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秀

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

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潛,號采三,清初學者、教育家,《弟子規》的作者,祖籍遼寧鐵嶺,出生於山東濰縣(即濰坊市寒亭區)李家營村,青年時,因特殊使命離開老家去了山西(即新絳縣龍興鎮周庄村),教書、育人、治學、報國,直至去世也未回過山東老家。

人物經歷


史料記載:李毓秀科舉不中后,就放棄了仕進之途,終身為秀才,致力於治學。
李毓秀一邊教書,一邊開始寫“童蒙養正李氏家訓”,並將抄寫的書免費贈給前來學習的學生。一天,他接到京城孝庄皇后發來的懿旨,才知道二哥走的時候告訴他要隨時做好為朝廷效命的囑託是實有所指。懿旨內容僅能他一人知道,不能向任何家人透漏。他只好告別父母,帶著妻子和兩個很小的兒子去山西赴命。 
他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來聽課的人很多,門外滿是腳印。太平縣御史王奐曾多次向他請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動是教書。

個人作品


李毓秀結合他自己的教書實踐,。 
《弟子規》淺顯易懂,押韻順口,文風樸實,說理透徹,可謂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在我國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響。清代後期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此書以淺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幾乎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響。
李毓秀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明》、《讀大學偶記》、《宋孺夫文約》、《水仙百詠》等,分別藏於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
李毓秀
李毓秀

歷史改革


李氏家族自元末從關東奉天府鐵嶺縣遷至濰縣,李家營《濰水李氏家譜序》載:余家自麾戎達公起宗,至元而卜居濰水,肇基廓大,清白世守,迄今宗序相延,十有三葉。
據《李氏族譜》記載,這支從關東遷來的人口所聚居的地點就在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李家營村,而《濰縣誌稿·民社》所記載的:“李氏一族元末由鐵嶺遷濰洲李家營村”也正與其遷徙之說相吻合——李家營村李氏家族的一世祖名為李達達,他在元末時由奉天府鐵嶺縣遷到濰縣一個叫李家埠的地方。後來分家的時候,李達達的大兒子李從善舉家遷居到了李家營村,這就是李家營村的李氏家族的起源,他們為滿族正白旗。 
元朝末年,濰洲以北地區在金元統治下,李氏始族以“麾戍”而卜居濰水,成為在當時的官吏階層。然而好景不長,在該支家族僅僅遷居20餘年之後,中國的政治、軍事形勢發生了巨大轉變。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這支“遠道而來”的家族此時成了漢人眼中的異族,他們的身份一落千丈,由座上賓變成了階下囚。於是“卜居濰水”的李家營李氏家族中的一些滿族的年輕人便產生了回家鄉奉天府鐵嶺縣的念頭。 
李家營九世祖子典在明末清初,聽說關外的女真族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於是毅然決然帶著家人奔向關外。沒想到,鐵嶺縣當時正是女真族與明軍征戰殺伐的主戰場。山海關炮火齊鳴,人群四散逃難,子典家裡一個剛滿六歲名叫李世秀的孩子也走散了。多日尋子無果,子典夫婦商議后決定逃離這裡,於是他們又回到了李家營。

出生之地


李家營村位於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東南2公里處,佔地面積約1.31平方公里,(2019年)在冊人口數818人,這裡就是李毓秀的出生地。村東南角,還有李氏家族二世祖李從善的墓地和墓碑,保存完好。
《濰縣誌稿》記載:李家營李氏家在清朝康熙年間出了三名進士,李珵、李玠、李汝霖。李珵是武進士,2017年秋天,刻有李珵名字的石碑被李氏後人發現。
李氏家譜記載:李氏家族共有13道封誥,全都是清朝初年皇帝敕封的,除了一些意外原因損壞、遺失的外,還有一部分收藏在李氏家族後人手中,但已輕易不再示人了:封誥大約有30厘米長,是紙質的。
李家營發生過許多故事:駭人聽聞的李家營慘案、李家營一門三進士、李家營村東的103口烈士棺材等,都展現了村民們的一腔熱血和愛國熱情。李家營的村民們通過口口相傳,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