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鄉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下轄鄉

徠熱水鄉,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下轄鄉,地處都蘭縣東南部。

熱水鄉常住人口2366人(2020年)。截至2019年10月,熱水鄉下轄3個行政村。

2011年,熱水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656.2元。

歷史沿革


清朝至民國時期,為藏族日安部落駐牧地。
1949年,成立日安鄉。
1959年,改稱上游公社。
1962年7月,建立熱水公社,下轄智尕日、扎麻日、賽什堂3個生產大隊;同年11月,又將公社改稱熱水鄉。
1968年,又改稱熱水公社。
1984年,恢復熱水鄉。
熱水鄉
熱水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熱水鄉地處都蘭縣東南部,東與海南州興海縣為鄰,南與溝里鄉和果洛州瑪多縣相連,西與香日德鎮接壤,北與察漢烏蘇鎮和夏日哈鎮相望。行政區域面積8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熱水鄉境內90%系山地,鄂拉山、黑山峰巒疊嶂,由東南向西北延伸,盤踞全境,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境內最高峰位於黑山峰,海拔5217米;最低點鄉政府駐地東蘭,海拔3260米。
氣候
熱水鄉境內氣候嚴寒少雨,四季不分明,屬典型的高原乾旱性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短暫。無霜期96天。年均氣溫1.4℃,1月平均氣溫-11.4℃,7月平均氣溫14.2℃。年均降水量19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904小時,太陽年輻射量157.54千卡/平方厘米。最高氣溫17.2℃,最低氣溫-20.5℃。
自然災害
熱水鄉為多徠災易災區,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雪災、霜災、洪災、雹災等,災害對牧業生產和交通影響較大。

自然資源


熱水鄉
熱水鄉
熱水鄉境內野生動物有岩羊、黃羊、盤羊、野氂牛、野驢棕熊、麝、藏原羚白唇鹿馬鹿雪雞、天鵝、黑頸鶴等珍稀動物。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熱水鄉下轄3個行政村:智尕日、扎麻日、賽什堂;下設16個牧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熱水鄉下轄3個行政村:
扎瑪日村賽什堂村智尕日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熱水鄉轄區總人口419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5人,農村常住人口3983人,城鎮化率5.1%。另有流動人口125人。總人口中,男性2078人,佔49.5%;女性2120人,佔50.5%。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達3985人,佔94.9%;漢族158人,佔3.76%;蒙古族57人,佔1.36%。201l年,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0.6‰。
截至2018年末,熱水鄉戶籍人口有4239人。
2021年8月18日,都蘭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熱水鄉常住人口數為2366人。

經濟


2011年,熱水鄉農業總產值2740萬元,比上年增長28.8%。2011年,糧油總產量459噸,其中糧食產量360噸,油菜產量99噸;馬鈴薯產量160噸。畜牧業以飼養牲畜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欄15.5萬頭(只),其中母畜10.6萬頭(只);仔畜9.7萬頭(只);牲畜出欄8.1萬頭(只),出欄率52.2%。

文化


● 地名由來
熱水鄉因境內一溫泉而得名,藏語音譯為“曲枯”。

交通


熱水鄉境內有G109公路穿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熱水鄉有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540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適齡少年208人,入學率9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熱水鄉有中心衛生院1個,專業衛生人員5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1人,幼婦保健員1人,觀察床位4張,村衛生室3所,村醫3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熱水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戶,人數13人,發放低保資金2.9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2戶,人數352人,發放低保資金45.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戶,人數18人,發放供養費6.48萬元,孤兒30人,發放孤兒生活費5.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人,80歲以上老人28人,發放長壽補助1.7萬元。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250人,參保率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