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是北宋詞人秦觀所作的詞,通過描寫了春天的一景一物,表達作者因傷春而作懷人的感情。

作品原文


鶯嘴啄花紅溜,
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
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
人與綠楊俱瘦。

註釋譯文


註釋

①紅溜:形容花朵嬌紅。
②綠皺:形容春水綠波。
③《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創作背景


詩人因黨禍貶到杭州做官,繼而又被削職,流到湖南郴州,在詩人在這段經歷中,自己跟家人朋友聚少離多,在仕途上自己又不被重用,一再被貶職,心中憂鬱,此時恰好看到春天秀麗的景色,和自己如今的境遇相對比,心中孤獨落寞,故而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鑒賞


賞析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五、六句是為點題之筆。“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柳絮楊花,標誌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慾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在節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反襯其心境之愈為悲苦,詞人為最大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溜”字寫花紅之鮮艷欲滴,“皺”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究其原委,在於它顯得雕琢、吃力。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為“粘”,則失於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可謂一語中的。

評價

俞陛雲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云:這首紀別之作,句最工麗。

作者簡介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今江蘇縣名)人。進士出身,宋哲宗元裙年間任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官,曾因黨禍貶到杭州做官,后又被削職,流到湖南郴州。著有《淮海居士長短旬》,又名《淮海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