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地區

北京市順義區轄鎮

楊鎮地區(鎮)隸屬於北京市順義區,位於順義區潮白河東部九鎮中心,距順義城區15千米,鎮域面積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57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轄3個社區、42個行政村。辦事處(鎮政府)駐府前街3號。

楊鎮自古便是華北商品集散地,是京東著名古鎮,清代康熙年間被列為全國八大名鎮之一,當時稱“京東古鎮大楊各庄”,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第四京東大楊各庄”的美譽。是首批國家小城鎮、北京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鎮、順義新城規劃的重點鎮。

歷史沿革


京東著名古鎮,清代康熙年間被列為全國八大名鎮之一,當時稱京東古鎮大楊各庄。
楊鎮域開發較早。唐代已成村的有漢石橋、下營等村,最晚成村於清代初年的有安樂庄、下坡等村,其餘村落皆成村於明代初年。民國初期鎮域處於順義、三河交界處,所轄各村隸屬關係也較複雜。紅寺(村)屬密雲縣,二郎廟等村屬三河縣,其餘10村屬順義縣。
抗日戰爭時期,全境屬冀東西部抗日地區,先後隸屬薊(縣)平(谷)密(雲)、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平(谷)三(河)薊(縣)、三(河)通(縣)順(義)等5個抗日聯合縣。解放戰爭時期屬(東部)順義縣。1946年9月實行土地改革。1949年4月划屬順義縣第二區。1958年設楊各庄公社,1983年改鄉,1990年建鎮,1994年小店鄉併入。1996年,面積62.1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紅寺、東疃、下營、東安庄、漢石橋、溝東、下坡、二郎廟、老莊戶、楊各庄、一街、二街、三街、張家務、東莊戶、杜庄、齊家務、沙子營、辛莊子、田家營、高各庄、王辛庄、井上、侉子營、荊坨、李辛庄、松各庄27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沙嶺鄉,併入楊鎮,形成今轄域。
1998年,撤銷楊鎮,設立楊鎮地區辦事處。2000年,在楊鎮地區辦事處設立建制鎮,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2002年末,面積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57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轄3個社區和42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楊鎮地區轄3個社區和42個行政村。
名稱
沙嶺村王辛庄村
曾庄村松各庄村
大三渠村小店村
於庄村一街村
東龐村二街村
西龐村三街村
焦各庄村張家務村
辛莊戶村齊家務村
白塔村杜庄村
周庄村東莊戶村
破羅口村老莊戶村
大曹庄村二郎廟村
徐庄村溝東村
別莊村東町村
良庄村紅寺村
井上村下坡村
侉子營村下營村
荊坨村安樂庄村
李辛庄村漢石橋村
沙子營村楊鎮第一社區
田家營村楊鎮第二社區
辛莊子村楊鎮第三社區
高各庄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鎮地區(鎮)隸屬於北京市順義區,位於順義區潮白河東部九鎮中心,距順義城區15千米,鎮域面積9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楊鎮地處潮白河東部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38米,相對高差約11米。東、南部為潮褐土,西部為濕潮土。蔡家河縱貫鎮域中部,自溝東入境,流經東疃、下營,穿順平公路進入漢石橋水庫。中乾渠縱貫境內東部,以西為潮白河水系,以東為薊運河水系。

自然資源


楊鎮域內近萬畝北京市唯一的天然蘆葦型濕地—漢石橋濕地,素有“京郊小白洋淀”之稱。茂密的蘆葦盪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形成了京郊平原獨有的荒野景觀。其河道蜿蜒曲折,空中俯視形狀似草書的“龍”字。經地質專家的勘察和地質資料記載:京東大蘆盪地區貯藏有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

人口民族


楊鎮地區(鎮)常住人口6457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交通


楊鎮交通優勢富集,四通八達。順平快速公路、白馬路、新木燕路縱貫楊鎮區域。京郊主幹線——順平快速公路縱貫楊鎮區域,是華北地區主要的交通樞紐。距北京市區40公里,距順義城區 1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市級快速路——順平路穿境而過,驅車20分鐘即可到達首都國際機場, 15分鐘可到六環路、順義城區和順義火車站,10分鐘可到達水上運動和馬術兩個奧運場館與兩個高爾夫球場。

經濟


現代製造、商貿服務、都市農業和生態旅遊業是支柱產業,發展定位於全力打造潮白河以東區域次中心。
楊鎮發展勢頭強勁,經濟優勢明顯。2005年北京新技術承接轉化示範基地在楊鎮揭牌。2007年,北京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落戶楊鎮,楊鎮擁有法國英瑞傑(世界500強)、錢江彈簧、北汽遠東、北京現代第三工廠等汽車及零部件企業20家。域內“東方雨虹”公司承攬了包括“鳥巢”在內的奧運場館建設中的26項防水工程項目;

社會


楊鎮是首批國家小城鎮、北京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鎮、順義新城規劃的重點鎮。
楊鎮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機構健全。市政水、供熱中心、天燃氣已通到鎮中心區、第二座110千伏安變電站即將開工;有北京市示範校楊鎮一中教育集團以及4所中小學和2所公辦幼兒園;順義區第二醫院和沙嶺、小店兩個社區服務中心;金融、稅務、郵電、工商、城管等職能機構建制齊備;有線電視、寬頻網全部引入;雙陽、陽洲、瀾庭、朗郡、仙澤園5個住宅小區入住萬餘人,雙陽文化廣場已成為人們消夏、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文化


楊鎮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品種繁多,“楊鎮龍燈會”(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過第一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和2010年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的錄製;“曾庄大鼓”(北京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了2008北京奧運的火炬接力儀式和2009年中國第七屆花卉博覽會開幕式。

旅遊


景點

漢石橋濕地
漢石橋濕地2005年被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年吸引遊客10餘萬人。
北京國際鮮花港
北京國際鮮花港已經承辦了四屆北京市鬱金香節和五屆北京市菊花節,年吸引遊客20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