一部分,始設縣,取安福舊所名曰安福縣,縣城設裴家河(今城關鎮地)。民國3年(1914)1月,因與江西省安福縣同名,乃取壤聯澧水之意,改稱臨澧縣,廢府州,隸武陵道;民國5年(1916),撤武陵道,改隸湘江道;民國11年廢道,僅存省、縣二級;民國25年5月,臨澧划入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治慈利);民國29年4月,湖南省設十個行政督察區,隸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常德)。
1949年7月24日,臨澧和平解放,隸常德行政公署(中間稱專員公署);1988年5月,地改市,隸常德市至今。
1996年,臨澧縣面積1209.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合口鎮、佘市橋鎮、修梅鎮、停弦渡鎮、新安鎮、九里鄉、文家鄉、陳二鄉、杉板鄉、楊板鄉、官亭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臨澧縣常住總人口411971人,其中,城關鎮46430人,合口鎮44417人,新安鎮44099人,余市橋鎮22416人,太浮鎮14420人,四新崗鎮19849人,停弦渡鎮21234人,修梅鎮23421人,杉板鄉15128人,文家鄉14219人,陳二鄉15205人,柏枝鄉25841人,烽火鄉21618人,望城鄉21745人,揚板鄉21501人,官亭鄉22212人,九里鄉18216人。
2002年,臨澧縣轄8個鎮、9個鄉;22個居委會、318個村委會。
2004年末,臨澧縣總人口434076人。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合口鎮、新安鎮、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停弦渡鎮、修梅鎮、杉板鄉、文家鄉、陳二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楊板鄉、官亭鄉、九里鄉。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臨澧縣在其中。
臨澧縣位於湘西北,澧水中下游,東、西、南三面環山,東鄰津市,南接鼎城、桃源,西與石門毗鄰,北抵澧縣,地理坐標位處東經111°24’~111°49’,北緯29°17’~29°46’。南北長57.5公里,東西寬32.5公里,總面積120343.2公頃,佔全省總面積的0.57%。
臨澧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冰凍較弱;日照充足,春季寒潮頻繁,秋季寒露風活躍;雨水充沛,但分佈不勻,春末夏初雨水集中,並多暴雨,伏秋乾旱常見;四季分明,季節性強。
臨澧縣行政部門
一氣溫北高南低。縣境歷年平均(系指1959-1985年的平均數,下同)氣溫:北部17.1-17.3℃,中部16.4℃,南部16.5-16.7℃;極端最低氣溫,北部-13℃,中南部-15.7℃。
二是常德市低溫中心。全縣歷年平均氣溫16.4℃,較周圍各縣、市、區年平均氣溫低0.1-0.4℃;歷年旬平均氣溫除8月上旬至9月中旬高於鄰近縣、市、區0.1—0.4℃外,其餘各月均低,極端最高氣溫,比北面的澧縣低2.2℃,比南面的鼎城區低2.5℃。
三多大風天氣。歷年出現8級以上大風,平均每月0.8天,比鄰近的澧縣、桃源縣多0.2天,比慈利縣多0.7天。
四年平均降水相對率小,雨季結束較遲。年降水平均相對率為13-14%;比桃源小4-13%;且地域差異小,年降水量較穩定;雨季平均結束日期在7月5日,最遲在7月27日。
臨澧縣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棉、油生產基地。森林覆蓋率38.2%。礦產資源豐富,已知礦種23種,礦點94處,尤以非金屬礦產最為突出,石膏、硅砂、膨潤土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石灰石、陶土、原煤等礦藏數量可觀,開採利用價值很高,特別是石膏儲量近50億噸,居全國第4位,湖南省第1位,素有“非金屬礦之都”的美譽。
2003年,臨澧縣林業用地面積48183.2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40.0%,其中有林地23408.8公頃,活立木總蓄積78.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4.3%。
1994~2003年期間(據《臨澧縣“十五”(2003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記載)全縣森林面積大幅度增加,林業用地增加5534.7公頃,增長13.0%,森林覆蓋率增加3.7個百分點;全縣活立木總蓄積凈增長10.4萬立方米,增長15.3%,林分蓄積量增長12.6萬立方米,增長了21.8%;同時,短輪伐期工業原料用材林發展迅猛,楊樹無蓄積林分面積達5066.0公頃,2008年全縣楊樹總蓄積量可達46.2萬立方米。
臨澧縣風光3
到2001年底,全縣共發現礦產地50處,礦產21種(含亞種);探明儲量的有6種,礦產地16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合口石膏礦),大型1處,小型礦床14處;列入《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平衡表》的礦種有3種(亞種4種),在列入平衡表的4處礦區(床)中,特大型礦床1處、大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特別是非金屬礦資源異常豐富,是湖南省有名“非金屬礦之鄉”,石膏資源居全國第4位、湖南省第1位、長江以南區域第1位,探明儲量21億噸,資源量30億噸。
臨澧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為四個等級,第一級——縣中心城鎮,為臨澧縣縣城(含安福鎮、望城鄉、太平開發區);第二級——重點建制鎮,包括新安(含官亭)、合口(含九里)、四新崗(含陳二、太浮);第三級——一般建制鎮,包括停弦(含杉板鄉北部),修梅(含楊板)、佘市(含杉板南部、文家)、烽火(含柏枝);第四級——集鎮,共8個(望城可不列入集鎮之中)。
臨澧縣轄8個鎮、9個鄉:安福鎮(原城關鎮)、合口鎮、新安鎮、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停弦渡鎮、修梅鎮、杉板鄉、文家鄉、陳二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楊板鄉、官亭鄉、九里鄉。
鄉 | |||
刻木山 | 烽火 | ||
鎮 | |||
佘市橋 | 太浮 | 四新崗 | 修梅 |
新安 | 合口 | 安福 | 停弦渡 |
臨澧縣城濱河路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43.5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59萬人、農村人2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7.24%,比去年提高2.04%。
2021年6月15日,常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臨澧縣人口數為373043人。
2010年臨澧縣總人口中,漢族人口495321人,佔97.97%,土家族等29個少數民族人口10288人,佔2.03%。少數民族人口中,土家族人口9442人,佔91.78%。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少數民族個數由22個增加到29個,少數民族人口由2044人增加到10288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由0.5%上升到2.03%。
2017年,臨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0.1億元,比上年增長8.3%。分產業看,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8.62、60.89和80.57億元,同比增長4.2%、7.9%和10.3%,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9.7%、34.9%和55.4%,分別拉動GDP增長0.8、2.9和4.6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1.4:33.8:44.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353元,比上年增長8.4%。
201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56568萬元,增長4.4%(可比價,下同)。其中:種植業產值275875萬元,增長7.85%;林業產值17409萬元,增長14.64%;畜牧業產值312460萬元,增長0.62%;漁業產值41883萬元,增長1.91%;農業服務業產值8941萬元,增長8.09%。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3420公頃,比上年下降0.66%;棉花種植面積3920公頃,比上年增長31.99%;油料種植面積29500公頃,比上年下降1.24%。
糧食總產量35.0836萬噸,增長4.21%;糧食總產中稻穀產量31.8317萬噸,增長1.14%。棉花產量7938噸,增長27.09%。油料產量52573噸,增長0.43%;其中油菜籽產量52065噸,增長0.85%。蔬菜產量240422.5噸,增長33.62%。水果產量66105噸,增長0.96%。全年牲豬出欄47.82萬頭,增長1.12%;家禽出欄1826.25萬羽,增長0.46%;羊出欄14.25萬隻,下降0.56%。全年可養殖水面4070公頃,增長6.82%;水產品產量26570噸,增長3.26%,其中鮮魚產量24710噸,增長3.19%。
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700處,比去年增長32.6%;共完成水利投資5億元,比去年增長66.7%;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350萬立方米,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26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66.67公頃。清淤擴容堰塘1500口、疏洗渠道1000公里,維修改造大小機埠76處。
2017年,臨澧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98.81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7.2%;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總產值58.3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8.89億元,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21億元,增長9.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8.68億元,增長2.0%。在全縣11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工業企業產值比重有所提高,占規上工業的51%,比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輕、重工業分別完成總產值68.77億元、71.66億元,分別增長10.8%、24.2%;從區域來看,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增長較快,全年完成產值107.3億元,比去年增長25.6%,佔全部規上企業產值的76.4%。從8大主要行業分佈看,化學纖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很快,分別完成產值6.9億元、3.9億元、4.0億元,分別增長42.5%、29.4%和24.7%;造紙及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品業增長較快,分別完成產值5.5億元、23.8億元、11.5億元、17.0億元,分別增長19.9%、19.7%、15.7%、13.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則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年實現產值16.0億元,下降10.8%。
全年發電量6447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3.8%;水泥280.1萬噸,比上年增長7.3%;機製紙及紙板14.3萬噸,比上年增長10.0%;平板玻璃147.7萬箱,比上年下降39.8%;化學纖維31059噸,比上年增長15.7%;石膏124.3萬噸,比上年增長31.4%;大米94605噸,比上年增長4.0%;紗28128噸,比上年增長11.7%;衛生陶瓷製品1144.04萬件,比上年增長31.8%。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06億元,比上年增長21.05%;上繳稅收1.37億元,比上年增長8.3%。規模工業全年上繳稅收1.52億元,同比增長4.4%。
全年工業消耗電力31007.5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為53.03萬噸標煤,比上年增長6.05%;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為3.5%,萬元產值單耗為0.38噸標煤。
全縣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4家,其中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4家,有勞務建築分包企業3家,共完成產值75654萬元,增長28.5%;實現利潤1440萬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75654萬元,增長28.5%。
2017年,臨澧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15.81億元,增長17.1%;按城鄉分,城鎮13.70億元、鄉村2.1億元,分別增長17.3%、16.4%;按類別分,餐飲收入0.69億元、商品零售15.12億元,分別增長5.7%、17.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101.9,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RPI)101.5。
全年共引進內外資總額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在建項目43個,其中過億元項目20個,增長33%;過千萬元項目23個,同比下降75.8%;新簽約引進項目50個,其中過億元的項目17個,過千萬元項目34個。
全年完成業務總收入21161.9萬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724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5%;郵政(含代理業務)3914.2萬元、比上年增長12.13%。年末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4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5.27萬戶;寬頻上網用戶6.6萬戶。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8595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4630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88617萬元,同比增長8.9%;其中教育支出37268萬元,比上年增長4.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8762億元,比上年增長31.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54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農林水支出51328億元,與上年持平。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80.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住戶儲蓄存款餘額136.8億元,同比增長10.4%;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28.72億元,同比增長77.1%。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12.24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住戶貸款餘額34.2億元,同比增長26.87%;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餘額78.03億元,同比增長17.5%,其中短期貸款43.25億元,同比增長2.43%,中長期貸款34.64億元,同比增長44.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79.96億元,同比增長13.6%;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12.24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人民幣消費貸款22.87億元,同比增長77.95%。全縣金融機構盈利2.43億元,同比增長5%;年末銀行業主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1.16億元,同比增長1.2.6%。全年縣級原保險保費總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20.15%;原保險賠付總支出0.77億元,同比增長13.23%。
2017年,臨澧縣實施各類科技項目35項,新增3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共有專利申請量206件,專利授權量48件。查處假冒專利案件53件,結案53件。簽訂技術合同143份,合同成交金額7120萬元。年內審批11項抗震設防工程,建築總面積840785平方米。
2017年,臨澧縣共有在崗教職員工3279人。其中:普通高級中學596人,職業高中(職業中專)106人,教師進修學校22人,普通初級中學1141人,小學1327人,其他教職工87人(含機關單位教職工)。年末擁有各類學校87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職業高中(職業中專)1所、初中17所、小學65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共設教學班949個,全年在校學生40762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學班120個,在校學生6768人;職業高中(含女子職校)42個班,在校1517人;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3.7%。初中201個班,在校學生9661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100%。小學584個班,在校學生22816人;小學畢業生為升學率100%。全縣共有幼兒園87所,幼兒班373個,在園幼兒10644人。小學階段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全縣擁有校舍面積69.27萬平方米。全年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2447萬元,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325萬元。
2017年,臨澧縣擁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擁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紀念館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2保護目錄2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708場、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電視台1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53793戶,無線數字電視用戶22800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全年各類新聞稿件被市以上轉播14911秒,比去年下降23.44%;其中被省電視台轉播1861秒;新聞稿件被中央電視台轉載4篇,比去年增長300%。
2017年,臨澧縣共有體育館2座,運動場(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場)78個,游泳池(游泳跳水場館)3個,綜合房(館)及專訓練房館共50個。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3項次,年內參加全民健身運動人數1.8萬人,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3萬人左右;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53個。在市以上運動會獲得獎牌129枚。其中,金牌57枚、銀牌36枚、銅牌36枚。電腦體育彩票布點31個,全年完成銷售額3405萬元。
2017年,臨澧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97家,同比下降6.59%,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6個,鄉鎮衛生院17個,村衛生室309家,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65個;擁有在職員工2491人,比去年增長56%,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49人(在編人員高級職稱98人、在編人員中級職稱413人、在編初級及以下854人),比去年增長30.6%;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21人;註冊護士721人;鄉村醫生328人;全縣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生數1.8人;編製床位數1632張,實際開設病床1844張;全年接種一類疫苗34500針次,接種率95%;完成螺情調查2098.22萬平方米,滅螺868.22萬平方米,滅蚴180萬平方米;疫區敞放牛羊等草食性家畜淘汰率達到100%。
臨澧位於湘鄂走廊、洞庭之濱、常德近郊,南接常(德)益(陽)長(沙)經濟走廊,北鄰湖北宜(昌)荊(州)沙(市)沿江經濟帶,西倚張家界旅遊經濟區,東屬環洞庭湖經濟圈。方圓500公里區域內有省級城市5個,地(區)級城市53個,縣(區)級城市358個,人口約2.2億。207國道縱穿南北,S304省道橫貫東西,枝柳鐵路、石長鐵路、洛湛鐵路、常荊高速穿境而過,距常德桃花源機場60公里,距張家界國際機場200公里,澧水、道水通江達海。特別是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通鄉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通達各鄉鎮和常德的半小時交通網。
2017年,臨澧縣汽車保有量88847輛,其中民用汽車85600輛,營運汽車3247輛,其中載客汽車455輛,載貨汽車2792輛。
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455.4公里。其中,國道77.5公里、省道209.3公里、縣道338.9公里,鄉道680.7公里、村道1149公里。城區路網建設共投資2.9億元,先後啟動了14條道路建設,改造了7條小街小巷,其中金峰東路、王家河路、九龍路、靈泉路等9條道路建成通車。
竹馬燈也是一種地花鼓,表演形式,區別在於它所用的曲牌完全是戲曲曲牌。我縣的竹馬燈一般均採用花鼓戲音樂,配有演唱戲文。竹馬燈一般由兩男一女表演,一個鬚生,一個小生,一個旦角,各人右手執一根馬鞭,“騎”在紙糊篾扎的“馬”上“馬”的韁繩,做著“馬兒”碎步小跑的動作,沿“紗爬拐”的路線(即橫8字)作循環穿行,邊跑邊唱。
蚌殼燈有幾種表演形式。一種是一男一女(舉蚌殼的除外)表演。女的裝成小旦,躲在蚌殼內,時開時合,甚為漂亮,稱她為蚌殼精;男的裝扮成打漁郎,頭戴草帽,肩背漁簍手執漁網,稱他為打網的。這種蚌殼燈每當互相發現后,彼此表示驚喜與愛慕,做一些互相挑逗,表達男情女愛的動作,最終以漁郎網到蚌殼精如願以償而表演結束。另一種蚌殼燈則有一個扮演鷸鶴精的演員,與蚌殼精相鬥,在表演時則是互相想辦法如何逮住對方,最後鷸鶴啄到了蚌殼精,蚌殼精則夾住了鷸鶴的嘴,互相都不能逃脫,在相互掙扎時,被漁郎一網雙收。表現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境。
2019年11月,獲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