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傑

原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大傑(1904─1977年11月26日),筆名大傑、雪容女士、綠蕉、夏綠蕉、修士、湘君、劉山等,室名春波樓。湖南嶽陽人。畢業於國立武昌師範大學。著名文史學家、作家、翻譯家

徠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品有《魏晉思想論》《托爾斯泰研究》《再吊》《夜夜海南船》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生后不滿1歲父死,12歲母又死,由外婆資助進私塾。
14歲進岳陽城一家貧民工廠,學織毛巾、制陽傘。晚聞到廠辦夜校補習算術、國文等課。

教育經歷

1919年考取武昌湖南旅鄂中學。曾寫了一首《賣糖兒》的舊體詩,得到國文教師姜濟凡的賞識。他聰明好學,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優秀成績。
1922年考入國立武昌師範大學,報考數學系,結果被分配在中文系。
1927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科文學部,專攻歐洲文學。

工作經歷

詩稿
詩稿
回國後任上海大東書局編輯,負責《現代學生》雜誌的外國文學和翻譯作品的審稿。
任安徽大學教授。
1935年7月,受聘擔任四川大學教授和中文系班主任。
1945年任上海臨時大學文法科主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和中文系主任。
1949年上海解放不久,任暨南大學校務委員。
1950年9月,暨南大學文、理、商相關院系併入上海復旦大學,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系文學教研組組長、中文系代理主任等職。
曾在之江大學上海分校、聖約翰大學兼課。
任《收穫》《文學評論》《上海文學》等雜誌編委。

寫作經歷

19徠41年出版《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卷,下卷於1943年寫完。
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
1949年出版《魏晉思想論》。
創作《歐洲文學史》。
參加《辭海》《中國歷代文論選》的編寫工作,主編過《中國文學批評史》。
著有《聞郁達夫為日帝殺害作詩哭之》《哭郁達夫》《再吊》《夜夜海南船》。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77年11月26日卒於上海。

個人作品


《中國文學發展史》《魏晉思想論》《歐洲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
《托爾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國文學概論》《魏晉文人思想論》
《紅樓夢思想與人物》

社會活動


作品
作品
在校參加過進步學生組織的民主演講運動,保護過一些愛國青年。
1937年夏,回上海探親。時逢抗戰爆發,交通斷絕,住上海8年,基本上依靠妻子教書的薪資維持最低生活。
參加過全國高等學校中文系“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的制訂。
歷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文聯常務委員、農工民主黨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
1965年5月20日在上海復旦大學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和鼓勵。

社會任職


歷任第四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政協常務委員。

人物評價


劉大傑長期在大學任教,先後開設過“文學概論”、“文學批評”、“中國文學史”、“歐洲文學史”、“歐洲近代文藝思潮”、“歷代詩選”、“歷代韻文選”、“中國小說史”、“中國哲學史”、“專書研究”等課程。在復旦大學工作長達29年,一直到1977年因病辭世。
劉大傑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史家和翻譯家,其著作甚多。早期所寫小說、戲劇,有《支那女兒》、《昨日之花》等。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有托爾斯泰的《高加索囚人》《迷途》,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等10部。文學論文有《論新詩》《英國花鳥作家赫德生》等7篇。學術著作有《魏晉思想論》《中國文學發展史》《德國文學簡史》等7部。
新中國建立以後.譯作有屠格涅夫的《一個無可救藥的人》。還著有《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問題》《〈紅樓夢〉的思想與人物》《文學的主流廈其他》等14種著述。所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具有獨特的見解,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賦詩四悼郁達夫
著名文史學家、作家劉大傑,1924年在武昌中華大學就讀時,郁達夫正在該校任教。天資聰慧的劉大傑以勤奮向上,且酷愛文學引起了郁達夫的注意。當郁達夫得知這出身貧窮的湖南籍學生,年幼時有著邊放牛邊看書的艱難求知經歷時,自然對劉大傑更是關懷有加。甚至,1927年劉大傑去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的費用,亦由愛才的郁達夫慷慨資助。之後,師生交往密切,常有在一起飲酒賦詩的佳話。1945年9月17日,當在南洋蘇門答臘從事抗日宣傳的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暗殺于丹戎革岱荒野中的噩耗傳來時,劉大傑滿腔悲憤,為痛失良師,當即執筆蘸墨以淚寫就七律悼詩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