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莊村

湯家莊村

湯家莊村位於安徽黃山。

建置沿革


湯家莊村古屬太平縣西鄉西一圖。1939年撤鄉建政,為太平縣分屬焦村鄉中山、湯庄保(毛坦、陳坑及焦村村村百步等自然村)和湯庄、章村保(新坑、橋灣、橋源、湯源及章村等自然村)。1949年5月屬焦村鄉,1952年2月屬章村鄉,1956年3月台票撤消章村鄉后屬龍源鄉。1958年10月屬龍源人民公社焦村管理區。1961年2月,劃歸章村人民公社。1966年2月,撤章村公社后併入焦村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屬焦村鄉。1992年3月撤鄉建鎮,為焦村鎮湯家莊村至今。

人文情況


湯家莊村是一個純山區,歷來交通不便,但湯家莊村人民有著悠久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就有共產黨游擊隊在此活動。解放戰爭時期,楊明、陳愛曦所率領的沿江縱隊更在此建起了游擊根據地,一批熱血青年參加了革命。胡根水、焦慶福分別出任建國后焦村鄉第一任鄉長、指導員職務。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當年曾在湯家莊村戰鬥過的老領導不忘老區人民,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一定回報。
湯家莊村水利資源豐富,沿秧溪河先後在境內建起了毛坦、湯家莊水電站,2004年又開始建造南坑電站,形成秧溪河電力系列開發。
湯家莊村對教育十分重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先後有50餘人考上了大中專。其中朱國文已成了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副處級領導幹部,焦長龍在市委組織部成了部門領導幹部,為國家輸出了一批優秀合格人才。

自然情況


湯家莊村呈一字長蛇形狀,6個村民組分居沿河兩側。由南向北分別是毛坦、陳坑、湯源、橋灣、橋源、新坑。人口1000多人,農戶285戶,茶園面積73.5公頃,山場面積2017.8公頃。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1784元,是市級貧困村。

村基層組織情況


湯家莊村至2003年底共產黨員36名,黨小組6個,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1名,實際兩委成員5人。平均年齡43歲。文化程度均為初中以上(其中高中1人)。近年來,村黨支部重視年輕黨員的培養、發展工作,目前40歲以下年輕黨員占黨員總數的22.2%,還有一批年輕入黨積極分子正在培養之中,為解決黨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現象做出了努力。

村基層組織經濟發展情況


湯家莊村由於受地理條件的制約,經濟發展步伐緩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雖然在電力、交通方面有所改善。但受市場影響,茶、林收入下降,加上糧價的上漲,山區茶農出現了返貧現象。尤其是電訊不通,使茶農不能及時掌握市場住處致富無門,成了市級貧困村。2002年村兩委換屆后,面對困難,認真分析,在徵求全村干群的意見基礎上,提出“開拓進取、與時俱進、迎難而上、儘快脫貧”。具體做法是一是穩定茶業,積極發展有機茶、中高檔茶,逐步提高茶農收入。二是鞏固林業,通過加強林政管理,使竹木生產得到永續利用,成為林農的“綠色銀行”。三是藉助“山區、庫區、老區”之弱勢,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積極爭取項目,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拓寬增收渠道。四是“打好電站牌,做活村文章”。利用村內有三座電站優勢,開展村企共建。力爭儘早,使村湯家莊道路與S103線、S218線貫通,成為“兩山一湖”又一快速通道。並使電訊不通的困難得到解決。五是組織剩餘勞力實行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
村兩委通過多渠道為民增收,儘快脫貧的思路正在逐步落實,在區、鎮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湯家莊村一定會早日甩掉貧困村帽子,奔上致富路。