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楊賦

西漢辭賦家揚雄創作的賦

《長楊賦》是西漢辭賦家揚雄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以序文略敘長楊之獵,而在賦辭之中就完全脫離長楊之獵而議論,以漢高祖的為民請命、漢文帝的節儉守成、漢武帝的解除邊患來顯示出漢成帝的背離祖宗和不顧養民之道。全賦仿效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在結構和遣詞用句上無不則其步趨、祖其音節,可謂神形俱是,但在命意、文章的氣勢以及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脫胎而出又自成新意,以田獵為構架來概述歷史,樹立楷模,頌古鑒今,諷刺了漢成帝的荒淫奢麗。

作品原文


長楊賦
明年,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秋,命右扶風發民入南山。西自褒斜,東至弘農,南驅漢中,張羅網罝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兔糜鹿,載以檻車,輸長楊射熊館。以網為周阹,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是時,農民不得收斂。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借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其辭曰:
子墨客卿問於翰林主人曰:“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沾而恩洽,動不為身。今年獵長楊,先命右扶風,左太華而右褒斜,椓巀嶭而為弋,紆南山以為罝,羅千乘於林莽,列萬騎于山隅,帥軍踤阹,錫戎獲胡。扼熊羆,拖豪豬,木擁槍累,以為儲胥,此天下之窮覽極觀也。雖然,亦頗擾於農人。三旬有餘,其勤至矣,而功不圖。恐不識者外之則以為娛樂之游,內之則不以為乾豆之事,豈為民乎哉?且人君以玄默為神,澹泊為德,今樂遠出以露威靈,數搖動以罷車甲,本非人主之急務也。蒙竊惑焉。”翰林主人曰:“吁,客何謂之茲耶?若客所謂知其一未睹其二,見其外不識其內也。仆嘗倦談,不能一二其詳,請略舉其凡,而客自覽其切焉。”客曰:“唯唯。”
主人曰:“昔有強秦,封豕其士,窫窳其民,鑿齒之徒相與摩牙而爭之。豪俊糜沸雲擾,群黎為之不康。於是上帝眷顧高祖,高祖奉命,順斗極,運天關,橫巨海,漂崑崙,提劍而叱之。所過麾摲邑,下將降旗,一日之戰,不可殫記。當此之勤,頭蓬不暇梳,飢不及餐,鞮鍪生蟣虱,介胄被沾汗,以為萬姓請命乎皇天。乃展人之所詘,振人之所乏,規億載,恢帝業,七年之間而天下密如也。
逮至聖文,隨風乘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廈不居,木器無文。於是後宮賤玳瑁而疏珠璣,卻翡翠之飾,除雕琢之巧。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抑止絲竹晏衍之樂,憎聞鄭衛幼眇之聲。是以玉衡正而泰階平也。
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橫畔,羌戎睚眥,閩越相亂,遐氓為之不安,中國蒙被其難。於是聖武勃怒,爰整其旅,乃命驃衛88,汾沄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蜂軼,疾如奔星,擊如震霆。碎轒輼,破穹廬,腦沙幕,髓余吾。遂躐乎王庭,驅橐駝,燒熐蠡,分嫠單於,磔裂屬國。夷坑谷,拔鹵莽,刊山石,蹂屍輿廝,繫纍老弱,吮鋌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皆稽顙樹頜,扶服蟻伏,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相夷,靡節西征,羌僰東馳。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絕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首,請獻厥珍。使海內澹然,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並包書林,聖風雲靡,英華沉浮,洋溢八區。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故平不肆險,安不忘危。乃時以有年出兵,整輿竦戎,振師五柞,習馬長楊,簡力狡獸,校武票禽。乃萃然登南山,瞰烏弋,西厭月窟,東震日域,又恐後代迷於一時之事,常以此為國家之大務,淫荒田獵,陵夷而不御也。是以車不安軔,日未靡旃,從者彷彿,委屬而還;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復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使農不輟耰,工不下機,婚姻以時,男女莫違,出凱弟,行簡易,矜劬勞,休力役,見百年,存孤弱,帥與之同苦樂。然後陳鐘鼓之樂,鳴鞀磬之和,建碣磍之虡,拮隔鳴球,掉八列之舞。酌允鑠,餚樂胥,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歌投頌,吹合雅,其勤若此,故真神之所勞也。方將俟元符,以禪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延光於將來,比榮乎往號。豈徒欲淫覽浮觀,馳騁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蹂踐芻蕘,誇詡眾庶,盛狖玃之收,多糜鹿之獲哉?且盲者不見嘆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客徒愛胡人之獲我禽獸,曾不知我亦已獲其王侯。”
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體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長楊:漢行宮名,故址在今周至縣東南。射熊館:別館名,漢帝王的遊獵之所。
2.明年:第二年,即作《羽獵賦》之第二年。
3.上:指漢成帝。胡人:古代對北方和西域各民族的稱呼。
4.右扶風:漢郡名,與京兆、左馮翊為三輔,其地在今陝西長安縣以西。發:徵調。南山:終南山,屬秦嶺。
5.褒斜:古通道名,在陝西省西南。
6.弘農:郡名,轄境相當於今河南內鄉、宜陽以西,黃河、華山以南,陝西柞水縣以東。
7.驅:直達。漢中:郡名,戰國楚地,秦置郡,漢仍之。
8.罝罘(jū fú):捕獸網。
9.羆(pí):熊類,也叫馬熊。豪豬:也稱箭豬,肩至尾部密布長而剛硬的刺。
10.狖(yòu):長尾猿。玃(jué):大猴。
11.麋鹿:俗稱四不像。
12.檻(jiàn)車:裝有欄檻的車,以圈野獸,也用以囚禁罪人。
13.周阹(qū):圍獵禽獸的圈。
14.縱:放。
15.收斂:收穫。
16.從:跟隨皇上。
17.上:獻上。
18.翰林:文翰之林。翰,羽毛。
19.子墨:子,男子的通稱;墨,原指寫字的顏料,此擬人之稱。客卿:原為秦官名,請別國人在本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風(fěng):通“諷”,諷喻。
20.沾:潤澤。恩洽:以恩洽之。
21.為身:為自己。
22.太華:即華山。
23.椓(zhuó):捶築。巀嶭(jié niè):山名,在今陝西。弋(yì):小木樁。
24.紆:屈曲,圍繞。
25.林莽:草木深遠之地。
26.山隅(yú):山腳。
27.踤(zú)阹:聚合而成為狩獵之圍陣。踤,聚攏。
28.錫(cì):通“賜”,賜與。獲胡:讓胡人自己獲取禽獸並賜與之。
29.扼(è):捉取。
30.木擁槍累:以木樁圍成柵欄,其外又以竹槍相連成為籬笆,以攔截野獸逃竄。
31.儲胥:據欄之類。
32.功不圖:即不圖功。
33.外之:從外邊看來。
34.內之:從內里看來。乾豆之事:祭祀之事。
35.玄默:沉靜無為。
36.澹泊:恬靜寡慾。
37.威靈:聲威、神氣。
38.數(shuò):屢次。搖動:指興師動眾。罷:同“疲”。車甲:指兵士。
39.急務:當務之急。
40.蒙竊:謙詞。蒙,無知。竊,私下。
41.仆:謙詞,我。倦談:倦於談說。
42.一二其詳:一點一點地詳細談。
43.凡:大概的情況。
44.切:近,真實情況。
45.封豕(shǐ):大豬,比喻殘忍貪暴。
46.窫窳(yà yǔ):獸名,虎爪,食人。喻意與封豕同。
47.鑿齒:獸名,齒長,食人。摩:磨礪。
48.糜沸:如粥在鍋里沸騰,比喻動亂紛擾。雲擾:如雲一樣擾亂。
49.群黎:老百姓。康:安。
50.眷顧:愛護,關注。高祖:漢高祖劉邦。
51.順斗極:順應斗極。斗,北斗星。極,北極星。
52.運天關:運行如天關。天關,即北極星。
53.橫:橫渡。巨海:大海。
54.漂:搖撼。
55.叱:大聲呵斥。
56.麾城摲(chàn)邑:攻取城邑。麾,同“揮”。摲,芟除。
57.殫(dān):盡。
58.不暇:沒工夫。
59.鞮鍪(dī móu):古時戰士的頭盔。
60.介胄(zhòu):甲衣和頭盔。沾汗:被汗水沾濕。
61.展:伸張。詘(qū):同“屈”,冤屈。
62.振:救濟。
63.規:規劃。億載:指千秋萬代的事業。
64.恢:發揚光大。
65.密如:安靜。
66.聖文:漢文帝劉恆。
67.隨風乘流:繼承傳統。隨、乘:順應。風、流:前輩的遺風流澤。
68.垂意:關注。至:永遠的。
69.躬服:親身實行。
70.綈(tí)衣:質料粗厚的衣服。敝:破敗。
71.革鞜(tà):皮革傲的鞋。穿:洞穿。
72.文:紋飾。
73.賤:不希罕。玳瑁(dài mào):一種大海龜,其殼可做飾物。疏:不接近,遠離。
74.卻:擯除。
75.惡(wù):厭棄。麗靡(mǐ):奢侈。
76.芬芳:指美好的飲食。不御:不用。
77.絲竹:泛指音樂。晏衍:怪腔異詞。
78.鄭衛幼眇(miǎo)之聲:指亂世之音。
79.玉衡:北斗第五星。泰階: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泰階平”與“玉衡正”都是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象徵。
80.熏鬻(yù):匈奴本名。
81.東夷:東方少數民族。橫畔:自己內部相互放肆叛亂。
82.羌(qiāng)戎: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睚眥(yá zì):怒目而視的樣子。
83.閩越: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
84.遐氓:邊民。
85.中國:指中原地帶。蒙被:遭受。
86.聖武:漢武帝劉徹。
87.爰(yuán):語首助詞。整:整飭。
88.驃(piào)衛:指霍去病和衛青。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凡六齣擊匈奴。衛青為大將軍,七擊匈奴。
89.汾沄(fényún)沸渭:形容軍隊眾多。
90.雲合電發:如雲聚攏,如電光爆發。
91.猋(biāo)騰波流:如風暴騰起,波濤流涌。
92.機:弓弩上的發箭裝置。駭:箭驚駭而出,形容迅疾。蜂軼(yì):蜂擁而過。軼,過。
93.轒輼(fén wēn):攻城的戰車。
94.穹廬:氈帳。
95.腦沙幕:使其腦漿塗於沙漠。幕,漠。
96.髓余吾:使其腦髓流入余吾之水。余吾,水名,在今寧夏。
97.躐(liè):踐踏。
98.橐(tuó)駝:駱駝。
99.熐蠡(mì lí):聚落,匈奴聚居之處。
100.分嫠(lí):分割,分化。單(chán)於:匈奴王號。
101.磔(zhé)裂:分裂。
102.夷:填平。
103.鹵(lǔ)莽:草木叢生之地。
104.刊:削平。
105.輿(yú)廝:用車輪輾軋其廝徒。廝,干粗雜活的奴隸。
106.繫纍:以繩索綁在一起。
107.吮鋋瘢耆(shǔn chán bān qí):為箭矢和短矛所中,傷口結成瘡疤。吮,箭的末端。鋋,鐵柄短矛。瘢,瘡疤。耆,馬鬃。
108.金鏃(zú)淫夷:為銅箭頭所中,傷勢嚴重。
109.稽顙(qǐ sǎng)樹頜(hé):形容叩頭至地。顙,額。
110.扶服:即匍匐。蟻伏:如蟻伏行。
111.惕(tì)息:大聲喘氣。惕,疾。
112.四臨:開赴四方。
113.幽都:指北方。先加:首先進討匈奴。
114.邪指:轉向別的地方。邪,同“斜”。
115.南越:古國名,今兩廣一帶。
116.靡節:中止外交而動用武力。靡,按,止。節,符節,使臣出使所帶的信物。
117.羌僰(bó):古代少數民族名。
118.遐方疏俗:遠方異俗之地。
119.殊鄰絕黨:指與漢相距遼遠,互無往來之地。殊、絕,遼遠。黨,同類。
120.上仁:最高的仁德。
121.茂德:盛德。綏(suí):安撫。
122.蹻(qiāo)足抗首:蹺足舉首。蹻,舉足。抗,舉。
123.厥(jué):其。
124.澹然:安然。
125.金革:指戰爭。
126.今:指漢成帝時代。純仁:純厚仁愛。
127.書林:指文人學者。
128.雲靡:如雲一樣籠罩天下。
129.英華:草木之美,比喻漢成帝的仁德。沉浮:盛多,傳播廣遠。
130.八區:四面八方。
131.沾濡:受到滋潤。
132.王道:與“霸道”相對,指以仁義治天下。
133.意者:想來。罔:無。隆而不殺:興旺而不衰退。
134.盛而不虧:盛滿而不虧損。
135.平不肆險:平安時要不忘危險。肆,放心。
136.有年:五穀豐收之年。
137.竦(sǒng)戎:勉勵士兵。竦,通“聳”,鼓勵。
138.振:整頓。五柞(zuò):宮名,故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
139.簡力狡獸:通過與狡壯野獸搏鬥選擇勇士。簡,選拔。
140.校武票禽:通過射獵輕捷之禽鳥來考核武藝高超的士兵。校,考核。票,輕捷。
141.萃(cuì)然:彙集的樣子。
142.瞰(kàn):遠望。烏弋:西域國名。
143.厭:壓服。月窟(kū):月出之地,指極西之處。
144.震:震懾。日域:日出之處,指極東之地。
145.一時之事:指田獵。
146.陵夷:衰落。不御:不能禁止。
147.車不安軔(rèn):未及停車。軔,剎車木。
148.靡:倒下,移動。旃(zhān):指旗影。
149.彷彿:人影錯雜,看不真切的樣子。
150.委屬(zhǔ)而還:委棄其事,相互連續而歸。委,放棄。屬,連續。
151.奉:奉行。太尊:指高祖。烈:業績。
152.度:法度。
153.三王之田:指傳說中的夏禹、商湯、周文武的三田制度。三田,指為三種目的而打獵,一為祭祀,二為賓客,三為庖廚。
154.五帝之虞:指舜命伯益做山澤之官,使山河得以生息之事。
155.輟耰(yōu chuò):停止農耕。粳,耕種。
156.工:從事紡織的婦女。下機:停止織布。機,織機。
157.莫違:不違於婚期。
158.凱弟:和樂的樣子。
159.行簡易:行動平易近人。
160.矜劬(jīn qú)勞:同情辛苦的人。矜,憐憫。劬勞,辛勞。
161.休:止。
162.百年:百歲的老人。
163.存:慰問。帥:通“率”,帶領。
164.鞀磬(táo qìng):兩種樂器。鞀,如鼓而小,有柄。
165.碣磍(yà xiá):雕刻於鍾架的猛獸的盛怒樣子。虡(jù):古代懸鐘的架子。
166.拮隔(jié gé):敲擊。鳴球:玉磬。
167.掉:搖動。八列之舞:古代天子之舞,一列八人,共八列。
168.允鑠(shuò):誠信而美善。
169.樂胥:快樂。
170.廟:祭祀祖先的廟堂。雍雍:和諧之聲。
171.福祜(hù):幸福。
172.歌投頌:歌聲與頌相投合。頌,古代廟堂祭祀之樂。
173.吹合雅:吹奏之聲與雅相合。吹,指吹奏竽笙簫管等樂器。雅,古代的宮廷之樂。
174.勞:慰勞。
175.方將:且將。俟:等待。元符:大的符應。
176.禪(shàn):祭祀地神。梁甫(fǔ):梁父山,古代帝王祭地神之所。基:指山腳。
177.增泰山之高:指在泰山築壇祭天,即於泰山封祀。
178.比榮:榮譽等同。比,並列。往號:往昔的尊號。
179.淫覽浮觀:荒淫享樂,縱情觀覽。
180.秔(jīng):稻類。
181.周流:到處巡遊。
182.芻蕘(chú ráo):馬草和柴禾。
183.誇詡(xǔ):誇耀,顯示。
184.咫(zhǐ)尺:眼前,近處。咫,古代八寸。
185.離婁:古代眼睛有特異功能的人,據說能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燭:照,清楚地看到。
186.愛:吝嗇。
187.曾:竟然。
188.降席:離開座位。
189.稽(qǐ)首:叩頭。
190.發矇:啟發矇昧,初明事理。
191.廓然:澄然清晰的樣子。昭:清楚明白。

白話譯文

第二年,皇帝將要向胡人誇耀中國禽獸多。秋季,命右扶風地方徵發人民進入終南山,西自褒斜谷,東到弘農郡,南至漢中郡,張開羅網罝罘,捕捉熊羆豪豬、虎豹猿猴、狐兔麋鹿,裝在檻車裡,運到長楊宮中的射熊館。用網圍成獵場,把捕得的那些禽獸放在裡面,叫胡人徒手去捕捉,各人可取走自己捉住的獵物,皇帝親來觀看。當時,農民因此不得收穫莊稼,揚雄跟從至射熊館,回去,獻上《長楊賦》。這權且用筆墨作成文章,以翰林作為主人,子墨作為客卿以諷諭。賦辭說:
子墨客卿問於翰林主人,說:“大家知道,聖明君主的養民,應該用仁恩沾潤,行事不為自己著想。今年在長楊田獵,事先命右扶風地方左以華山、右以褒斜谷為界,截割嵯峨的山峰當作橜子,圍繞南山作為羅網,林莽中排列千乘,山谷間擺著萬騎。領著軍士踏遍獵場,把獵獲物賜給戎人,讓胡人挖熊羆,拖豪獵,用木頭擁蔽、竹槍連結作成蕃籬。這是天下極為可觀的遊樂啊!然而,也頗為干擾農人,活動了三十餘日,可謂勤勞之至,然而不圖謀功效,恐怕不知道的人,認為是在外娛樂遊獵,在內也不是為了祭祀祖先社稷,哪是為人民?況且,君主本應以幽靜為神,以澹泊為德。而今愛好遠遊以顯示神威,屢次動眾來疲憊車騎甲士,本不是人主的急務啊!蒙昧的我是暗自疑惑的。”翰林主人說:“唉!客人為何說這話?像您所說的,是知其一而不見其二,看到表面而不了解內里。我曾談得很多,厭倦了,就不再一一詳說,請允許我略舉大概,由客人自己去了解主要的吧。”客人說:“那好,那好。”
主人說:“從前有個強暴的秦朝,像野豬一樣對待人士,像吃人的窫窳那樣對待老百姓。一群像怪獸鑿齒那樣的惡徒,磨牙相爭。豪傑並起有如湯沸雲擾,而廣大人民不得安寧。於是,上帝授命於高祖,高祖奉承天命,順乎天運,橫大海、搖崑崙,提劍叱責那強秦。所過之處,攻城取邑,斬將降旗,一日之戰多得不可盡記。他擔當這樣的勞苦,頭髮蓬亂沒有時間梳理,飢餓也吃不上飯,頭盔長了蟣虱,鎧甲浸透了汗水,這都是為替萬姓向皇天請命。從而伸張人民的冤屈,拯救人民的貧乏,規劃億萬年的事,恢宏帝王的功業,七年之間使得天下安靜了。
及至孝文帝,趁著高祖流風遺韻,開始注意於最安寧的政治,親身厲行節儉,綈衣只要不破、革履只要不穿孔就不更換;不住大廈,木器不雕花紋。於是,後宮賤視玳瑁而疏遠珠璣,不用翡翠的裝飾,除卻雕琢的技巧,厭惡美色奢華而不接近,排斥芬芳的衣物而不服用,制止絲竹淫邪的樂曲,不愛聽鄭衛那種窈眇的歌聲。因此,北斗星運轉端正而天上太階平整了。
其後,熏粥為虐。東夷橫行反叛,羌戎仇怨,閩越相互征伐,遠方勞苦百姓因此不安,中原也蒙受禍患。在這種情況下,聖主武帝勃然發怒,於是整飭軍旅,命令驃騎將軍衛青出征,人馬紛紛,像雲集雷發。猋風騰起,波濤洶湧,起兵如同機發蜂飛,行動如流星,攻擊如雷霆。踐踏轒韞車,攻破穹廬,使匈奴人腦塗沙漠,髓流余吾水,從而腳踐他們的王庭。驅趕駱駝,焚燒村落,分裂單於的部落,肢解那些屬國。填平坑谷,拔除草莽,削平山石以開闢道路。蹂踏屍體,車軋廝徒,捆綁其老弱,其被戈矛箭鏃所創的各種受傷的人達數十萬之多,他們都磕頭豎頜,匍匐如蟲蟻。這樣二十餘年了,還不敢稍微休息一下。那是真如天兵四面降臨,首先針對北方;然後回戈斜指,南越就被平定了;指麾信使西行,羌族、僰族向東歸順。就這樣,遠方異俗、不同的鄰邦族黨,從來沒有受到仁政教化、盛德安撫的,而今沒有不舉足仰望,請獻珍寶來朝。使得四海之內澹然安定,永遠沒有邊城的災難和戰爭的禍患。
現在朝廷純用仁政,遵循正道、顯揚德義,並重視文學,聖賢之風像雲廣布,英華之才不斷湧現,洋溢在八荒區域。普天所覆蓋的,沒有不受到恩澤沾潤。士人若有不談王道的,樵夫也要譏笑他。這意味著:凡事沒有興盛不衰,盈滿不虧的,所以走平路不要粗心忘記險阻,安定時不要忘危。於是有時在豐年間出兵,整飭車馬、警戒軍旅,興師於五柞,習馬在長楊,以獵取狡獸來簡選力士,以射中輕捷飛鳥來比武藝。於是集合起來登上南山,望望極遠的烏弋國,西邊壓服月窟之處,東邊震動日出之域。又恐後代為這一時之事所迷惑,經常把它作為國家的大任務,以田獵為荒淫,逐漸衰微而不運用它,因而使車輪不支軔木,旌旗不住地揮動,隨從者遊盪無定,委曲連屬迴旋。其實這是尊奉高祖的功烈,遵循文帝、武帝的法度,恢復三王、五帝田獵的本來目的。要使得農不停止耕作,女不下紡機,婚姻及時,男女都不要違背。興出和樂之風,行事簡樸平易,憐惜勞累的人,停止力役,訪問百歲老人,慰撫孤兒、弱勢群體,引導大家共苦同樂。然後,就可以陳列鐘鼓之樂,響起鞀磬的和聲,豎立雕刻猛獸的木虡,敲擊玉磐,跳起八列之舞。以信義當作飲酒,同君子歡樂當作餚饌,聽宗廟中的雍和之聲,接受神人的賜福。歌詞和《頌》詩相投,吹奏和《雅》樂相合。勤勞能夠做到這樣的,那就真可以說是‘神所勞’了。方且等著好符瑞降臨,以便築梁甫的祭場在泰山之頂增封。把光輝延及於將來,和古帝尊號比較榮耀。這哪裡是只想淫樂遊覽,在莊稼地里跑馬,在果樹林中環繞、踐踏草木,在向眾人誇耀豐富狖玃、麇鹿的獵獲呢?盲人看不見咫尺的近處,而離婁能照見千里遠的角落。客人只是愛惜被胡人拿走我們的禽獸,曾不知我們已經獲取了他們的王侯!”
話還沒有說完,客人子墨就下了席位,拜了兩拜並叩頭至地道:“這樣的法度真是偉大啊!確是小人所想不到的。你在今天啟發了蒙昧的我,我才算是廓然明白了!”

創作背景


元延元年(前12年)秋,漢成帝為了能在胡人面前誇耀大漢王國物產之豐盈,珍禽異獸之繁多,徵調右扶風郡百姓入終南山圍獵,西自褒斜,東至弘農,南驅漢中,捕捉熊羆豪豬、虎豹猿猴、狐兔麋鹿,用裝有圍欄的車子運到長楊宮射熊館,用網子圍成圈,把野獸放在裡邊,讓胡人以手搏之,然後胡人可以獲得抓到的禽獸,漢成帝則臨觀取樂,而農民卻因此不能夠收穫他們的莊稼。揚雄隨漢成帝到射熊館,回來后追作了這篇辭賦此賦。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在內容上,此賦變《羽獵賦》的“序以議論,賦用敘事”為“序用敘事,賦用議論”,並運用了一種論點明確、意在辭先的罕見的作賦方法:在賦的序言中,作者便揭通過露了君王狩獵而“農不得收斂”的事實明確了全篇的諷諫立意。因此題材雖是田獵,但全文幾乎未涉及田獵的本身,更不及對盛況的鋪敘和及於對“盛德”的歌頌,賦的正文先通過子墨客卿之口質疑,揭示了校獵前期準備活動勞民傷農:“頗擾於農人。三旬有餘,其勤至矣,而功不圖。”揭露了君王這一“豈為民乎哉”的行為動用農民、軍隊,大肆圍獵,影響生產的事實,十分尖銳地提出君王應以“養民”為準則、 “動不為身”、“玄默為神,淡泊為德”。接下來,翰林主人的答辯委婉而具深意,沒有就對方的質疑作正面的“解惑”,而是逐層敘述了以往三世先皇德澤在民的前功往烈:漢高祖歷艱除暴,創業垂統;漢文帝險約守成,恢弘治績;漢武帝平息邊患,擴展威德。這都是為國為民,也獲得了國寧民康的效驗。其中,“其後,熏粥為虐。……金革之患“一段描寫的是武帝時期的武功,雖然作者沒親眼見過衛青、霍去病西征的場面,但這段卻以文學上的想象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衛青、霍去病徵匈奴的戰爭場面,殺伐之氣躍然紙上。在逐層敘述了以三世先皇的前功往烈中,作者借翰林主人之口,假駁斥子墨客卿為名,以歷代君王的行為為論據,一方面為了說明應法祖而治國,即治國要以文武之道,君王應該做到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則為了說明崇武也是必需的,但武功是在特定環境中才應用的。雙管齊下,含蓄地表達了對漢成帝荒淫畋獵的不滿。賦隨後切入漢成帝這次大校獵本身,說這是為了習練武備而安排的暫時活動,皇帝是有所警惕的,繼之而來的將是一個昌盛安寧的大治局面。很明顯,這裡作者只是表面上頌揚武功,甚至打出“胡人獲我禽獸,競不知我亦獲其王侯”的招牌,而其實質還是非難而進行諷諫。只是手法上巧妙婉轉一點,文意上也顯得曲折起伏,耐人尋味。綜而觀之,全賦議論凌厲,氣勢逼人,以正言出微詞,潑辣而有節,通過隱晦曲折的手法在歌頌漢皇朝的聲威和皇帝的功德的同時蘊含諷諫,從側面揭露了封建帝王為了滿足一己之淫樂而濫用民力,荒誤農工的荒唐行為,反映了作者思想上進步正直的一面顯示了作者作為辭賦家的詞採風發的才能,又表現出作者作為議論家的邏輯縝密、無懈可擊的特色。
在藝術結構與表現手法上,此賦中史實可以徵信,辭藻使用得比較恰切,詞旨分明,語言精鍊,作者的意旨表達得曉暢深刻,頗具可讀性。

名家點評

宋·樓昉:(末句)此又是一樣文字體格,其實陰寓譏時之意,而陽詠嘆之。《進學解》、《送窮文》皆本於此。(《漢書評林》)
明·郝敬:揚雄《羽獵》不及《甘泉》,《長楊》又不及《羽獵》,大抵模擬相如而傷於膠刻,杜撰而不顧其安,堆積豐腴而不勝肥笨。凡雄諸作類此。如《長楊》云:“客徒愛胡人之獲我禽獸,曾不知我已獲其王侯。”此等語庸俗。又如:“內之則不以乾豆為事。”又云:“昔有強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鑿齒之徒,相與磨牙而爭之。”此等用事贅拙。又云:“當此之勤,頭蓬不暇疏。”此等用語樸野。凡雄文多鹵拙,少森秀,尚雕琢而乏天真,難與耳食士道也。(《藝圃傖談》)
明·茅坤:篇中諷諫可觀。(《漢書評林》)
明·凌稚隆:“是時農民不得收斂”句為上賦張本;“亦頗擾於農民”句,一篇根子;“豈為民乎哉”反應上“動不為身”句;以上歷敘漢之除暴擊夷,皆為安民計也;以上敘今之射獵,乃安不忘危,非徒馳騁誇詡為也,雖為文過之詞,而諷曉之意自在。(《漢書評林》)
明·孫鑛:是仿《難蜀父老》,不惟堂構相同,至中間遣詞琢句,亦無不則其步趨、祖其音節,可謂形神俱是,然命意卻又自不同,此所謂脫胎法。(《評註昭明文選》)
清·何焯:①《羽獵》擬《上林賦》,《長揚》擬《難蜀父老》文,子云本祖述相如,其奇處非相如所能寵罩,麗處似天才不逮也。(《評註昭明文選》)②《羽獵》序以議論,賦用敘事。《長楊》序用敘事,賦用議論,此善於用變也。(《評註昭明文選》)③客卿之談,正論也;主人之言,微辭也。正論多忤,微辭易入,所以為風。借客卿口中以入正論,此正妙於風諫處也。重“頗擾於農人”之意,與末數語相呼應。長楊之事尤為荒逸,故其詞切。(《評註昭明文選》)
清·方伯海:篇中無不達之意、難顯之詞,作文意在詞先,便無事乎艱深,文固陋也。且《羽獵賦》,前已分截刻劃,再襲前意,亦數見不鮮。此賦全為妨民發出難端,后則以安不忘危,層層宛轉,以完其說,理足氣昌,詞文旨遠,自是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也,又是文字另一推陳出新之法。(《評註昭明文選》)
近現代語言文字學家駱鴻凱:《長楊》亦《難蜀》所脫胎,不僅體制相同,乃至琢句遣詞,亦無不祖其步驟則其音節,可謂形神俱似。(《古文辭類纂評註》)

作者簡介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一作“楊雄”,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人。漢成帝時為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天祿閣。后受他人牽累,即將被捕,於是墜閣自殺,未死。后召為太中大夫。一生悉心著述,以辭賦聞名,在散文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曾仿《論語》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對社會、政治、哲學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價值。另有語言學著作《方言》等。明代張溥輯有《揚侍郎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揚雄
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