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村

高要村

貴州省的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處在貴州的苗嶺山區,是我們國家重點扶貧的縣。貴州省的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就是貧困地區的代表。

高要村簡介


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受丹寨縣管轄,與泉山村,大坪村,排正村,龍硐村同鄉,空氣好,物華天寶,山清水秀
主要農產品:角瓜,草莓,蔥,南美梨,四季豆,酸橙,椰子,蓮藕,紅薯
村內資源:芒硝,滑石
企事業單位: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高要基地
高要村離丹寨縣城只有8公里,321國道約2公里,坐落在一座大山頂上,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自然山寨,整座山坡早已被苗族先民開墾為層層疊疊的梯田,其勢磅礴壯觀。
梯田位於大山之上,順著山勢,層層疊疊,從山頂一直延伸自山腳,梯田也像一條條美麗的苗家腰帶,裝點著高要梯田風光。
雄渾的大山,歲月早已過去幾百年,辛勤的苗家兒女年復一年在這裡耕耘,繁衍,年年歲歲演繹著特有的農耕文化與大地藝術,這可是一個令人想象不到的美麗地方,每到秋天,高要梯田群充滿了一種令人歡快愉悅的金黃色,甚至連那裡的風,也是金黃色的。
每年9月,丹寨縣高要苗寨1000餘畝梯田的稻穀陸續成熟,層層疊疊,黃綠相間,秀美如畫,優美的景色引來不少攝影愛好者攝影採風。放眼觀望,梯田一片金燦燦、黃澄澄的景象,景色迷人,十分壯觀,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高要梯田,一千多畝梯田景觀,位於一座大山之上,順著山勢,層層疊疊,從山頂一直延伸至山腳。梯田也像一條條美麗的苗家腰帶,裝點著雄渾的大山。
現今通過產業富民工程和一戶一扶能活動的開展,高要村的山腰上建起了一座座養殖小區,山坡上都是羊和牛。農民的人均收入邁上新台階,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

村莊現狀


截至2017年底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08戶1776人、結對幫扶戶數達到150戶;其中:17歲以下人數為420人、18歲以至59歲305人、60歲以上259多人。其貧困範圍廣,所以較難以順利開展扶貧工作。儘管有的地方適應了國家的政策要求和扶貧幫助,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擺脫貧困,但是這僅僅是很少的地方、很小的範圍發展了起來,大部分的貧困地區依然貧困,沒有達到很好的連帶發展的作用,從而造成扶貧發展的差距,拉大貧富差距。
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為東部的加配鄉牛角山主峰,海拔1693米;最低點為東南部的雅灰鄉叮冬村境與三都水族自治縣交界河口處,海拔370米,一般海拔在700~1100米之間。地貌類型有4類,以低山地貌為主,佔47.12%,低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次之,中山地貌僅佔2.38%。整個位於山區之中,而且山高坡陡,因此交通就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不具有便捷性。儘管現在有一些道路建成通車,但是生活在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的農村,道路仍然不具有便捷性,從而制約著扶貧工作的開展以及經濟的發展。在農村的公路通達率較低的情況下,網際網路就不能夠進入帶來時代之下信息的便捷,那些安保的措施也不能夠得到較好的完善。
按照丹寨縣龍泉鎮的安排部署,高要村組織召開了“一減四增”工作推進會,部署安排相關工作。高要村扶貧攻堅隊共分成4個小組,信息部駐村隊員高要村第一書記辜嘉旻同志所在的小組,利用夜間時間走訪全村農戶,進行“一減四增”政策宣講,對每家農戶購置的種子類別進行摸底統計並且利用十戶一體模式的優勢,發動戶長帶動農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黃瓜、板藍根等優質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再由村級合作社發動村民集體種植硒鋅米、油菜花等作物,集中回收、統一包裝,創建優質硒鋅米、富硒菜油等本地特色農產品,讓“一減四增”早出實效,為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爭取產業脫貧


貴州省的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能資源的優勢,所以對於其脫貧發展,就應該把握住其自然資源的特色,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通過產業化的扶持項目,形成自己特有的產業優勢,從而通過產業的發展脫掉貧困的外衣。在2015年底全縣共審批40個扶貧項目例如:養畜項目,在揚武鎮雄期村、烏灣村建羊圈154平方米,種植牧草面積達到28畝;中藥材種植項目:在揚武鎮老八村與烏灣村種植菌棒20000棒,建設大棚數量達到20個。

旅遊文化


杜鵑花時節大力宣傳推廣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文化:丹寨苗族蠟染、苗族錦雞舞等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