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古樓街道的結果 展開

古樓街道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下轄街道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中心區,是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委、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區政府所在地。北到山東省聊城市建設西路,南接徒駭河,東接古運河,西到山東省聊城市湖濱路,總面積15.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轄10個社區,總人口11.2萬人。居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共5300人。

歷史信息


“孝武渡”位於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閘口南山東省聊城一中附近,也叫“崇武渡”。昔日山東聊城運河大碼頭,亦即崇武渡大碼頭。《山東聊城縣誌?城池》記載:“孝武渡在通濟閘上流。”
所謂孝武渡西城,即今山東省聊城市老城區。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黃河決口,巢陵城毀,移山東聊城縣治至孝武渡西,即今城址。熙寧三年(1070年)始建,時為土城。明洪武五年 (1372年),因軍事需要,山東東昌衛指揮僉事陳鏞將宋土城擴築為磚城。“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闊三丈,深二丈。門四:東曰寅賓,南曰南熏,西曰納日,北曰鎖鑰。樓櫓二十有五,綠雲在西北,望月在東北,最為擅名。環城更廬四十有七。夫成為郭,郭外各為水門。弔橋橫跨水上,池深二十尺,廣加十尺,闊倍之三。護城堤延亘二十里以御水漲,金城倚之。”擴建后,城高池深,布局嚴密,易守難攻,時稱“能陷不失的山東鳳凰城”。洪武七年(1374年),為“遠眺料敵於嚴更漏”,在城中央建造更古樓一座,今樓猶存,更名“光岳樓”。
永樂九年(1411年),會通河疏通,山東東昌府成為運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正德十六年(1521年),城池“其勢漸圮,磚石腐敗者凡三之二,樓舍橋洞傾欹者又半之”。正德十七年(1522年),知府葉天球主持修城,竣工時“城周七里有奇,崇尺三十有五,闊殺尺之十五。為門凡四:東春熙,西清遠,南正德,北宣威。城上眺望之樓凡二十有七,前代所謂綠雲、望月二樓在焉。樓卒之舍凡四十有八。每門有水門,有弔橋,有潛洞,有暗門。池深二十尺,廣加十尺,蓋皆拓舊而新之。”萬曆五年(1577年),古城再次重修。建有樓櫓25座,城門上築門樓,外置瓮城。南、東、西瓮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有“鳳凰城”之稱。四城門樓皆歇山重檐。城牆東北有望岳樓,西北有綠雲樓,尤為壯觀。據《于慎行山東東昌府重修碑記》載:“長橋虹跨,高岸翚拱,奕奕耀耀,博敞宏壯,稱金湯之險。”明萬曆七年(1579年)增修敵樓27座,垛口2700餘。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
清雍正九年(1731年),為防水患,重修護城堤。堤“長共二千二十三丈,高一丈,堤角橫量六丈,面寬二丈。”乾隆年間漕運達到鼎盛時期,山東聊城被譽為“山東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東關大碼頭一帶尤為繁華,太汾、山陝、蘇州、江西、武林、贛江6處會館傍河而立,河中商船絡繹不絕,岸邊貨積如山。附近的太平街、雙街、小東關3條街巷,商業發達,市井熱鬧繁榮,計有“行日章”“劉興隆”“行晉陞”“玉盛號”等資本雄厚的商號60餘家,時有“金太平、銀雙街、鐵打的小東關”之稱,漕運帶來的興隆繁盛延至咸豐四年(1854年),長達400餘年之久。1947年1月山東聊城解放時,共軍為防國民黨部隊重占,遂將城牆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