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昏迷不醒的結果 展開

昏迷不醒

漢語成語

昏徠迷不醒,是一個成語,讀音是hūn mí bù xǐng,出自清·石玉昆《三俠五義》。意思是昏迷不醒,昏昏沉沉,失去知覺。昏過去,不醒來。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

釋義


昏昏沉沉,失去知覺。

出處


徠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十回:包公忽然將身子一挺說道:“好血腥氣呀!”往後便倒,昏迷不醒。

典故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次日昏迷不醒,叫喚也不答應,正不知甚麼病症。”袁靜《伏虎記》第二十回:“郭根全走了進來,仔細地看了看那位昏迷不醒的姑娘。就問道:‘小彩,你會不會人工呼吸?’”亦作“昏迷不省”。清 東軒主人《述異記.蛇異》:“度橋便入黑洞中……但覺腥穢特甚,水如潮湧,將身滾出於外,昏迷不省。”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不省人事

用法搭配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省人事

例句

弟弟發了高燒,一個下午都是昏迷不醒。

英文翻譯


remain uncons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