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水,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出生。幼失母,10歲失學。隨其父傳別東渡台灣淡水,設攤賣茶葉,並得其繼母謝氏教讀四年,粗通文墨是一個實業家。
後來到台北
金瓜石洗金沙,維持生計。年17,又隨其父轉赴
印尼經營茶葉生意。不久,金水獨立經營,事業逐漸發展。即與其父創辦“勝德棧有限公司”,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嗣又召其弟家鶴到印尼,主持峇澤(花裙)廠。
正當金水年富力強之時,其父傳別把全部財產移交給金水,他即全盤掌管分設在各埠的“勝德”、“勝泰”、“勝源”、“勝發”等各大商行,命其弟家鶴辦理進出業務。
金水發跡之後,深諳事理,待人接物,和藹可親;對慈善事業,樂於贊助;鄉親戚友有失業或病困的,均予周濟;捐助公益事業,創辦
華文學校,更不遺餘力。因此,在僑親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先後被推選擔任椰城安溪同鄉會主席,印尼椰城學校財政、
中華會館以及吧中、
華中等學校董事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后,金水和當地僑領一起,積極開展抗日救國活動,發動募捐支援祖國
抗戰。民國30年(1941)底日本南侵,佔領印尼后,對參加過抗日救國團體的華僑,進行逮捕。金水因僑親的保護,得以倖免。
抗日戰爭勝利后,
僑匯恢復,金水即捐款家鄉修築公路、橋樑。更使他牽掛的是家鄉教育落後,小學畢業的孩子,要到百裡外的縣城上中學,很不方便。本想在家鄉創設中學,但由於地方不靖,素願未酬。解放后,社會穩定。金水計劃在其父創辦小學的基礎上,再創辦中學一所,以利家鄉學子
就近入學。他的想法得到父親李傳別的支持。1957年,金水回鄉探親,他的辦學設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得到鄉親的讚許。即以其父的名義,捐資20萬元創辦“
崇文中學”,並負責全部辦學經費。此外,還捐資在龍涓鄉下洋建橋樑一座。並會同僑親集資創辦“龍涓華僑醫院”。
1974年,金水病逝於
雅加達。其子寶樹繼承其祖父和父親遺志,併發揚光大。1985年,寶樹會同鄉親、校友擴建“崇文中學”。從而使崇文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形成一個較完整的教學體系。祖孫三代,興學育才,堪稱楷模。榮獲
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樂育英才”匾額、金質獎章、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