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坪鎮

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

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始建於1946年(該校始建於解放前,1946年成為茅坪完全小學,之後又變更為茅坪中學,到1984年又恢復為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至今。)地處茅坪鎮茅坪村五組,轄五福村、腰庄河村、元坪村、紅光村、茅坪村、峰景村6個行政村1.1萬人。學校佔地面積5520㎡,建築面積4634㎡。現有15個教學班(含幼兒園3個),學生492人,其中住宿生242人,教職工22人。

我校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縣教體局的領導下,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規範辦學行為,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不斷提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目錄

正文


從西安出發穿越秦嶺隧道,再行4個多小時,便來到了一個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的少數民族小學——鎮安縣茅坪回族鎮中心小學。她座落在北陽山和南陽山之間,位於鎮、旬、鄖兩省三縣交匯處,距鎮政府一公里左右,她象中國大地上千千萬萬個學校一樣,是學生們啟萌益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搖籃。可又與其它學校不同,因為當地有回族7200多人,在這所學校讀書的學生有405人,其中回族學生達279人,漢族學生126人,回族學生佔到了69%以上,在這樣一個少數民族集中的地方,她象一朵奇葩,開放在茅坪大地,張揚著民族地區自身獨有的辦學特色和感人魅力。
茅坪小學地處偏僻,但茅小人能夠轉變教育觀念。“讓學校活起來,讓學生活起來”成為茅小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目標,學校以活動促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通過開展一年一度的“六一”活動,讓學生在“六一”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2009年學校開展了“讓民族舞蹈在校園中舞動”的“六一”主題活動;2010年我們開展了“學會感恩,創造和諧”的六一主題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素養,讓感恩思想紮根在每一個幼小孩子心靈的深處。學生們變得活潑了,快樂了,有思想了,有朝氣了,更愛學習了。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真正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上。茅坪小學雖然地處偏僻,但是從未用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師生的心靈,始終堅持五育並舉。在我們學校執教的老師都知道,學校地處偏遠,交通一直不便,師資一直嚴重不足,學校現在六個年級加上附設幼兒園共有650多名學生,開設15個班級,只有23名教師,但我們的老師並沒有退縮過,學校所有的課程全部正常開設,正常運作,而且,學校利用下午時間讓學校的廣播室始終堅持廣播,學生中的好人好事,個人感言,每日見聞都從這裡傳播開來,它已經成為了茅坪小學師生的一個德育窗口;而且每周每班還將誕生10篇以上的書法、繪畫作品,在學校指定的地方進行展出,安全漫畫、創意畫等每周都在學生的筆下流出,學生的寫字水平也在伴隨著年齡的成長在逐步成長。學生的考試我們更看重的是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因此,每次的開學典禮,我們將優秀學生和進步學生用同樣的獎勵進行表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變動,但是它蘊涵了茅小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後我們將加大對進步學生的獎勵力度,要讓每一個學生從心裡覺得“我能行”。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也是優點,那就是好動,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在每年冬季都要開展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不同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運動會,讓學生從小樹立“要成材先成人”的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
到過茅坪的人都知道,茅坪是一個回漢雜居的地方,學生生源廣,輻射6個行政村,服務半徑15公里,有好多學生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在學校食宿,因此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學校從開學第一天起,就讓班主任老師教學生起居的習慣,包括怎麼疊被子,怎麼穿衣服等。除了睡覺問題,學生的吃飯問題也是老師們的一個重要工作,為此,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想盡了辦法,每周的饅頭、米飯、麻食、面片,只要是能做到的,盡量讓學生滿足,雖然老師們累了一些,但是看到孩子們逐步成長起來,老師們的心裡還是充滿了甜蜜。
發展教育最終要靠教師,而要帶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更是要靠校長。一個好校長,可以帶出一批好教師,更能辦出一所好學校。現在的茅坪小學秉承“以愛育愛,關注發展”的育人理念,校長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和人格魅力去凝聚人心,感召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的領導下,新一屆年輕有為、志存高遠的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銳意進取,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狠抓教科研工作,努力提高辦學品位。他們始終秉承“師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為”的思想,堅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機統一,努力創建和諧校園,力求實現和諧教育這一最高理想,茅坪小學將繼續沿著科學規範開拓創新的管理之路。
校園廣播、傳統文化牆報、升旗儀式、故事演講,無一不是對學生心靈的凈化和升華。田徑運動會、廣播操比賽、籃球比賽、拔河比賽,使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在活動中油然而生。學校注重評價體系,出台了《茅坪小學學生行為表現20條》,讓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更加具體化,還先後制定了文明班級、衛生流動紅旗評比制度、升降國旗制度。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校本課《回族禮儀》體現著民族特色的校本文化,培養學生做有教養的文明人,讓民族傳統文化深深紮根於孩子們心中……
“沒有名師就沒有名校”,在縣局“321名師工程”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學校著眼教育發展需要,大力推進“名師工程”,制定了《名師培養計劃》實施名師培養工程。經過培養和鍛造,我校先後評選出8位校級“名師”,推出縣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4位。
滄桑砥礪,春華秋實。近年來學校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學生獲獎人數從無到有,逐年增加,歷屆的“春蕾杯”書畫大賽,我校從無獲獎,今年一下湧現出5名學生,教師所寫論文近幾年共有100多篇獲獎,有20多篇分別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2009、2010年連續兩年,六年級畢業班會考位居全縣前列,刷新了歷史。
從這裡走出去的莘莘學子,不負母校的期待,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骨幹,他們是國家的棟樑,也是我校的驕傲,更如璀璨的明珠給我校披上亮麗的光環。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滿無窮活力和魅力的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必將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代回族人的宏偉夢想,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茅坪鎮[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
茅坪鎮[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
校園鳥瞰圖
校園鳥瞰圖
茅坪鎮[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
茅坪鎮[茅坪回族鎮民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