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主義教育
永恆主義教育
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一些學院和大學講授經典著作的“不受約束”的青年教師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赫欽斯(他30歲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愛德勒和布坎南等。這些青年教師為宣傳自己的觀點,發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講,因而逐漸擴大了影響。人們把他們稱為“名著仔”(Great Book Boys)。愛德勒對這個稱呼不太滿意,提出他們應該自稱為永恆主義者(Perennialists)。永恆主義因此而得名。
這一傳統的教育流派,也稱新古典主義教育。它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流行於50年代的英、法等國,之後逐漸衰落。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法國的阿蘭和英國的利文斯通。
永恆主義作為一種教育哲學,堅持主張過去的東西是卓越的,為宇宙、人性、知識和真善美的不變的本質辯解,認為凡是值得嚮往的東西都是永恆不變的。永恆主義者強調,理性是人性的基礎。社會秩序的穩定,依賴於以永恆的真善美原則為基礎的理性文化。漠視這些理性文化,社會就會因精神支柱的坍塌而立足不穩。他們甚至把20世紀30年代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歸因於道德問題和文化問題。永恆主義在極力推崇“永恆價值”的基調上,確立了“復古式”課程標準。他們還認為,好的教育在於使人逐漸認識真理而變得富有人性。
永恆主義教育認為,教育的任務在於藉助對永恆真理的認識促使永恆人性的發展;強調通過知識教學向學生傳授永恆真理,以便使學生認識永恆的世界,同時又使人的最高屬性—理性得到發展;提出讓學生學習世界名著的“名著課程”計劃。具體內容如下:1教育的性質永恆不變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們人類天性中共同的要素”3永恆的古典學科應該在學校課程中佔有中心地位4提倡通過教學進行學習。
永恆主義教育對進步主義教育的批評比要素主義更加激進,但從整體上看,它並未提出什麼新的價值判斷標準。作為一種教育哲學思想,它在教育理論上有一定的影響,但在教育實踐中的影響範圍並不大,主要限於大學和上層知識界中的少數人。其復古的態度遭到了許多相關人士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