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衍(拼音:yǎ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水從行,本指水流順河道匯於海,引申指蔓延、擴展、漫步。又引申為富足。又由漫步引申為平坦;由漫衍引申為多餘的。

文字源流


會意字。甲骨文的外部是“行”字,“行”為道路,引申為一切通道;中間為“水”或“川”
衍
字,表示河川。二者相合正表示水流河道,暢通無阻的樣子。是金文的形體,中間是河流之形。至戰國,形體基本固定,從行、從水。是小篆的形體,中間變為“水”,但不管怎樣,長流水之意未變。隸書、楷書將“水”寫作三點水“氵”,沿襲至今。
甲骨文“衍”用作人名。《說文解字·水部》:“衍,水朝宗於海也。”所謂“朝宗於海”,即“百川歸海”義。由此又可以引申為“延展、漫延”。由“漫延”又引申為“盛多”,如杜篤《論都賦》:“國富人衍。”也就是說:國家富強,人丁興旺。由“漫延”又引申為“平坦”,如張衡西京賦》:“廣衍沃野。”其意為:廣闊而平坦的肥沃的土地。

基本釋義


● 衍 yǎn ㄧㄢˇ
1. 延長,開展:~繹。~生。推~。展~。敷~。~生物。
2. 多餘的(指文字):~文(書籍中因繕寫、刻板、排版錯誤而多出來的字句)。
3. 低而平坦之地:~沃(土地平坦肥美。亦作「沃衍」)。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yǎn動詞謂水廣布或長流。引申為擴展或延伸。expand
《尚書大傳》卷一下:“至今衍於四海,成禹之變,垂於萬世之後。”
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管子‧八觀》:“薦草多衍,則六畜易繁也。”
推衍;繁衍;敷衍;衍生
溢出。水滿而出。overflow
漢·揚雄《太玄‧法》:“井無干,水直衍。”
陸機《嘆逝賦》:“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
衍溢
分佈。distribute《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千乘方轂,萬騎駢羅,衍陳於岐、梁,東橫乎大河。”
廣博;大。
《漢書‧郊祀志上》:“德星昭衍,厥維休祥。”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雜說》:“水淵則回,道衍則聖。”
推演;演變;演述。《易‧繫辭上》:“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多餘。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二:“歲衍百餘萬緡。淮俗苦之。”
引申為相差。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且繁華索莫,其衍幾何?苟不齊之,魔障欻起矣。”
文章中因傳寫錯誤而多出字句。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作者七人,雖不見主名,其文勢似與上文為一章,‘子曰’字疑衍。”
清·陳鱣《對策‧孟子》:“王劭因為史文衍一‘人’字……誤矣。”
衍字;衍句;衍文
通“演”。推演;演述。deduce
形容詞滿;多餘。redundant;superfluous;surplus《詩經‧小雅·伐木》:“伐木於阪,釃酒有衍。”
富足;豐富。rich;plentiful
《荀子‧君道》:“若夫重色而成文章,重味而備珍怪,是所衍也。”
《後漢書‧劉焉傳論》:“夫地廣則驕尊之心生,財衍則僭奢之情用,固亦恆人必至之期也。”
名詞低而平坦的土地。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左傳‧哀公七年》:“若夏盟於鄫衍。”
平衍
山坡。hillside《史記‧封禪書》:“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
沼澤。marsh劉向《九嘆·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虛以寂寞。”曲衍
盛物的竹器。《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尸祝齊戒以將之。”
罪過。《易‧需卦》:“《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
(Yǎn)姓氏用字。
yán動詞通“延”。引進;延請。《後漢書‧安帝紀》:“二千石長吏明以詔書,博衍幽隱,朕將親覽,待以不次,冀獲嘉謀,以承天誡。”
通“延”,延續;延伸《管子·白心》:“無遷無衍,命乃長久。”衍曼;衍嗣
名詞祭名。《周禮‧春官‧男巫》:“男巫掌望祀、望衍、授號,旁招以茅。”
佛教語。梵文“摩訶衍”的省稱。即所謂“乘”。王巾《頭陀寺碑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一上】【水部】以淺切(yǎn)
衍,水朝宗於海也。從水從行。
【註釋】①衍:王筠《說文解字句讀》:“禹治水之後,其流順軌朝於海。”②朝宗:同義連用。諸侯朝見天子,春天叫朝,夏天叫宗。這裡比喻水流匯向海。③從水從行: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字形‘水’,在‘行’,中,當是即形為義,乃《孟子》‘水由地中行’之說。”
說文解字注
水朝宗於海皃也。鉉無皃字,非。海淖之來,旁推曲暢,兩厓渚涘之閑不辨牛馬,故曰衍。引伸為凡有餘之義,假羨字為之。
從水行。衍字水在旁,衍字水在中。在中者,盛也,會意。以淺切,十四部。
廣韻
以淺切,上獮以 ‖ 衍聲元1部(yǎn)
衍,達也。亦姓,《字統》云:“水朝宗於海,故從水行。”
予線切,去線以 ‖ 衍聲元1部(yàn)
衍,水也。溢也。豐也。予線切。又以淺切。八。
【校釋】切語上字原作”於”,據《唐韻》改。於為雲(喻三)母字,予為余(喻四)母字。《韻鏡》、《七音略》等韻圖“衍”小韻列余(喻四)位置。《王三》作餘見反,上字余(喻四)母,不誤。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行部】衍·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yǎn)《唐韻》《集韻》《韻會》竝以淺切。音演。水溢也。《說文》:水朝宗於海也。
又《小爾雅》:澤之廣者謂之衍。
又美也。《詩·小雅》:釃酒有衍。
又布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離靡廣衍。
又游衍。自恣之意。《詩·大雅》: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又衍沃,平美之地。《左傳·襄二十五年》:井衍沃。
又曼衍,無極也。《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
又沙衍,水中有沙者。《穆天子傳》: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
又篋衍,笥也。《莊子·天運篇》: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
又《博雅》:衍衍,行也。謝朓詩:衍衍清風爛。
又水名。《史記·荊軻傳》:丹匿衍水中。索隱曰:在遼東。
又朐衍,地名。《前漢·地理志》:屬北地郡
又姓。《通志·氏族略》:衍,子姓,宋微仲衍之後。
又《廣韻》於線切,延去聲。義同。
(yán)又《集韻》夷然切。音延。進也。《周禮·春官》:望祀望衍。鄭註:讀為延。疏:衍,衍祭也。劉歆《甘泉賦》:高巒峻阻,臨眺曠衍。葉泉字韻。
《直音》:或作〔⿲彳彡亍〕。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衍變、衍射、蕃衍、繁衍、衍凱、五衍、望衍、衍忒、蹋衍、姑衍

相關成語

敷衍了事、敷衍塞責、螽斯衍慶、侈麗閎衍、魚龍曼衍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衍

書寫演示

❶“彳”“亍”等寬,“氵”窄,頂部“彳”高,“氵”“亍”低;底部“氵”最高,“亍”最低。❷“彳”,撇、豎相接橫中線。❸“氵”,在豎中線部位,第二筆點在田字格中心左上側。❹“亍”,“二”寫在右上格,亅(豎鉤)從橫中線上側起筆。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ɡi̯an
王力系統ʎǐan
董同龢系統ɡjan
周法高系統ɣrian
李方桂系統grjanx
西漢
東漢
jian
jian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山先仙jiɑn
北魏後期北齊山先仙jiɑn
齊梁陳北周隋山先仙jiɑn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i̯ɛn
擬音/王力系統jǐɛn
擬音/董同龢系統jæn
擬音/周法高系統iæn
擬音/李方桂系統jiän
擬音/陳新雄系統ǐɛn

韻書集成

韻書字頭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上聲二十八獮開口呼三等次濁以淺切/予線切0jæn
去聲三十三線開口呼三等次濁予線切/以淺切0jæn
中原音韻上聲先天齊齒呼全清iɛn
中州音韻上聲先天移蹇切
洪武正韻上聲十一銑次濁以淺切oien
平聲十一先次濁夷然切oien
去聲十一霰次濁倪甸切ŋien
分韻撮要陰上第一先蘚線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