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二鈉

有機物

琥珀酸二鈉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4H4Na2O4·nH2O(n=6或0),簡稱WSA,俗稱乾貝素,有兩種存在形式,分別為結晶琥珀酸二鈉和無水琥珀酸二鈉。其六水物為結晶顆粒,無水物為結晶性粉末,無色至白色,無臭、有鮮味,味覺閾值0.03%,在空氣中穩定,具有易溶於水的性。質琥珀酸二鈉是我國許可的一種有機酸類食品鮮味劑,常與谷氨酸鈉配合使用,一般使用量為谷氨酸鈉的10%左右。

性狀與性能


琥珀酸二鈉,簡稱WSA,俗稱乾貝素,是近年來調味品中廣泛應用的鮮味劑。它較多存在於貝類、蝦、蟹等海產品中,對這類食品呈現的鮮美味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琥珀酸二鈉在其他植物,如香菇中也有存在。我國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規定其可應用於調味品中。
琥珀酸二鈉分為結晶琥珀酸二鈉和無水琥珀酸二鈉。目前,食品工業中最常用的為晶體琥珀酸二鈉,通常含有6個結晶水。琥珀酸二鈉是白色結晶性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酸味,有特殊貝類滋味,味覺閾值0.03%,易溶於水(20℃ 35 g/100mL),不溶於乙醇。結 晶 琥 珀 酸 二 鈉 在120 ℃時完全失去結晶水,即為無水琥珀酸二鈉,無水琥珀酸二鈉鮮度約為結晶琥珀酸二鈉的1.5倍。
琥珀酸二鈉由琥珀酸與氫氧化鈉反應製成,經120℃熱風乾燥,粉碎得無水物。目前我國許可使用的有機酸類鮮味劑只有琥珀酸二鈉一種。

毒性


貓經口1 g/kg劑量的琥珀酸二鈉未見異常;劑量增至5 g/kg時,經4~5 min后出現嘔吐,但過後未發現其他異常癥狀。靜脈注射0.5 g/kg時,數分鐘后出現嘔吐。劑量增至1 g/kg時,很快出現嘔吐、下瀉,進而導致運動障礙,最小致死量為2 g/kg。

使用方法


1.琥珀酸二鈉與谷氨酸鈉配合使用,一般使用量為谷氨酸鈉的10%左右。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琥珀酸二鈉可用於調味料,最大用量為20 g/kg。
2.使用範圍及使用量
(1)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可用於調味料,最大用量為20g/kg。
(2)實際使用參考:本品作為調味料、複合調味料,常用於醬油、水產製品、調味粉、香腸製品、魚乾製品,用量為0.01%~0.05%;用於速食麵、方便食品的調味料中,具有增鮮及特殊風味,用量0.5%左右。作為清酒、合成清酒的調味料,用量為0.01%~0.09%;作為醬油、醬、清涼飲料、糕點的調味料,用量為0.02%~0.09%。

生產製備


琥珀酸二鈉的生產是利用酸鹼中和原理,由琥珀酸與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而成的;晶體琥珀酸二鈉經過加熱失去結晶水,即為無水琥珀酸二鈉。兩者的反應方程式如下:
C4H6O4+ Na2CO3+ 6H2O = C4H6O4Na2·6H2O + H2O + CO2↑;
C4H6O4Na2·6H2O = C4H6O4Na2+ 6H2O。

作用


琥珀酸二鈉是琥珀酸的二鈉鹽,沒有揮發性,因為是強鹼弱酸鹽,在溶液中具有緩衝作用,因此可以防止食品發酸,還能緩和其他調味料的刺激(如鹹味),產生鮮美的味道。

食品應用研究


1.特殊的貝類滋味,是鮮味和諧過渡的紐帶。琥珀酸二鈉在口腔中的主要受體部位是舌的中端和兩齶,鮮味主要是作用在口腔中段,對食品主體鮮味的呈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將食品鮮味的先覺感和后覺感連在一起的鮮味紐帶,它能使食品風味在口腔中產生和諧的過渡,使各部分風味協調統一。
2.與其他鮮味劑搭配,起到鮮味相乘的作用。琥珀酸二鈉除了可以單獨使用外,還經常與味精等鮮味劑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從而達到鮮味相乘的效果。

食品加工特性


1.高溫高壓條件下的耐熱性。實驗表明,琥珀酸二鈉在高溫、高壓下是比較穩定的,具有耐熱性。
2.在酸性食品中的應用穩定性。將琥珀酸二鈉分別以0.05%的比例加入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9度米醋及6度的紅葡萄酒醋中,與不添加的樣品做風味對照。結果表明:添加琥珀酸二鈉后,上述幾種醋的酸味更柔和渾圓,適口性增加。產品放置2個月後觀察,產品風味穩定,未出現琥珀酸二鈉析出的現象。說明琥珀酸二鈉在酸性食品中具有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