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橋
王安石詩作
《州橋》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回憶往昔的作品,抒寫了州橋夜景和自己的感受,表面上是消遣之作,其實抒發的是深沉、含蓄的愛國之情。
州橋
州橋踏月想山椒,
回首哀湍未覺遙。
今夜重聞舊嗚咽,
卻看山月話州橋。
⑴州橋:也叫天漢橋,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宣德門與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水。
⑵山椒:山頂。這裡指王安石在金陵的住宅不遠的鐘山。
⑶哀湍:指山間發出凄切聲音流得很快的溪流。
⑷舊嗚咽:這裡指依舊幽咽的泉水聲。
⑸卻看:回頭看,這裡有回想之意。
當年我在州橋上散步賞月,遙想金陵的鐘山;山中凄切急速的泉水聲,似乎近在耳畔。今天我在金陵,聽著嗚咽的泉水潺潺;看著明月,又想起在州橋賞月的那晚。
懷古詩與遊覽詩,大多數是在時空概念上做文章。或者通過同一地點的今昔對比,寄託勝事不常、滄海桑田的感慨;或者通過同一時間兩地的不同,抒發由此而產生的喜怒哀樂。在絕句中,由於篇幅的限制,便把時空概念濃縮交織,給人以咀嚼品味的餘地。王安石的這首《州橋》詩就是運用了這一手法。
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回想舊遊汴京所作。前兩句是寫當年在州橋踏月,想念自己在金陵的家;后兩句寫在金陵賞月,又因聽到當年想象中的凄切而急速的溪聲,憶及汴京。前者的州橋是實寫,溪流是虛寫;後者的州橋是虛寫,溪流是實寫。所寫的虛實的不同,也就是時空的不同,如此交叉渲染,人事的變遷,情感的變化也就都包含融會了進去。
《州橋》詩,其意境有似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更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立足於今,想象未來,所寫的是一個地方,但時間的不同,情感也將不同。通過時空變化,展示悲歡離合的演變,自己的相思之情得到了體現。王安石的《州橋》詩與李商隱詩一樣,都是以景設情。但王詩是由現在的金陵想到過去的汴京,李詩是由現在的巴山想到將來會面的長安。一是回憶,一是展望。所以李詩格調輕快婉轉,王詩就顯得沉重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