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果牧根草

球果牧根草

球果牧根草,學名Asyneuma chinense Hong,生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林緣、林中。我國特有。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等。

形態特徵


根胡蘿蔔狀,肉質。莖單生,少有多支叢生的,直立,通常不分枝,高40-100厘米,或多或少被長硬毛。葉全部近無柄,或莖下部的有長達3厘米的葉柄,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橢圓形,基部楔形,頂端鈍、急尖或漸尖,長2.5-8厘米,寬0.7-3.5厘米,邊緣具鋸齒,兩面多少被白色硬毛。穗狀花序少花,有時僅數朵花,每個總苞片腋間有花1-4朵,總苞片有時被毛。花萼通常無毛,少被硬毛的,筒部球狀,裂片長7-10毫米,稍長於花冠,開花以後常反卷;花冠紫色或鮮藍色;花柱稍短於花冠。蒴果球狀,基部平截形,甚至凹入,下部最寬,有3條縱而寬的溝槽,長寬均為4毫米。種子卵狀矩圓形,稍扁,有一條棱,棕黃色,長0.5毫米。花果期6-9月(在廣西,4月即結果)。

分佈範圍


產雲南(屏邊、勐海、昆明、嵩明、鶴慶、中甸、維西、德欽)、四川西南部(木里、雷波石棉、稻城)、貴州(興義安龍納雍、貴定)、廣西(陽朔)、湖北西部。本種過去一直被誤定為 A. fulgens (Wall.) Briq.。但顯然是一個獨立的種,區別為本種的莖從下至上多少有長硬毛,有時很密;葉兩面均有硬毛;總苞片和花萼有時也有毛;花萼裂片稍長於花冠,開花后常多少反卷;子房和蒴果球狀,長寬相等,蒴果基部平截,甚至向頂端凹入。從現在資料看來,形態不連續,地理分佈也不相連。

主要價值


醫藥:【哈尼葯】拖當哈沙:根治肺虛咳嗽,肺熱咳嗽,小兒贏瘦《滇省志》。【彝葯】俄補史古,泡參:根主體弱,肺咳有血,產後無乳《彝植葯續》。【阿昌葯】要洽:治肺結核,糖尿病腹水《德宏葯錄》。【德昂葯】刀布蘆: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葯錄》。

相關的種


長果牧根草Asyneuma fulgens (Wall.) Briq.
牧根草Asyneuma japonicum (Miq.) Briq.

參考文獻


Asyneuma chinense Hong, sp. nov. in Addenda——A. fulgens auct. non Wall.: Nannf. in Hand. -Mazz., Symb. Sin. 7 (4): 1076. 1936;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4: 385. 圖6183, 1975, p. p. excl. specim. 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