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

漢語詞語

天心,漢語詞語,拼音是tiān xīn,指天空的中央;天意;擺軸。封建時代指君主的意願。

引證詳解


1.猶天意。
①《書·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②《漢書·杜周傳》:“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心,說民意,年歲宜應。”
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至於因此一事,那趙大久無對證的人命,一併發覺,越見得天心巧處。”
④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二○五:“自言郭璞終皇極,講見天心待殺身。”
2.君主的心意。
①唐 郭湜《高力士傳》:“頃緣風疾所侵,遂使言辭舛謬,今所塵黷,不稱天心,合當萬死。”
②宋 梅堯臣《王龍圖知江陵》詩:“捧詔出荊州,天心寄遠憂。”
3.本性,本心。
①《文子·上禮》:“聖人初作樂也,以歸神杜淫,反其天心。”
②元 張宇《感懷》詩:“世路羊腸劇險艱,天心應厭著儒冠。”
4.天空中央。
①唐 李白《臨江王節士歌》:“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②《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至晚點上燈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紅。”
③膠東 民歌《抗日五更》:“三呀三更里,月兒掛天心。”

詞語分解

天指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心指人和高等動物體內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