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前身是四川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家畜飼養教研室,1962年建立四川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飼養營養研究室,1986年成立動物營養研究所,為正處級建制。
四川農大動物
研究所擁有與國際同類學科相當的實驗室和教學科研條件。雅安校區試驗基地面積34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2000餘平方米,有從義大利引進的成套現代化豬舍、從法國引進的動物營養代謝自動採食及稱重系統,有人工氣候調控飼養實驗室、水生動物代謝實驗室和自動水循環系統。成都和雅安校區動物營養實驗室面積為4000平方米,擁有價值4000多萬元的各種現代化儀器設備,能夠滿足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需要。
動物營養研究所學術交流氣氛活躍,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或國際性的學術會議。積極探索建立產學研新模式,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廣泛合作。目前已與國內10餘個大中型企業聯合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中國磷營養研究中心、中國微量元素營養研究中心、中國酶製劑營養研究中心,促進了學科發展,提高了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研究所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3人,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四川省百人計劃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後備人選3人。2007年,本教學科研團隊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首批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009年動物營養教學科研團隊被評為新中國60年畜牧獸醫科技創新優秀團隊。
研究所承擔了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方面的從本科至博士后的人才培養任務。在人才培養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主編的《動物營養學》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及《飼料添加劑學》、《動物營養學與飼料學》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動物營養學》和《飼料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每年招收碩、博士研究生70名左右,迄今為止已招收培養研究生近700人;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2篇,獲省級優秀博士論文3篇,優秀碩士論文4篇。
研究所主要從事豬、禽、反芻動物和水生動物的營養物質代謝、營養需要、營養調控、飼料營養價值評定、飼料加工配製技術以及交叉領域如營養與免疫、分子營養、營養與微生態學、抗病營養等的研究。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省級科研項目近三百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以及其它省部級獎勵共計二十餘項。已出版教材及專著40餘部,每年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論文30餘篇,重要核心期刊論文40餘篇。
四川省飼料工程中心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動物科技學院和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為技術依託,以新希望集團、四川鐵騎力士集團等企業為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平台,於2006年組建並通過建設計劃論證。中心以解決四川省飼料工業和養殖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目標,在技術開發、工程轉化、技術輻射和開放服務等領域開展工作。通過建設,中心擬探索形成產學研結合的新機制,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平台。
動物抗病營養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動物營養研究所為依託,整合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動物遺傳育種和預防獸醫學的科研、人才資源與技術力量而組建,2007年8月通過建設計劃論證。中心將以現有動物營養,分子育種、疾病防治研究為基礎,以動物抗病營養與生物技術成果產業化為核心,按照國家計劃,大膽探索技術和體制的創新機制,在技術開發、工程轉化、技術輻射和開放服務等領域開展工作。通過5年建設,建立動物抗病營養生物技術研發平台、抗病營養生物技術成果集成與中試平台以及抗病營養生物技術產業化平台,最終建成全國動物抗病營養生物技術的研發中心和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科技保障。
動物營養與飼料工程實驗室成立於1986年,1999年通過驗收被列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2500餘平方米,現有價值2000餘萬元的儀器設備。實驗室以養分代謝、養分生物學效價評定及飼料安全為主要研究方向,以提供教學、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技術平台及服務地方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為主要任務。“十一五”期間,實驗室擬在現有條件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優勢和作用,為我省及西南地區畜牧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