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學軍小學

公辦小學

杭州市學軍小學(杭州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小學)前身是杭州師範學校附屬小學。1908年創建杭州府官立初等小學堂。1931年,省立杭州師範學校建立后,市立清波小學劃歸杭州師範學校作為附屬小學,原清波小學校長楊致輿為首任附小主任。1938年,附小因戰亂隨杭師內遷麗水碧湖。

歷史沿革


杭州市學軍小學
杭州市學軍小學
1945年抗戰勝利,杭師及附小遷回杭州南山路原址。1949年5月杭州解放,杭師附小改為杭師小學部。1956年夏,附小隨杭師遷址文二街6號。此後,文三街小學、花園亭小學曾一度列為附小分部。1963年,附小被確定為省教育改革實驗學校和市重點小學。1970年,杭州師範學校改為杭州市第十三中學,附小改名學軍小學,屬拱墅區管理,1972年起劃歸西湖區。1978年學軍小學被定為西湖區重點小學。1987年被定為“杭州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1993年被杭州市政府確定為“重點涉外參觀單位”。1996年命名為省示範性實驗學校。1998年命名為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設施


學校現佔地15598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米。學校建有教學樓、藝術樓、科技樓、室內籃球館、室內乒乓球館、6環道200米塑膠田徑場、足球場、近300座的階梯教室、150座的大型會議室、21個專業教室、每個教室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師資力量


杭州市學軍小學
杭州市學軍小學
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級,2000多名學生。教職工123人,專任教師114人,其中省功勛教師1名(楊一青)、特級教師2名(語文特級楊一青、數學特級汪培新),中學高級教師9名,省市區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共計30人,其中省市20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師佔全校專任教師的98%以上。前任校長、現學校榮譽校長、顧問楊一青的《搭建飛翔的舞台》一書為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之一。
學校重視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從教育科研入手,不斷尋求學校教育的發展點。1995年被省教委定為浙江省創新教育實驗學校,1998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0年,在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評估中被評為成果突出學校。2002年被命名為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
1992年,學校進行“全日制小學舉辦業餘藝術學校”的實驗,開辦了杭州市春華業餘藝術學校,課程涉及器樂、聲樂、舞蹈、美術、書法、工藝、棋類、球類、武術、節目主持人等40多類100多項活動內容,學校每年開展藝術節、科技節、勞動節、數學節、讀書節等校園文化活動。
學軍小學以“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為共同願景,以“整體觀念、主體思想、個性發展、和諧關係”為教育改革綱領,朝著“個性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目標不斷前進。形成了“團結、實幹、民主、開拓”的領導作風,“尊師、愛校、勤學、守紀”校風和“教學嚴謹、為人師表”教風。從1993年起學校連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02年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綠色學校,同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少年弘揚白求恩雷鋒精神”十佳集體。2005年,被命名為杭州市示範文明單位。學校先後與韓國麗都初等學校、新加坡道南學校、澳大利亞堪培拉莫森小學等單位建立關係,成為友好學校。

有關報道


2013年9月,杭州學軍小學開學首日迎來11對雙胞胎,這11對雙胞胎,有7對兄弟,2對姐妹,2對龍鳳胎。這11對22個雙胞胎新生,佔總比例的7.3%。

學校地址


求智校區:浙江省杭州西湖區文二路求智巷6號
紫金校區:浙江省杭州市萍水西路
郵政編碼:310012

所獲榮譽


2008年,根據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下發的浙江省文明單位的複評結果,繼續保留“浙江省省級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
2019年9月,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20年11月20日,學校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