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經濟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圖書

衛生經濟學 health economics。研究衛生服務、人民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衛生領域內的經濟關係和經濟資源的合理使用,以揭示衛生領域內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範圍、形式和特點的學科。衛生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醫學科研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診療手段和衛生設施、設備的現代化,人口的老齡化,慢性病的劇增和人們對醫療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等等原因,造成醫療衛生費用的大量增加。

創作背景


醫療經濟問題,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曾談到農民和醫生之間在生產和交換中的關係。17世紀,英國古典經濟學家W.配第在《獻給英明人士》(1691)一書中指出:花在工人身上的醫療保健費用會帶來經濟上的收益。1940年,H.E.西格里斯特發表了《醫療經濟學緒論》一文,認為醫療經濟學應該闡明阻礙現代醫學應用的各種社會經濟條件,分析貧困與疾病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巨大損失,解決醫療價格與患者的經濟負擔能力之間的矛盾。
衛生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歷史背景是:①經濟發達國家衛生費用的急劇增長。例如:歐洲許多國家的醫療保健費用的支出,50年代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70年代末,已上升到8%。從增長率來看,50年代,許多國家衛生保健費用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增長了1%;60年代增長了1.5%;70年代增長了 2%。高額的醫療衛生費用對政府、企業主、勞動者個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客觀上要求分析衛生費用迅速增長的原因,尋求抑制衛生費用增長的途徑。②衛生事業的社會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衛生事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裝備越來越先進,分工和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醫療衛生事業已經發展成佔用相當數量的資金和勞力的“衛生產業”部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對衛生部門經濟問題的研究成為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1952年《世界衛生組織紀事》上發表了美國人馬爾達的論文──《衛生的經濟方面》,被認為是衛生經濟學的第一篇著作。1958年,S.J.麻希金在華盛頓出版的《公共衛生報告》上發表了題為《衛生經濟學定義》的論文,明確提出衛生經濟學的定義是“研究健康投資的最優使用的科學”。60年代以後,衛生經濟學的研究在歐美國家進一步開展起來,196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性的衛生經濟學討論會,出版了論文集《健康與疾病的經濟學》。此後,衛生經濟學進入更為廣泛發展的時期。

內容簡介


中國的衛生經濟學研究始於70年代末期。1978年以後,衛生部門總結了建國以來衛生事業建設的經驗教訓,分析了衛生管理體制上存在的弊病和造成衛生資源嚴重浪費的原因,探討衛生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經濟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著手改革管理體制,並採取了加強經濟管理的措施,從而推動了衛生經濟學研究的開展。1982年建立了中國衛生經濟研究會(1984年改名為衛生經濟學會)。

作者簡介


衛生經濟學
衛生經濟學
作者:舍曼•富蘭德 (Sherman Folland) 艾倫•C•古德曼 (Allen C.Goodman) 邁倫•斯坦諾 (Miron Stano) 譯者:王健 李順平 孟慶躍 等
舍曼•富蘭德奧克蘭大學經濟學教授,1975年畢業於艾奧瓦州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衛生經濟學、經濟學教育、社會資本等。
艾倫•C•古德曼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衛生經濟學、住房供給和城市經濟學、應用經濟計量學。
邁倫•斯坦諾奧克蘭大學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健康系統改革、衛生保健估價、成本—效益分析、專業性勞務市場等。

媒體推薦


本書提供了大量的科研信息和實證研究,書中引用的文獻中的研究問題沒有使讀者感到困惑或放慢速度,我十分喜歡這一點。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推動衛生經濟領域發展的研究和分析,也有助於了解這些研究和分析是如何指導政策決策的。
——埃里克•M•詹姆斯克(Eric M.Jamelske),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
我喜歡書中涉及話題的寬泛性.作者在確認衛生保健系統面臨的關鍵問題方面做了很出色的工作,並很好地闡述了經濟學在這些問題中的角色。
—— 拉尼斯•L•希克斯(Lanis L. Hicks),密蘇里大學哥倫比翠分校
本書詳盡得令人難以置信。涵蓋了很多優秀的衛生經濟學的文獻,我非常欣賞它通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提供視角,解釋方程和圖表。
——傑西卡•雷耶斯(Jessica Reyes),阿默斯特學院

序言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輝煌歷史。近百年來,中國由盛而衰,一度成為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把中國從飢餓、貧困、被欺侮、被奴役的境地中解放出來。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走上了通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有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速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絕非易事,我們不僅需要從自己的實踐中總結教訓,也要從別人的實踐中獲取經驗,還要用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改革。市場經濟雖然對我們這個共和國來說是全新的,但市場經濟的運行在發達國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市場經濟的理論亦在不斷發展完善,並形成了一個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雖然許多經濟學名著出自西方學者之手,研究的是西方國家的經濟問題,但他們歸納出來的許多經濟學理論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行為,這些理論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要想迅速穩定地改革和發展我國的經濟,我們必須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先進經濟學的理論與知識。
本著這一目的,我們組織翻譯了這套經濟學教科書系列。這套譯叢的特點是:第一,全面系統。除了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基本原理之外,這套譯叢還包括了產業組織理論、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貨幣金融學、公共財政、勞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重要領域。第二,簡明通俗。與經濟學的經典名著不同,這套叢書都是國外大學通用的經濟學教科書,大部分都已發行了幾版或十幾版。作者儘可能地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來闡述深奧的經濟學原理,並附有案例與習題,對於初學者來說,更容易理解與掌握。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許多基本原理的應用受各種不同的社會、政治或經濟體制的影響,許多經濟學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上的,假設條件不同,結論也就不一定成立。因此,正確理解掌握經濟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某些不同條件下產生的結論,才是我們學習當代經濟學的正確方法。
衛生經濟學
衛生經濟學
本套譯叢於1995年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起籌備並成立了由許多經濟學專家學者組織的編輯委員會。中國留美經濟學會的許多學者參與了原著的推薦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向所有原著的出版社購買了翻譯版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許多專家教授參與了翻譯工作。在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的歷史時期,我們把這套譯叢獻給讀者,希望為中國經濟的深入改革與發展作出貢獻。

存在問題


當前,中國衛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
①衛生事業的經濟性質和經濟作用問題。包括醫務勞動的性質、衛生事業與勞動力再生產、衛生事業與人民生活消費、衛生事業與社會主義福利、衛生事業中的商品關係等。
②衛生事業的經濟管理體制問題。主要是對原有管理體制進行分析,總結各種形式衛生經濟責任制的經驗,探討進一步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方案和措施。
③衛生保健制度的經濟問題。探討如何改進衛生保健基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的方式,調整和處理衛生領域中國家集體、醫務工作者個人和服務對象的經濟關係,完善衛生保健制度,杜絕浪費,提高健康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
④衛生費用的構成和發展變化的趨勢。衛生費用的來源、分配、使用、補償以及合理使用問題。
⑤價值規律在衛生領域發生作用的範圍、形式和特點,醫務價格的理論政策和醫療收費標準的制定。
⑥衛生領域如何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改革醫務技術人員工資制度問題。
⑦衛生技術經濟分析。包括衛生經濟資源的合理組織、衛生技術費用效益分析、衛生技術經濟指標體系問題。
⑧衛生事業的宏觀經濟管理和醫院的經濟管理,特別是醫院的經濟核算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