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鎮

石壕鎮

石壕鎮,隸屬於重慶市綦江區,位於綦江城區南部75千米處,介於北緯28°32'14"~28°34'53"、東經106°41'3"~106°48'35"之間。東與貴州省桐梓縣堯龍山鎮、夜郎鎮接壤,南與貴州省習水縣仙源鎮、溫水鎮相鄰,西北靠打通鎮,東抵安穩鎮。區域面積106.3平方千米。2018年,石壕鎮戶籍人口有46359人。截至2019年,石壕鎮轄4個社區、15個行政村。

2017年,石壕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轄區內工商稅收收入完成709.4萬元,比上年增長184.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4億元,比上年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7.1億元,比上年下降16%;旅遊綜合收入實現6422.3萬元,比上年增長2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759元,比上年增長8.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385元,比上年增長7%。

歷史沿革


1986年,境內屬石壕區。
1993年12月,合併石壕區的石壤、羊又、萬隆3個鄉,設立石壕鎮。

行政區劃


2011年,石壕鎮轄青坪、高山、石壕、石泉、梨園、羅李、馬車、紅椿、羊叉、皂泥、長征、香樹、響水、紫龍、萬隆15個行政村,石壕1個社區。
截至2019年,石壕鎮轄4個社區、15個行政村:石壕社區、踩山坪社區、香山社區、天池社區、逢春社區、青坪村、高山村、石泉村、石壕村、梨園村、羅李村、馬車村、紅椿村、羊叉村、皂泥村、長征村、香樹村、紫龍村、響水村、萬隆村。

地理環境


石壕鎮位於綦江城區南部75千米處,介於北緯28°32'14"~28°34'53"、東經106°41'3"~106°48'35"之間。東與貴州省桐梓縣堯龍山鎮、夜郎鎮接壤,南與貴州省習水縣仙源鎮、溫水鎮相鄰,西北靠打通鎮,東抵安穩鎮。東西長10千米,南北寬7千米。海拔最高點1814米、為萬隆山頂,最低點310米、為羊叉煤礦。區域面積106.3平方千米。
石壕鎮
石壕鎮

人口


2017年,石壕鎮人口有46281人。除漢族外,有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1784人,其中苗族1458人,彝族230人,其他少數民族56人。
2018年,石壕鎮戶籍人口有46359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石壕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轄區內工商稅收收入完成709.4萬元,比上年增長184.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4億元,比上年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7.1億元,比上年下降16%;旅遊綜合收入實現6422.3萬元,比上年增長2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759元,比上年增長8.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385元,比上年增長7%。
2018年,石壕鎮工業企業個數共3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3個。

第一產業

2017年,石壕鎮新發展糯玉米種植大戶10戶,集中成片種植100餘公頃,帶動周邊種植糯玉米近666.76公頃;實施200多公頃脆紅李管護,採用種養結合的方式發展良種構樹集中示範片16.67公頃。新發展標準化山羊養殖大戶1戶、肉牛養殖大戶1戶,發展標準化蜂園2個、養蜂大戶60餘戶,蜂群總數5000餘群,養蜂產業初具規模。新發展專業合作社7個、家庭農場21家。

交通


石壕鎮境內有安梨公路穿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石壕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00人、教師12人,小學5所、在校生5203人、教師159人,初中5所、在校生2430人、教師14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石壕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圖書館16個、藏書5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石壕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門診部2個、農村合作醫療點15個、醫療衛生人員50人,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3張、擁有醫療衛生人員2.3人,開展診療1.2萬人次,治療出院1.17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7年,石壕鎮推進社會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徵收242萬元,居民醫療保險參保37185人,其中民政救助對象參保率100%。新增城鎮就業人數529人、創業人數19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5萬元。按時發放916戶低保戶最低生活保障金,按照政策幫扶187名優撫對象和“三無”“五保”等特殊困難群眾,解決臨時救助174戶。

歷史文化


楊戲

楊戲是一種民間在許願、還願時唱的戲,因發明者、倡導者姓楊,以及傳唱者也多為楊姓,故名“楊戲”,被稱為“民間戲曲的活化石”。戲班演唱的內容多為“封神榜”以及“三國演義”等傳說和歷史故事,宣揚宗孝節義,傳播生活常識。唱詞有固定的手抄本。伴奏樂器是二胡、嗩吶、笛子,打擊樂有大鑼堂鼓、勾鑼、馬鑼、木魚等。唱腔多為道教音樂。樂員除伴奏外亦常幫腔或與場上演員對白,對白無固定語言,帶即興創作的成分,常起插科打渾的作用。

風景名勝


石壕紅軍烈士墓

石壕紅軍烈士墓是國家AA級景區,是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綦江區革命傳統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紅軍長征經過綦江,犧牲了5名戰士,為了緬懷紅軍烈士,在石壕場附近的苗兒山麓修建了簡易的紅軍烈士墓。館內設有長征詩碑、烈士塑像、紀念塔、烈士事迹陳列室、頌詞碑林等。

花壩

花壩旅遊景區位於石壕鎮萬隆村。距重慶外環高速巴南站118千米,重慶市區經蘭海高速、渝黔高速至花壩2.5小時左右可達,花壩旅遊景區地處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結合部,大婁山脈中段,地勢南高北低,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13.8平方千米,核心度假板塊海拔處於1200-1500米之間,平均海拔1350米,最高峰神鷹山海拔1848米。
石壕鎮花壩
石壕鎮花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