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惠州學院的結果 展開
- 公辦高等院校
- 惠州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惠州學院
公辦高等院校
惠州學院(Huizhou University)是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第二批省級雙創示範基地和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院校,位於全國文明城市惠州。
惠州學院創辦於1946年,學校前身粵秀中學遷至惠陽豐湖書院,后改辦為“廣東省立惠州師範學校”。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專科院校,更名為“惠陽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9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惠陽師範專科學校、惠州教育學院、西北紡織學院惠州分院聯合辦學基礎上,成立專科層次的“惠州大學”。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惠州學院"。
截至2020年9月,學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9萬人;學校有17個二級學院,開設57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039名;學校佔地總面積2500畝。
校園環境
1933年7月,廣州市立師範學校改組為勷勤大學師範學院,師範學院創辦后,原廣州市立師範各班仍繼續辦理,改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抗日戰爭時期,附中遷出廣州,顛沛流離,數度遷徙。
1933年至1946年期間,師範學院附屬中學不斷發展變遷,迭經多次更名,名稱變化為:勷勤大學教育學院附中、省立勷勤大學附中、省立教育學院附中、省立文理學院附中、省立粵秀中學。
惠州學院
解放后,逐步修復“豐湖書院”的舊建築物,使書院披上時代的新裝,成為廣東省的重點師範學校。
1949年10月,學校由“廣東省立惠州師範學校”改為“廣東惠州師範學校”。
1950年,廣東省立惠州師範學校更名為"廣東惠州師範學校"。
1959年4月,改為“惠陽師範學校”。
1963年,惠陽師範學校更名為"廣東惠州師範學校"。
1965年9月,學校遷至惠東縣平山農場,更名為"廣東惠陽師範學校"。
1966年停辦,1978年10月復辦。
1970年5月,與原“廣東耕讀師範學院”合併,從惠東縣搬至博羅縣顯崗水庫,改為“惠陽地區師範學校”。
1976年,回遷惠州市西湖豐湖書院。
1977年,開始招收大專班學生。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惠陽地區師範學校”的基礎上升格並更名為“惠陽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專科院校,更名為"惠陽師範專科學校"。
1980年11月,改稱為惠陽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2年2月,國務院備案。
1983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為惠州教育學院實行聯合辦學。
1986年6月,惠陽師範專科學校與“惠州教育學院”(1963年成立,原稱惠陽地區教師進修學校。
1989年4月,與“西北紡織學院惠州分院”聯合辦學。
1992年7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三校聯合辦學的基礎上,籌辦“惠州大學”,並在惠州市區河南岸馬庄征地150萬平方米用作新校區建設用地。
1993年9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惠陽師範專科學校、惠州教育學院、西北紡織學院惠州分院聯合辦學基礎上,正式成立“惠州大學”。
2000年3月,經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投票通過,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惠州學院”。
2011年11月26日,惠州學院迎來65華誕。
2016年12月20日,廣東省教育廳與惠州市簽署省市共建惠州學院的協議。
2017年06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17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名單,惠州學院入選。
據2017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研究所8個,惠州市共建研究所2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精細石油化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信息科學與技術教學重點實驗室
學院校級研究所 | |||
---|---|---|---|
研究機構名稱 | 所屬單位 | 研究機構名稱 | 所屬單位 |
惠州學院化工技術開發中心 | 化學工程系 | 惠州學院視覺文化研究所 | 美術系 |
惠州學院建築節能研究中心 | 建築與土木工程系 | 惠州學院服裝科學與藝術研究所 | 服裝系 |
惠州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 | 圖書館 |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 計算機科學系 |
惠州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生命科學系 | 數學及其應用研究所 | 數學系 |
惠州學院電子研究所 | 電子科學系 | 惠州學院珠三角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 | 經濟管理系 |
嶺南遷謫文化與詩學研究所 | 中文系 | 東江音樂研究所 | 音樂系 |
惠州學院體育科學研究所 | 體育系 | 外語與教育技術研究所 | 外語系 |
粵東地方史研究中心 | 政法系 | 東江文化研究所 | 政法系 |
惠州市共建研究所 | |
---|---|
研究機構名稱 | 所屬單位 |
惠州市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 與惠州市共建 |
惠州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研究所 | 與惠州市共建 |
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
惠州市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
惠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
社會治理研究與評估中心 |
惠州學院台灣研究所 |
海外惠州人研究中心 |
惠州文化創意產業孵化中心 |
東江文化研究院 |
惠州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研究所 |
惠州學院珠三角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 |
惠州學院嶺南詩學與地域文化研究所 |
惠州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 |
惠州學院東江流域音樂文化研究所 |
惠州學院化工技術開發中心 |
惠州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惠州學院日本研究中心 |
惠州學院建築節能研究中心 |
惠州學院服裝研究所 |
惠州學院政府績效評價研究中心 |
惠州學院惠州網路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所 |
惠州學院數學及其應用研究所 |
惠州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 |
惠州學院外語與教育技術研究所 |
惠州學院應用語言學與語感研究所 |
惠州學院小小說研究中心 |
2006年至2011年9月,惠州學院累計出版專著86部,參編著作87部,發表於核心期刊論文1140篇;專利申請19項,授權14項;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獲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惠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4項;惠州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35項。
惠州學院2002年通過各級各類鑒定驗收的成果共6項,獲獎項目1項,出版著作29部(其中含再版6部、參編15部),發表學術論文32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99篇),國際三大索引收錄11篇,國外其他索引(轉載)25篇,國內索引(轉載)27篇獲獎論文21篇。
截至2015年10月,惠州學院電子功能材料研究及科技創新團隊,先後參與了9項國家、省、市課題以及企業合作項目研究;獲得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二等獎2次,申報專利5項。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7月,惠州學院圖書館總建築面積約21000平方米,設有閱覽座位2000多個。館藏總量(含電子文獻)達449.59萬冊(件),其中各類印刷型文獻約180.85萬冊,電子圖書268.75萬冊,引進和自建大型資料庫近53個。建有高速區域網,採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並加入了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廣東省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等文獻保障體系,形成了便利的分散式數字化信息服務網路,實現了數據資源的共建、共知與共享。
學術期刊
《惠州學院學報》是惠州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81年,它的前身是《惠陽師專學報》,1994年更名為《惠州大學學報》,為季刊。2002年刊名更改為《惠州學院學報》,刊期為雙月刊,每年第1、2、4、5期是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期為自然科學版。《惠州學院學報》乃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國內刊號為CN44-1553/z;國際連續刊號為ISSN1671-5934。
該學報設有政治、哲學、經濟、文學、語言、宗教、藝術、歷史、數學與計算機、化學、物理與技術科學、生命科學、教育研究等欄目
國外高校
據2017年6月惠州學院外事與港澳台辦公室官網顯示,學校已跟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校區、美國休斯敦大學城中校區、美國恩波利亞大學、美國詹姆斯敦大學、英國北安普頓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紐西蘭聯合理工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烏克蘭國立技術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日本札幌大學、日本北海道文教大學、韓國培材大學、韓國龜尾大學等二十餘所國外高校開展交流與合作。
港台地區
據2017年6月惠州學院外事與港澳台辦公室官網顯示,學校與香港旭日集團開展“A.O.”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培養計劃,與香港旭日集團和香港製衣業訓練局聯合開辦服裝零售方向課程等;與高雄大學、大同大學、朝陽科技大學、致理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十所台灣高校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師生互派、聯合研究等交流活動。
截至2019年7月,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54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農學、文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功能材料、物理學(師範類) |
地理與旅遊學院 | 地理信息科學、旅遊管理、地理科學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 化學(師範)、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經濟管理學院 | 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審計學 |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 建築學、土木工程 |
教育科學學院 | 小學教育(師範)、學前教育(師範)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美術學(師範) |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應用統計學 |
生命科學學院 | 風景園林、生物科學(師範)、生物技術、園林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師範) |
外國語學院 | 商務英語、英語(師範)、日語 |
文化與傳媒學院 | 漢語言文學(師範)、廣播電視學、漢語國際教育 |
旭日廣東服裝學院 | 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服裝表演方向)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網路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師範) |
政法學院 | 歷史學(師範)、法學、社會工作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
繼續教育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應用化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建築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地理科學、音樂學、美術學、藝術設計、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園林、英語(師範、商務)、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法學、社會工作、學前教育 |
圖書館
兼職教授 | |||||||
辛顥 | 范景蓮 | 莫肇生 | 柳新祥 | 朱昌亞 | 張正貴 | 高大慶 | 馬力禎 |
劉偉文 | 任忠海 | 郝少華 | 王微麗 | 菅冀祁 | 盧建綜 | 吳巍 | 嚴軍 |
李仲安 | 張曉利 | 鄧文遜 | 張艷婷 | 湯曉宇 | 毛世鑫 | 鄧煥彬 | 饒澤民 |
蔡艷芬 | 曹攀 | 鍾錦華 | 李延君 | 孫良亭 | 鄧大智 | 張效通 | 陳春梧 |
周小麗 | 劉元琪 | 王文傑 | 李漫鐵 | 羅學武 | 曾保權 | 趙勇 | 邱國耀 |
楊雅清 | 王翔 | 任萍 | 周潔 | ||||
客座教授 | |||||||
張真誠 | 紀紅兵 | 姜雲飛 | 周育人 | 林倞 | 郝志峰 | 戴偉華 | 柳海民 |
陳庚鐸 | 黃煥明 | 楊建榮 | 金穩濤 | 黃海然 | 唐樹權 | 泉敬史 | 王玉強 |
陳穗勇 | 陳餘生 | 徐曉飛 | 李錦奎 | 周盎敏 | 葉永祥 | 鄒平生 | 李葉波 |
孔少徹 | 張健雅 | 馮家真 | 陳一峰 | 陳湘波 | 黃國武 | 潘小明 | 張小綱 |
康澤旭 | 葉世洋 | 胡鵬飛 | 彭康亮 | 丁毅 | 黃崴 | 劉彥輝 | 譚平 |
瀧元誠樹 | 明石要一 | 喬紅 | 曾天雄 | 喻瑾 | 范題 | 盧圓華 | |
雙聘院士 | |||||||
夏佳文 | 王復明 | ||||||
學科顧問 | |||||||
狄劍鋒 | |||||||
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 |||||||
蔡昭權 | |||||||
東江學者 | |||||||
蔡昭權 | |||||||
天鵝計劃 | |||||||
劉國聰 | |||||||
惠州市拔尖人才 | |||||||
賴美琴 | 蔡昭權 | 酈偉 | 梁浩 | 劉薰詞 | 潘慶年 | 童義平 | 伍世昭 |
肖向明 | 鍾平生 | ||||||
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省級 | |||||||
彭永宏 | 童義平 | 龔偉平 | 肖向明 | 李浩 | 劉國聰 | 周立斌 | 中國生 |
顏敏 |
2016年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 |||
---|---|---|---|
單位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批年度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教育教學團隊 | 曾方本 | 2016 |
2015年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 |||
---|---|---|---|
系部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批年度 |
思政部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 羅恢遠 | 2015 |
建土系 | 建築歷史與建築設計教學團隊 | 酈偉 | 2015 |
中文系 | 中國文學教學團隊 | 肖向明 | 2015 |
教授 | |
---|---|
院系名稱 | 在編在職 |
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 | 曹建忠、龔偉平、孫光東、李平、魏曉慧、羅中良 |
旭日廣東服裝學院 | 萬志琴、蔣培清、范強、劉東、羅琴、楊雪梅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 沈友、張喜斌、童義平、劉國聰、梁浩、彭忠利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蔡昭權、彭剛、彭剛、賴國明 |
經濟管理學院 | 朱永德、劉薰詞、胡瑞卿、王興邦、張敏、尤玉平、林寬、湯躍躍、李普亮、鍾順東 |
地理與旅遊學院 | 許玩宏、李顏 |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 劉國棟、潘慶年、庄容坤、唐建國、許金泉 |
生命科學學院 | 彭永宏、劉桂林、廖建良、周立斌、劉明志、王建兵、鍾平生、陳兆貴、王國莉 |
體育學院 | 潘勝、高宇飛、薛俊、汪浩、蔣新國、藍國彬、張宗國 |
外國語學院 | 劉志亮、曾方本、王小寧 |
音樂學院 | 李淑珍、馬岩峰、段小敏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劉晟、伍世昭、楊林夕、肖向明、劉志生、王立祥、周海英、樊昌志、史素昭、陳夢、歐治華、許鑫、顏敏、張青松 |
政法學院 | 林清明、楊鳳、董立山、徐旭陽、李遠、李文珊、萬齊洲、袁文峰、易清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賴美琴、楊桂森、沈社榮、羅恢遠 |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 鄧壽昌、文輝、酈偉、中國生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楊中華、趙金秋 |
教育科學學院 | 饒淑園、肖崇好、羅紅 |
其他系列 | 韓新忠、楊勇、藍芬芬、沈天舒、孫健 |
教學樓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服裝設計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漢語言文學、應用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建築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播電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服裝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學與信息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理信息系統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中心,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3年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
---|---|---|---|---|
項目類別 | 系部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教科系 | 幼兒心理健康與指導 | 饒淑園 | 2013.04.28 |
省級精品課程 | |||||
---|---|---|---|---|---|
項目類別 | 系部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文號 | 立項/獲批時間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中文系 | 新媒體概論 | 周海英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科系 | 動物生物學 | 劉桂林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經管系 | 人力資源管理 | 徐寧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學系 | 高等代數 | 潘慶年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電子系 | 宇宙的起源 | 葉凡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計算機系 | 信息科學與智慧人生 | 鄭建霞 | 粵教高函2015【133】 | 2015.07.17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旅遊系 | 人生必修課——兩性婚戀輔導 | 金偉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生命科學系 | 飲食營養與健康 | 丁運華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中文系 | 生活美學 | 顏敏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中文系 | 文學概論 | 伍世昭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電子科學系 | 普通物理學 | 葉凡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生命科學系 | 微生物學 | 毛露甜 | 粵教高函[2014]-97號 | 2014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數學系 | 線性代數 | 李桂貞 | --------------------- | 2013.08.28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中文系 | 西方禮儀文化 | 陳夢 | --------------------- | 2013.08.28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經濟管理系 | 物流學 | 張敏 | --------------------- | 2012 |
精品課程 | 服裝系 | 成衣工藝學 | 范強 | --------------------- | 2010 |
2015年校級精品課程 | |||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申報單位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遺傳學 | 生命科學系 | 陳兆貴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大學語文 | 中文系 | 王初薇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人體解剖生理學 | 生命科學系 | 吳小明 |
精品資源共享課 | 英語聽力 | 外語系 | 梁健麗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用設計師的眼睛看世界——版式設計 | 美術系 | 吳冠聰 |
精品視頻公開課 | 信息技術教育學 | 計算機科學系 | 王健海 |
據2019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惠州學院有有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2個,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3個。
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學科(二級學科):文藝學
校級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應用化學、基礎數學、文藝學、服裝
校級重點培育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土木工程、中國史、體育教育訓練學。
2020年5月15日上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正式出爐,惠州學院廣東排名26位,全國排名363位。
校徽
校徽以學校英文“HuizhouUniversity”首寫字母“H”、“U”為設計元素,“H”呈書本狀,象徵學問、智慧,“U”呈玉璧狀,以有“君子之德”的玉象徵美德、道義,兩者結合,寓意“德才兼備”、“文以載道”。 | 校徽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長寬比為3:2,白底青標(“豐湖青”:C100.M20.Y40.K0),旗幟圖標居中央,旗幟圖標為校徽與中英文校名“惠州學院”、“HuizhouUniversity”的左右標準組合,校徽直徑與旗幟底寬之比為8:25。 常用規格: 一號旗:288cm*192cm二號旗:240cm*160cm 三號旗:192cm*128cm四號旗:144cm*96cm 五號旗:96cm*46cm | 惠州學院 |
校訓
閬苑儲英,人競向學 豐湖書院是該院自1946年建校至今長期辦學的校址。 “閬苑儲英”出自清代名儒、曾任溥儀老師、豐湖書院山長的梁鼎芬(1859~1919)為豐湖書院撰寫的楹聯“水湄山暉,平湖聚秀;春華秋實,閬苑儲英。” “人競向學”出自清代惠州知府程含章(1763~1832)的《增廣豐湖書院膏火碑記》“進所屬俊髦士,延師教之。為之正其趨向,發其志氣,增其書舍,厚其膏火,嚴其考課,親為講解文字。於是從者雲集,人競向學矣。”校訓意為學院以優越的環境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師生以好學篤行的精神開展學習與探索。 | 校訓 |
校風
“閬苑儲英人競向學”出自豐湖書院典籍,豐湖書院是惠州學院自1946年建校至今長期辦學的校址,豐湖書院的文脈和精神氣質傳承和弘揚於我校。
“閬苑儲英”出自清代名儒、豐湖書院山長的梁鼎芬(1859~1919)為豐湖書院撰寫的楹聯“水媚山暉平湖聚秀,春華秋實閬苑儲英。”
“人競向學”出自清代惠州知府程含章(1763~1832)的《增廣豐湖書院膏火碑記》“進所屬俊髦士,延師教之。為之正其趨向,發其志氣,增其書舍,厚其膏火,嚴其考課,親為講解文字。於是從者雲集,人競向學矣。”
概括起來,“閬苑儲英,人競向學”意為學校致力於創建優越的環境條件,匯聚和培養優秀的人才,形成好學篤行的風氣。
校風書法專用字體為蘇軾書跡集字。
校歌
作詞:惠州學院中文系集體創作 | 作曲:李彥 |
1.情牽東江愛,羅浮入襟懷,豐湖書院今猶在,學子領風采,夢想插上翅膀,青春揮灑豪邁,傳承薪火當道義,志存高遠義澎湃,啊,閬苑儲英,人競向學,踏浪南海,奔向未來,啊,閬苑儲英,人競向學,踏浪南海,奔向未來。 2.金山燕城外,蓬瀛桃李開,不拘一格育人才,學子遍四海,理想揚起風帆,筆墨演繹精彩,書海泛舟聽風雨,心繫天下大氣概,啊,閬苑儲英,人競向學,踏浪南海,奔向未來,啊,閬苑儲英,人競向學,踏浪南海,奔向未來。 | 校歌 |
職位 | 名單 |
---|---|
黨委書記、校長 | 彭永宏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惠州學院監察專員 | 羅川山 |
副校長 | 許玩宏、劉國棟、鄭文、曹建忠 |
師範學校(1946年-1978年)
學校名稱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廣東省立惠州師範學校 | 鍾國鑫 | 校長 | 1946.2—1949.10 |
廣東惠州師範學校 | 容克 | 校長 | 1949.10—1950.2 |
苗致信 | 校長 | 1950.2—1951秋 | |
周大洲 | 主任委員 | 1951秋—1952.8 | |
傅明 | 校長 | 1952.9—1956秋 | |
張韜 | 校長 | 1956秋—1958.7 | |
惠陽師範學校 | 黃民 | 校長 | 1959.8—1961 |
王宜群 | 支部書記兼副校長 | 1961—1962 | |
黃貽嘉 | 校長 | 1962.9—1964 | |
石平 | 校長 | 1964—1968.7 | |
惠陽師範學校、惠陽地區師範學校 | 劉富貴 | 革委會主任 | 1968.12—1971.8 |
惠陽地區師範學校 | 黃光 | 校長 | 1971.8—1975.7 |
張文風 | 黨委書記兼校長 | 1975.8—1978.12 |
惠陽師專(1978年-1994年,含惠陽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惠州教育學院、西紡惠州分院聯合辦學)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張文風 | 校長、黨委書記 | 1978.12-1982.8 |
李華登 | 副校長 | 1978.12-1981.12 |
周景清 | 副校長 | 1978.12-1983.12 |
任洪 | 黨委書記、校長 | 1982.6-1984.6 |
王本平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1.6-1986.11 |
劉廣祿 | 副校長 | 1981.6-1986.11 |
李焯符 | 副書記、副校長 | 1982.3-1984.3 |
黃凱達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4.8-1989.6 |
張煥新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6.8-1994.7 |
鍾穩濃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6.8-1989.6 |
程亮 | 院長(進修學院) | 1980.1-1983.1 |
凌錫澄 | 黨委書記(學院) | 1983.2-1984.8 |
黨委書記、校長 | 1984.8-1986.4 | |
羅廣文 | 副院長 | 1983.12-1986.12 |
黃壽琪 | 副書記(學院) | 1984.8-1986.6 |
丘石金 | 副院長 | 1983.12-1984.8 |
副書記 | 1984.8-1986.6 | |
曾鐵元 | 黨委書記、院長、校長、 | 1984.8-1992.11 |
陳優生 | 副校長 | 1984.8-1986.9 |
黨委書記 | 1986.10-1994.7 | |
林鴻釗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6.10-1989.10 |
楊淼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9.11-1994.7 |
史義民 | 副校長、副院長 | 1989.11-1994.7 |
惠州大學(1994年-2001年)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陳優生 | 黨委書記 | 1994.7-2000.9 |
黃石生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1994.7-2001.4 |
張煥新 | 副校長 | 1994.7-2000.7 |
楊淼 | 副校長 | 1994.7-1996.7 |
史義民 | 副校長 | 1994.7-2000.7 |
胡良俊 | 副校長 | 1994.7-1997.7 |
羅華 | 紀委書記 | 1994.7-1997.7 |
楊偉金 | 副校長 | 1996.4-2001.4 |
賴美琴 | 黨委副書記 | 1997.6-2000.9 |
惠州學院(2000年至今)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陳優生 | 臨時黨委書記 | 2000.9-2002.6 |
劉衛國 | 臨時黨委書記 | 2002.12-2003.11 |
黨委書記 | 2003.11-2006.7 | |
張岳恆 | 臨時黨委副書記 | 2000.9-2003.11 |
院長 | 2001.4-2008.4 | |
黨委副書記 | 2003.11-2008.4 | |
陳舜輝 | 臨時黨委副書記 | 2001.4-2003.11 |
黨委副書記 | 2003.11-2008.9 | |
李靖國 | 副院長 | 2001.4-2005.7 |
楊小清 | 副院長 | 2001.4-2008.4 |
李秀峰 | 黨委書記 | 2006.11-2011.1 |
楊海濤 | 院長 | 2008.4-2011.1 |
黨委書記 | 2011.1-2015.4 | |
黃小妮 | 副院長 | 2011.1-2016.4 |
李韶春 | 黨委委員、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 2009.01—2017.08 |
賴美琴 | 紀委書記 | 2000.09—2009.01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2009.01—2017.08 | |
劉晟 | 黨委書記 | 2015.04—2018.03 |
趙日興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2006.07-2009.01 |
黨委副書記 | 2009.01-2019.1 |
政界 | |
李近維 | 丘樹宏 |
黎桂康 | 張青山 |
江凌 | 袁李松 |
劉耀輝 | 楊有義 |
李毓全 | 鄧志廣 |
吳選釗 | |
企業界 | |
黃少康 | 王煌英 |
何傑 | 彭思權 |
劉必勝 | |
文化教育界 | |
肖建彬 | 蔡運桂 |
方維生 | |
軍界 | |
劉鎮武 | 熊自仁 |
王曉軍 | 張志國 |
惠州學院校門 | 惠州學院校園俯瞰 | 惠州學院夜景 |
校道 | 體育場 | 跳水館 |
旭日教學大樓 | 實訓樓 | 體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